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舞臺真實”理論在民族旅游文化保護策略中的運用誤區
——基于對“前臺、帷幕、后臺”開發模式的反思

2019-03-03 05:32:12謝冰雪胡旭艷
云南社會科學 2019年4期
關鍵詞:旅游文化

謝冰雪 胡旭艷

引 言

美國著名旅游社會學家迪恩·馬康納(Dean Mac Cannel)的著作《旅游者:社會階級新論》對旅游和現代性的探討給旅游社會學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啟發,是西方旅游社會學的經典著作之一。隨著中國學者對其作品的引入和推介,馬康納的理論思想在中國旅游社會學和人類學界中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其中“舞臺真實” (Stage Authenticity)理論最為廣大學者熟悉。隨著民族旅游的蓬勃發展,楊振之教授借鑒 “舞臺真實”理論,提出了“前臺、帷幕、后臺”的民族文化旅游開發模式(下文簡稱“前后臺”模式),希望能夠協調處理民族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這一模式產生了廣泛影響,不少學者在此模式的基礎上紛紛提出了對民族社區、文化古鎮的開發保護方案,并且有旅游規劃公司直接將這一模式運用于民族旅游景區規劃中。然而此開發模式真的能夠使民族地區同時達到文化保護和旅游經濟發展的目的嗎?通過在白馬藏區的田野調查,筆者認為在民族旅游區的發展與文化保護研究中,如果對“舞臺真實”概念的內涵、理論脈絡以及學術背景沒有深入了解而進行不假思索的運用和延伸,將無益于民族文化開發與保護工作。

一、從“舞臺真實”理論到“前臺、帷幕、后臺”

(一)“前臺、帷幕、后臺”模式的提出

馬康納認為由于“不真實”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特征,因此人們外出旅游的目的就是要尋找這種已經遺失的“真實性”。而對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來說,本地生活的“文化真實”其實是隨著生活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的,外來者對“真實”的持續窺探不僅是一種侵擾,而且不容易實現。但為了滿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時維護自己的正常生活,當地人提前搭建了看似真實的舞臺化場景。“舞臺真實”理論不僅僅表現的是旅游場景中游客與當地人的關系建構,還充分表達了馬康納對旅游者與現代性的關系、旅游場景的特征等看法。楊振之借鑒“舞臺真實”理論,將旅游目的地劃分為“前臺”與“后臺”,并增加了“帷幕”區,即“前臺、帷幕、后臺”開發模式。楊教授認為旅游開發不可避免地會對民族文化保護造成負面影響,但是旅游經濟又能使當地居民成為直接的受益者,而“前臺、帷幕、后臺”的模式既能發展民族經濟,又能將旅游業帶來的文化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具體來說,“前臺”是當地居民“展示、表演的空間”,通過“前臺”商業化的接待,游客在短時間內了解當地文化的同時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后臺”是文化保護區,是“原生文化空間”,嚴格限制游客進入,在這里少數游客將以“凝視”的態度去審視民族文化。在“前臺”與“后臺”之間,通過設置一道“帷幕”來保護“后臺”文化,作為文化的緩沖區,實行控制性的開發,文化商業性和真實性呈中等維度。

楊教授還以麗江與川西羌寨為例,對“前后臺”模式進行了進一步闡述:“前臺”選取的是交通便利、旅游開發條件較好的地段,而“后臺”則是由于地理位置欠佳等因素導致傳統產業占主導、原生態文化濃郁、旅游開發程度低的地區,“前、后臺”中間的地段則作為帷幕區。在這樣的區域內,深度開發的“前臺”主要擔負經濟功能,封閉的“后臺”則主要擔負文化保護的功能,并且將“前、后臺”納入統一規劃、管理體系中,“前臺”向“后臺”進行經濟補償,“后臺”向“前臺”進行文化反哺,通過利益的再分配和差異化的管理模式協調兩地間的經濟與文化關系,并達到發展與保護并存的目的。①楊振之:《前臺、帷幕、后臺——民族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的新模式探索》,《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二)“前臺、帷幕、后臺”在民族旅游開發中的運用

“前臺、帷幕、后臺”理論提出后在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不少學者開始在民族旅游區的保護性開發模式探索中借鑒并運用此理論。關于西藏地區的旅游開發,朱普選認為“前臺”的展示、表演、體驗是民族文化的快餐化而非民族的真實生活,應將靠近拉薩、日喀則、澤當等接待能力好的旅游中心城市作為“前臺”,而將遠離中心城市、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后的廣大地區作為“后臺”,并且“后臺”要保留傳統的社會生產與生活習俗,如此便可以一方面大力發展西藏旅游,另一方面使得西藏原生文化不受影響。②朱普選:《西藏旅游開發中的民族文化及其保護》,《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4期。

部分學者還對此模式的空間劃分、市場層次等內容進行了擴展。在楊教授提出的麗江古鎮“前臺、帷幕、后臺”開發模式的設想基礎上,龔霞認為對于作為“前臺”的麗江大研古城,還應該進一步將其區分為“前臺”“帷幕”“后臺”三個區域,而不應該將大研古城和盤托出。③龔霞:《遠去的古城——以麗江古城文化圈為例》,《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吳忠軍等以龍脊古壯寨為例,提出了“前臺、帷幕、后臺”和生態博物館結合的模式,認為“前臺、帷幕、后臺”開發模式雖然能有效地將文化市場化并保留“后臺”核心文化區的地位,但還需要結合生態博物館方式,將整個古寨整體保護起來、統一協調。④吳忠軍、宋威:《龍脊古壯寨旅游開發模式探討》,《市場論壇》2010年第6期。董培海針對怒江大峽谷的民族文化情況提出了“前臺開發”和“后臺開發”的模式,“前臺開發”主要在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地區開發滿足大眾游客的民俗資源,其中以“開發”為重點;“后臺開發”在較偏遠的地區針對深度游或高端游客,主要以生態博物館的方式進行建設和經營,以保護和傳承為主。⑤董培海:《怒江大峽谷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模式研究》,《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5期。魏皓嚴等認為在旅游規劃中一方面要滿足資本、權力、消費者的“布景式”傳統風貌的需求,提供走馬觀花式的體驗和表象化認知的“前臺”,以滿足大眾游客的消費心理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另一方面需要保留真實的文化地域空間——“后臺”,不以追求商業利潤為出發點。⑥魏皓嚴、許靖濤:《旅游小城鎮傳統空間景觀風貌的“布景式”認知——從“空間生產”的視角出發》,《室內設計》2010年第2期。這種策略實際是一種在經濟與文化的折中,此時的規劃者認為一般大眾消費者滿足于商業化的“包裝”“拼湊”和“布景”等所帶來的新奇快樂體驗中,因此在旅游規劃中不得不對市場做一定妥協。張劍文等認為將目的地景區規劃為不同的“前臺、后臺”區域,便使得各區域具有了不同的旅游活動性質和文化、經濟意義。針對此模式的具體實現方式,提出了分體模式、合體模式等規劃設想,且各區域有明確的界限和連接點。①張劍文、楊大禹:《“前臺——后臺理論”在傳統村鎮保護更新中的運用》,《南方建筑》2015年第3期。

縱觀以上學者對此開發模式的定位與運用,可以看到該理論的重點是:“前臺”是民族區為了經濟發展而不得已做出的犧牲,將自己經濟社會環境、文化資源條件較好的區域奉獻給游客和市場;但為了存續自身的文化根基,退守到邊緣的地區形成了“后臺”,并杜絕商業污染。但如此區分似乎在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之間形成一種二元對立。而在沒有正確認識“前臺”與“后臺”的內涵,沒有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以及沒有正確理解“前臺”的文化展演與當地居民、文化發展本身的關系之前,僅將“前臺”與“后臺”看做是文化的展示空間與傳統文化的保留空間,不能有效協調經濟與文化的關系,進行開發是很危險的。

二、一個真實的規劃案例:白馬藏②白馬藏人屬于藏族的一支,歷史上族屬雖存在較大的爭議,但當前統一為藏族,其主體族群分布甘肅省隴南的文縣、四川省的平武縣和阿壩藏族自治州的九寨溝縣。社區中的“前臺”與“后臺”

四川王朗白馬生態旅游區位于綿陽平武縣白馬藏鄉,此地為川西高山峽谷地帶,是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結合部,往西距離九寨溝景區車程約90公里。旅游區分為白馬民俗風情區和王朗自然風景區兩部分,其中白馬民俗風情區主要由白馬鄉奪補河沿岸的各村寨組成。白馬鄉當前下轄4個行政村,15個村民小組,全鄉共411戶,總人口1523人(其中農業人口1465人),主要經濟來源以旅游業為主,種養業為輔。③來自當地政府的統計資料。目前參與到白馬風情游的村寨主要有厄哩寨、詳述加等7個寨子。在2000年左右厄哩寨出現了第一家民族風情旅游接待站,此后白馬鄉各寨的民俗旅游接待開始陸續興起。2003年平武縣召開白馬藏族旅游與文化研討會,針對白馬藏族的旅游文化邀請各方專家與學者進行論證商討④會議成果詳見平武縣人民政府等編:《白馬藏族文化與旅游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四川民族研究所,2002年。,白馬民族旅游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隨著九環線⑤“九環線”是成都到九寨溝旅游環線的簡稱,是四川省重要的黃金旅游線路,串聯了多個重要旅游景點。的發展及白馬鄉境內公路狀況的改善,白馬鄉各寨的旅游業進一步興盛起來,并于2007年邀請國內著名旅游規劃公司對其發展進行規劃指導,最后形成的規劃方案對民族文化開發采用了“前臺、帷幕、后臺”的模式,旨在對白馬文化深入挖掘的同時能夠有效保護民族傳統文化。⑥相關資料來自于當地旅游發展公司及實地調研。該模式對旅游區內的5 個白馬寨進行了文化分區定位并賦予了不同的功能:將厄哩寨、詳述加作為“前臺”,即文化的實驗區,允許大量游客參觀、體驗;扒昔加和色如加作為“帷幕”,即文化的緩沖區,限制游客數量,開發高品味、高質量的旅游產品;羅通壩作為“后臺”,即文化的核心區,只允許游客進行外圍參觀以及科研人員探訪。

按此規劃模式的指導,厄哩寨和詳述加對村寨公共景觀進行了統一裝飾和修整,并分別修建了民俗歌劇院和旅游接待廣場等,時常舉辦傳統文化旅游節。此后兩寨旅游產業發展迅速,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如今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到了游客接待中,大部分村民都搞起了家庭旅館進行旅游接待。如厄哩寨全寨63戶中可進行旅游接待的戶數達到了48戶,床位數達到1546個⑦來自2018年鄉政府統計資料。,有的家庭僅在每年國慶期間的收入便可到數萬元。旅游接待逐漸成為了當地的重要收入來源,2017年厄哩村的人均收入為10776元,詳述加與帕西加所在的亞者造祖村人均收入為10050元,而另外兩個民族旅游參與不充分的村,人均收入只有七八千,貧富差距較大。⑧資料來源于白馬鄉政府,需要說明的是,2017年“8.8”九寨地震發生后,當地旅游受到重大影響,故此年經濟收入實際低于往年正常水平.在當地旅游發展進程中,由于政府鼓勵當地居民修建藏家樂,以家庭為單位接待游客,故大部分旅游收入由參與旅游的居民直接獲得,而在村寨之間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

最初被規劃為“后臺”的羅通壩以及沒有參與到旅游中的王壩楚等地區,并沒有因游客稀少而成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區,也并沒有因為外來學者與當地居民的相互“凝視”帶來民族文化精神的復興。該區域除了少部分村民還在從事傳統產業外,大部分村民迫于經濟壓力而不得不外出務工,或者效仿展演中心的旅游接待模式,在公路邊新建具有“白馬特色”①即仿照旅游接待村寨中的樣式修建色彩艷麗的接待民居。的民居,希望參與到旅游經濟中。“后臺”與“前臺”的經濟收入差距,不僅使其他村寨也紛紛動用各種資源參與到旅游發展的競爭中,且地區間的關系更顯錯綜復雜。如筆者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生活在“后臺”的一些傳統文化精英作為傳承人雖然能夠獲得一些經濟補貼,但是與接待區收入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以致于面對外來人員時有些許抵觸心理,甚至一些后臺區居民認為傳統文化與貧窮是緊密相連的:

我們這里才是真正的傳統的東西,他們的都是演給游客那些看的。外面都打著白馬文化的廣告,真正的白馬文化在哪里?你上山去老房子(指上殼子寨)那里看一下那些房子還有老輩子些,他們都是正兒八經我們白馬的傳統的東西,但是現在生活好過不?我覺得越是那些傳統的東西生活越不好過。(ZX,2018.2.8,于王壩楚)

帕西加那個寨子現在打造起來,正在募集資金,一些團體提出倡議支持跳槽蓋,上次他們的方案我也看到了,整個帕西加大概獲得了3萬的資金。我們這個寨子,今年搞個祭祀活動,自籌了1500元,合作社墊 了2000元, 才3500塊 錢。(LRNM,2018.2.8,于王壩楚)

可見將“后臺”置于發展語境之外,傳統文化在此區域是無法得到有效傳承與保護的。在白馬藏區的“前臺”區域,部分民族文化表演淪為了文化的走馬觀花與快餐化:

她們跳的舞是跟到電視那些學的,有些是原來在九寨溝那邊歌舞隊表演的回來了。我現在跳的舞都是跟她們學的,跟到跳慢慢就會了。晚上都不跳圓圓舞那些嘛,不喜歡那個,而且那個太簡單了,不好耍。(LHX,2017.10.26,于厄哩寨)

剛才跳的這個是羌族的鍋莊。我們不是說一定要跳哪個,只不過看游客喜歡哪個,哪個效果好就會跳哪個,藏族的還有圓圓舞那些有時候都會跳。如果他們問嘛,就說是民族特色就可以了。(LXD,2018.9.2,于厄哩寨)

有學者在分析此地的旅游經濟后將此現象稱為旅游“麥當勞化”②詳見劉志楊、更登磋:《民族旅游及其麥當勞化:白馬藏族村寨旅游的個案研究》,《文化遺產》2012年第4期。,即游客感知到的建筑、白馬歌舞、接待流程等都呈現標準化、同質化的趨勢,這樣的旅游接待模式雖然能夠大規模地接待源源不斷的游客,但是對于民族文化的破壞也是顯而易見的,并不利于民族旅游經濟的持續發展。當初白馬旅游規劃中選取“前臺”與“后臺”主要考慮的是旅游資源條件,而較少考慮各寨的傳統文化積淀、產業參與意愿等因素。厄哩寨與詳述加在2000年興起生態游時即對少部分人開放,有一定接待基礎,且村寨規模較大、結構完整,位于公路旁,交通便利,相比于其他寨子來說具有良好的旅游開發條件。而帕西加和色如家的村寨規模與交通條件次之,羅通壩則無較大的白馬傳統民居聚集,無法吸引游客。實際上,厄哩寨是奪補河沿岸規模最大的寨子,且曾經是白馬藏族鄉的政治中心,相對于其他寨子而言文化保存也較為完整,應該是白馬文化的核心區域,但按照“前臺”為“文化的展示、表演中心,主要進行商業化接待”的角色定位,厄哩寨則成為旅游開發的商業中心,這反而將白馬傳統民族文化推到了商業開發舞臺的最前端。

在少數民族地區,交通閉塞、偏遠的地帶不一定是民族傳統文化集中地,歷史上政治、經濟資源條件良好的地區經常蘊藏了豐富的文化資源,而其也正是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果將旅游資源條件作為選取“前、后臺”的依據,則民族精品文化無疑有直接商業化、成為“展演的平臺”的危險。

三、區域分隔為何難以達到文化保護的目的

平武白馬藏區按照“前臺、帷幕、后臺”的開發模式進行文化區域的劃分并實施不同程度的開發,但這樣的區域分隔為何難以達到傳統文化保護的目的?

首先,“前后臺”模式將“舞臺真實”理論中基于社會結構劃分的“前臺”與“后臺”固定化為地理區域。馬康納將旅游場景看作一個從“前臺”開始到“后臺”結束的連續統,認為它再現了當代人最初進入社會環境時的過程,“前臺”“后臺”的劃分是基于社會結構的,很大程度上是為游客而布置的。如紐約證券交易中心,有一個專門為觀光者建的陽臺,游客可以站在那里觀看,當它專門為游客開放、展示的時候就是一個“前臺”。①詳見Dean Mc Cannell:《旅游者:休閑階級新論》,張曉萍等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五章。在民族旅游區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同一旅游文化空間可能因為游客的參與程度和文化事項的功能指向不同,既能作為“前臺”表演區,有時又可以是“后臺”生活區。楊振之指出作為展示表演空間的“前臺”,并不完全指地理空間,而是一種文化交流形式的差異,但是在其所舉的運用案例以及眾多對其理論的引用者的文本中,均將“前臺”“后臺”作為具體的地理上的開發空間。如此,本來是基于旅游者對旅游地主觀認知的學術分析則演變成基于旅游開發中文化保護模式的地理空間區隔。這一保護策略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主體的本體性,文化似乎成為了附著于地理空間上而不會變動的一種固體形態,這是一種將文化當作客觀實體的看法。文化的主體是人,伴隨著不同空間中人的流動,文化必定朝不同方向發展,而不會在給定的空間中固定不變。因此突破建筑物與空間,看到其后的人與社會文化生態環境才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前臺、帷幕、后臺”模式將民族開發區內部的關系過于簡化,未充分考慮旅游開發區域內相互糾纏的復雜經濟利益關系,使得區域間的關系缺乏有效協調。“前后臺”開發模式只是簡單提出將三者納入統一管理和進行利益再分配等方法來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在此模式的應用中,學者們也大多注重如何來選取不同地域進行劃分,而關于如何協調三者間的關系以及后臺如何進行文化傳承與保護等都論述得較為簡單,或者沒有涉及。如朱普選在西藏旅游“前后臺”開發中認為管理部門應將后臺也納入管理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分配機制;或者“后臺”可以通過為“前臺”的企業提供傳統的文化培訓等取得經濟收益。②住普選:《西藏旅游開發中的民族文化及其保護》。針對不同行政區劃、空間關系緊密不一的目的地,如何能夠達到管理上的統一,以及是否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平等問題并沒有展開討論。如何使選取的區域甘愿做“后臺”,如何協調三者間的利益關系,在實踐中乃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論證與妥善安排。如果冒進地運用“前后臺”模式進行旅游開發,不僅加速了其傳統文化的商業化發展,而且打破了地區間的平衡與協調關系,使得區域間貧富差距加大,內部矛盾重重。

再次,在該理論的實際運用中,“前臺”被劃分為專門的文化區和商業展演區,強調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如此“前臺”的區域性與商業性的雙重特性便得到了結合與強調,致使被用來產生經濟利益的文化愈趨向失真、膚淺、庸俗化的快餐文化方向發展,從而曲解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放大了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之間的矛盾。

傳統宗教活動現在搞了旅游過后都減少了,那些年輕小伙子都不懂,又無人學這個藏文(經書的古藏文),我招了幾批徒弟,一共九個,都是半途而廢,最后去搞這個旅游掙錢了,去牽馬啊搞啥子的。學這個時間久,三年只能說經書那些認得到,然后要跟師傅至少學五六年的時間。現在寨子里沒有學成功了的年輕人,我兒子跟我學了1年,他自己會開車子(卡車)后就不愿意學了。……這么下去,我們這代以后這些文化都要失傳了。(TR,厄哩寨白蓋,2017.10.24,于厄哩寨家中)

現在我們的活動好多都是有問題的,像昨天在天心廣場跳的那個舞(朝蓋),都不是我們的人嘛,喊的是外面的演員,跳給那些游客看的。他們哪里會跳朝蓋,搞得亂七八糟的。(DL,2017.10.28,于厄哩寨家中)

跳朝蓋是每年都要跳的,我前頭幾年都在跳,太累了現在沒跳了。跳那個是為了保平安,但是你問我那個具體的是啥子意思不曉得,你要問念經的那個他才曉得,我們都是不曉得的。(LQ,2018.2.10,于厄哩寨中)

傳統文化與當地居民生活密切聯系,文化的傳承更多依靠的是言傳身教,需要實踐與經驗的積累,年輕人經驗少,在一些儀式活動中擔任的是執行者而非策劃者角色,到了一定年紀老年人會進一步教授。但是在旅游的場域中,儀式被設計成旅游產品進行展演,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和場景式生產,傳統文化的內容以及意義是不斷被重構的,不合理的重構必然帶來當地傳統文化的失真,文化保護的目的亦難以達成。

四、文化展演與當地居民:“舞臺真實”理論只是一種視角

“前后臺”模式之所以將“前臺”“后臺”固定成為不同功能的地理區域,并認為“前臺”的舞臺展演與“后臺”的傳統文化間存在著對立的關系,正是借鑒了馬康納認為旅游地的表演是虛假的看法。馬康納的“舞臺真實”理論是建立在異化的、不真實的現代社會結構看法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追求真實性的游客與為了滿足游客的愿望的當地人之間才上演了一場“表演的真實”,此種對于文化展演的看法較有啟發性,但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文化展演與當地居民、文化展演本身的意義等。馬康納對文化展演的看法沿襲的是戈夫曼(Goffman)置于框架中的表演理論,宗曉蓮認為戈夫曼提出的人們的印象整飾是為了達到溝通,而不是造作或假裝,因而不存在真實性與否的問題。另外,擬劇論中人們是積極互動的關系,而馬康納的舞臺真實性概念則將游客排除在外。所以,馬康納引用戈夫曼的概念分析真實性的做法并不妥當。①宗曉蓮:《旅游人類學與旅游的社會文化變遷研究》,《旅游學刊》2013年第11期。“前后臺”模式借鑒了馬康納關于旅游目的地的看法,但卻未對“舞臺真實”理論的內容和脈絡進行仔細分析,更未真正考察旅游地文化展演的復雜意義,因此在民族旅游開發中只強調文化展演的經濟功能,文化傳承和表達功能被忽視與否定,使得民族文化展演與文化傳承之間呈現對立的關系。如何彌合對立重構關系,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首先,需要重新審視文化展演的意義。當前學界關于旅游地文化展演意義的研究成果頗豐,除了“舞臺真實”理論外,Margaret Sarkissian對旅游目的地文化展演的研究角度還包括關注文化展演中的意義闡釋和影響②Margaret Sarkissian,Tradition,tourism,and the Culture Show: Malaysia’s Diversity on Display,The Journal of Musicological Research,1998(2).;Richard Bauman 和 Turner則認為,文化展演作為被強調的過程性事件所展現出的是通過交流互動來創造和展示意義等③④Richard Bauman,1975,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77,No.2,pp.290-311.。

其次,文化展演過程中居民的積極互動能創造更多的意義。西卡·特納(Jessica A.Turner)通過對廣西民族旅游區音樂表演的民族志研究后認為,在展演的過程中,當地的文化表演并不僅僅只是面對外來游客,同時還面向整個社區,對社區的文化態度和文化傳承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當地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選擇和宣傳文化中的哪個部分給外來者看,從展示方式、展示內容中能夠反映當地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的。并且通常被認為是標準化的、預先選擇好的舞臺展演文化,在互動過程中也常常表達著個人的情感(individual expression),在主人與客人中創造著特殊的互動。⑤Jessica A.Turner,Culture Performances in the Guangxi Tourism Commons: A Study of Music,Place,and Ethnicity in Southern China.從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表演者并非是被動的、被支配的,這其中既包括協商的過程,也包括“即時出現的多種真實交流”。同時,中國部分學者的研究也表明民族文化展演與當地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盧鵬等通過對哈尼山寨菁口的調查后發現,被游客消費的民俗文化并沒有與當地村民的生活脫離開來,民俗文化本身即以實用功能為導向,隨著生活需要的變化而出現的文化變遷與建構乃是必然的,并認為將旅游目的地的開發分為“前臺、后臺和帷幕”,有將建構的民俗文化視為非民俗文化,并進而將旅游目的地人們的展演活動從生活中割裂開來的嫌疑。⑥盧鵬、李鈺:《民俗展演的生活本真——基于哈尼山寨菁口的個案研究》,《紅河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在平武白馬藏區厄哩寨等前臺商業區筆者觀察到,文化事項的展示與表演既有走馬觀花式的、同質化的部分,也有注重傳統內涵和文化價值的事項。通常白馬旅游接待站的主人會在夜晚為客人安排民族傳統歌舞表演,但每家接待站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大同小異,并且這些演出很大程度上已不是白馬傳統歌舞,而是當地年輕人借鑒九寨溝等地的歌舞表演以及現代流行歌舞改編的節目,白馬文化在此情境下是缺失的。然而在春節期間的跳朝蓋儀式以及舞臺上的朝蓋舞蹈的展演,當地人仍然堅持按照傳統的儀式與流程進行呈現。在某旅游開發招商投資洽談會上,朝蓋舞蹈被當做本地的文化代表事項在舞臺上表演時,臺下當地人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抱怨說這些表演者“沒有按照白馬的規矩來”,“他們不懂朝蓋,都搞得亂七八糟的”①DL,2017.10.28,于厄哩寨家中。為何同一地區對待文化展演的態度如此不同?是否面對游客的文化展演就一定是事先被規定好的、“虛假的文化事件”?筆者認為正是因為前者為了提高歌舞的觀賞性,為了旅游接待的效率與經濟性,使民族文化成了“旅游展演”。而對于朝蓋表演,其目的不僅是為了向游客展示而獲得經濟效益,還是白馬人宗教觀念的實踐,表達著當地人的文化認知和文化情感。這表明現實中的旅游地文化展演也可以是民族文化內涵的凝練,民族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民族文化與外界的交流方式。因此在文化的展示行為中如不考慮當地人自己的文化表達訴求和情感,只是將其當做外來者的文化消費品,過分強調其經濟價值,那只會使得“前臺”展演文化與民族文化日漸背離。

再次,傳統文化的魅力來自于社區生活的日常生產,避免快餐式的文化展演而回歸激發傳統文化的內生動力,是民族地區旅游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而這種動力,應該是社區居民基于對社區發展滿足的基礎上對社區傳統文化認同與保護的自覺行動。在新一輪的村寨開發過程中,曾經作為“后臺”的垰瑅寨逐漸走向“前臺”,為平武白馬村寨的發展提供了另一種路徑。

伊瓦岱惹村的垰瑅寨,地處高山,地理位置偏僻,是最初規劃中的“后臺”,村民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在十多年前紛紛搬到了山下的王壩楚,而山上的老寨只有四五個老人留守居住。在最近新的一輪旅游熱潮中,因老寨保留著完好的歷史建筑群和村寨原貌而被認為有開發潛力。目前老寨居民自發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村寨也已入選為扶貧基金會的“百美村宿”項目,準備開發民宿和開展當地文化深度游。對于村寨的旅游開發,當地人一直是積極的推動者,當地人認為發展旅游不僅能使自己不用再背井離鄉去尋找工作機會,而且能夠讓老寨子重新獲得生機。

我們這次在上面(指上殼子老寨)搞祭祀,那天推算了一下已經整整14年沒有在上面搞了。為什么我們想要搞,就是想把民族傳統的一些東西拾回來,二來是多少想帶來一些經濟收入,用民族的東西吸引游客。用我們傳統的東西吸引游客,讓大家共同來維護這些宗教的習俗。還有從旅游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有這種宗教信仰,我們有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就是讓游客有個看點,讓他感受我們的文化。所以這是一種兩全其美的事情。(LRNM,2017.11.16,于王楚壩)

對于村寨文化的開發,居民更加看重傳統文化的保留和發掘,而非盲目地借鑒外部已成熟的旅游文化元素和追求經濟利益。

扶貧基金的人來了,我都建議說不要破壞了我們原來古寨的面貌,都不要在原來的基礎上修房子,建議在旁邊規劃一塊出來專門修……上殼子的是最原生態的。我們堅決不再用不是白馬藏的元素。我們希望將來白馬人自己整理編輯以前的老歌,做我們自己白馬人的話劇,跳朝蓋、圓圓舞。不再用那些別人的東西。我們現在想的是先把以前的東西撿回來。”(LRNM,2018.2.25,于王楚壩)

五、結 語

通過“前臺、帷幕、后臺”開發模式指導下的研究設想和規劃實踐的分析,筆者認為楊振之將“前臺”與“后臺”發展為旅游規劃中的固定區域,并將“前臺”定位為文化快餐化的展示等思想并未正確反映“舞臺真實”理論的內涵。馬康納的“舞臺真實”理論主要是透過旅游者的視角,描繪了旅游場域中的社會結構,其學術價值在于將社會學思想與旅游現象結合的嘗試給學界帶來了諸多啟發,其對“真實性”問題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學界更廣泛的討論,直接推動了旅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但馬康納本身并未對“舞臺真實”理論做過多闡述,其對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主要是為了借助分析旅游者的目的、旅游地的建構等問題闡釋現代社會的結構,因此不可否認的是此種視角對于文化展演的解釋有限,此后學界對于旅游區文化展演雖從不同角度出發進行了解讀,但若要將此理論運用在民族文化開發策略中,還需要深入考慮文化展演本身的意義以及文化展演與當地居民的關系、與文化保護的關系等,不可以不假思索地將此理論進行運用與延伸。

“前臺、帷幕、后臺”開發模式的提出有助于引起人們對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等問題的進一步思考,特別是此模式主張對“后臺”文化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文化的自在性,即文化不應只為旅游經濟服務,更應該有自身發展與傳承的空間。但是為了避免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呈現“旅游狀態”,此模式采取的辦法是將商業化隔離在文化傳承中心之外。相比人為的“隔離”,筆者認為在民族文化旅游開發地中注重當地人的文化表達,培養當地人對傳統文化的情感,使傳統文化除了經濟價值外有更多的社會文化價值,這樣即使不人為劃分“前臺”與“后臺”,民族文化也有其生長的空間和傳承的動力。如今厄哩寨每年仍然堅持跳朝蓋儀式,每年活動期間在外工作的年輕人也會特意趕回來,大家甚至不吃飯聚在一起喝酒、唱白馬酒歌、跳圓圓舞等,氛圍甚是濃烈。同時居民在堅持一些傳統的同時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變通,以前大家相信鬼神時比較注重朝蓋的各個細節,以示對神靈信仰系統的尊崇,而經受了現代化洗禮后的白馬人,更多的是將其作為祈求平安的儀式。跳朝蓋作為厄哩寨當前規模最大的內部公共儀式活動,對其族群認同、傳統文化傳承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厄哩寨的跳朝蓋儀式雖然政府會給予一定支持,但是主要財物仍由村民自愿募集,且主要參與者是村民自己,游客十分稀少。正是由于跳朝蓋凝結著村民的文化感情、宗教習慣,才會一年年地堅持下來。可見民族旅游地的居民并不僅僅只注重追求經濟利益,還有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在對民族地區進行旅游開發時,應該站在當地居民的視角考慮:此種開發模式能夠給當地居民帶來何種生活,是否滿足當地人的生存與發展需求,而非僅僅是為了達到了保存文化和發展經濟的目的。

猜你喜歡
旅游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誰遠誰近?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69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网|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视频二区欧美| 欧美综合激情| 91福利片|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全裸无码专区|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色在线|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a毛片| 久热精品免费|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中文字幕第4页|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www.av男人.com| 大香伊人久久| 日韩在线第三页| 青青操视频在线| 国产福利大秀91|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日本欧美精品|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 AV网站中文|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欧美区国产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天天色综合4|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成人福利在线看| 欧美亚洲欧美区| 波多野一区|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