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能力提升機制研究

2019-03-03 05:32:12張源潔
云南社會科學 2019年4期
關鍵詞:機制能力教育

宋 媛 張源潔 胡 晶

一、問題的提出

1960年,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W.Schultz)在《人力資本投資》中指出:“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人的質量,而不是自然資源的豐瘠或資本存量的多寡。”①舒爾茨:《人力資本投資》,《現代國外經濟學論文集》(第8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38頁。加里·斯坦利·貝克爾(Gary Stanley Becker)通過使人力資本可數據化,發現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本的貢獻率大于物質資本的貢獻率②加里·貝克爾:《人力資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20世紀80年代,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 Kumar Sen)首創了“可行能力”概念,并進一步提出“基本可行能力平等”的概念,認為可行能力是實現各種可能的功能性活動組合的實質自由。③[印度]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任賾、于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5頁。他把這一概念引入了對貧困的分析之中,認為如果個人或家庭缺少獲得足夠營養、基本的醫療條件、基本的住房保障、一定受教育機會等基本能力或者其中的某一項,那就意味著處于貧困狀態。④[印度]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第91頁。也有學者認為,收入指標衡量的貧困是工具性的貧困,可行能力的指標才是對貧困的實質性衡量,并進一步提出要通過重建個人能力來避免和消除貧困。⑤丁建軍:《多維貧困的理論基礎、測度方法及實踐進展》,《西部論壇》2014年第1期。還有學者認為,能力貧困思想是精準扶貧的理論基礎,更能反映貧困的真實狀況。⑥岳映平、賀立龍:《精準扶貧的一個學術史注角:阿馬蒂亞·森的貧困觀》,《經濟問題》2016年第12期。具體地說,知識資源儲備不足、健康衛生狀況較差、信息獲取能力缺乏、自主發展意識不強等能力貧困是造成現階段農村人口收入能力喪失并陷入貧困的重要因素。①方勁:《可行能力視野下的新階段農村貧困及其政策調整》,《經濟體制改革》2011年第1期。能力貧困具有累積性、傳承性和滯后性等內在特征②高新才:《抓好精準扶貧中的八大能力建設》,《甘肅日報》2015年10月19日第4版。,已經成為當前中國農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急需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也是影響持續、穩定脫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機制缺陷對農村反貧困的制約逐步凸顯。③李小云:《我國農村扶貧戰略實施的治理問題》,《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第7期。要更有效率地消除貧困的脆弱性與持久性,就得注重對貧困人口的“能力開發”④鄒薇:《我國現階段能力貧困狀況及根源》,《學術前沿》2012年第6期。,必須要在保障貧困農戶生存權利和基本尊嚴的基礎上聚焦能力建設,重點提升貧困農戶的認知能力、抵御疾病風險的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技術應用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社會參與能力,還要提升貧困地區的政府決策能力和政策執行能力等。⑤高新才:《抓好精準扶貧中的八大能力建設》。

能力貧困在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⑥云南“直過民族”,是指20世紀50年代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云南邊疆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階級分化不明顯、土地占有不集中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通過長效有效的幫助,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2016年3月頒布的《云南省全面打贏“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中明確,云南“直過民族”主要有獨龍、德昂、基諾、怒、布朗、景頗、佤、傈僳、拉祜等9個民族,“直過民族”聚居區是指這些民族主要聚居的云南省13個州(市)58個縣(市、區)271個鄉(鎮)的1179個行政村。尤為顯著,主要表現在,經濟轉型中勞動者觀念滯后、文化素質低、發展能力匱乏,導致生產要素相對靜態歸縮和單一利用剛性,制約著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粗放型經濟增長向科學發展型經濟增長轉變⑦李鋼、王澤紅:《“直過民族”地區經濟轉型的文化障礙探析——以云南為例》,《中國集體經濟》2009年第7期。,這些地區不僅存在收入貧困,而且還存在權利貧困、人力貧困和知識貧困等現象⑧楊海波:《云南“直過民族”人文貧困現狀研究》,《邢臺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下,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扶貧要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要把提升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作為扶貧脫貧的重點之一。因此,如何增強“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群的可行能力,有效地把政府為主的外源式扶貧與由貧困者自主驅動的內源性扶貧結合起來,促使外力與內力有機形成合力,已經成為全面推進“直過民族”聚居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根本動力和關鍵。

但是,目前國內專家學者針對能力貧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內涵,以及解決能力貧困問題的主要內容、路徑和政策措施等方面,針對“直過民族”或民族“直過區”的能力貧困研究較少,主要還是就問題談對策,雖然提到了要提升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加快教育、衛生醫療發展等內容,但是,沒有從機制創新的視角針對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的能力貧困問題進行系統研究。本文將在系統分析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的能力貧困特征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增強基本可行能力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機制性障礙,從機制創新的視角提出增強“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基本可行能力的政策建議。

二、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的能力貧困問題更加凸顯

能力貧困是一個集合性概念,反映的是個體綜合能力的欠缺,當前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的能力貧困問題尤為凸顯。

(一)能力貧困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主要致貧因素中的比重不斷提高

2014年,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建檔立卡農戶和貧困人口有18.73萬戶、66.75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28.6%,高于全省15.4個百分點,占當年云南省貧困人口總數的11.60%。⑨張勇:《九個兄弟民族同追夢云南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光明日報網,引自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710/06/t20171006_26455847.shtml。根據能力貧困概念的基本內涵,把因病因殘、缺技術、缺勞力、自身發展力不足、因學、因災致貧等6種致貧因素作為能力貧困,2014年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能力貧困的比重高達55.09%,其中,缺技術技能、自我發展動力不足和缺勞力是能力貧困的主要方面,比重達到42.2%。2017年末,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減少了18萬人,但是其占云南省貧困人口總數的比重卻提高了14.63%①根據網絡公布的相關數據整理并計算。。其中“直過民族”貧困人口較集中的6個州市②“直過民族”主要聚居的6個州市主要是普洱市、臨滄市、西雙版納州、德宏州、怒江州和迪慶州。下同。的主要致貧因素中,能力貧困高達72.92%,比2014年提高了18.45個百分點;主要集中在缺技術、因病因殘、缺勞力3個方面,占比達到61.76%,缺技術、因病因殘的比重分別提高了10.37個百分點和10.51個百分點。這說明隨著脫貧攻堅的推進,云南省貧困人口快速減少,更加集中在“直過民族”聚居區,其主要致貧因素越來越集中在能力貧困,尤其是缺技術和因病因殘致貧比重較高。

(二)貧困人口教育和知識貧困問題更加突出

胡鞍鋼指出知識貧困越來越制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知識貧困包括教育水平低下,獲取、吸收和交流知識能力的缺乏或途徑的缺乏,還包括無法獲得本應享有的獲取、吸收和交流知識的途徑、機會與選擇權。③鄭世艷、吳國清:《消除能力貧困——農村反貧困的新思路》,《農村經濟與科技》2008年第6期。目前,在精準扶貧中,教育和知識貧困問題對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的制約更加突出。

第一,勞動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年限短,是貧困人口普遍獲取生產知識與引進知識能力的缺乏,對新技術、新品種、新生產方式等知識和技能接受能力較弱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直過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7.6年的平均水平,其中傈僳、拉祜、瑤、德昂等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6年。④《云南省全面打贏“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2016-2020年)》,2016年3月印發。根據2014年云南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調查數據分析發現,“直過民族”主要聚居的6個州市約69.65%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是小學以下受教育程度,這一比例全省16個州市中前6位就有5位在“直過民族”主要聚居的6個州市,最高的西雙版納州,較高的臨滄市,第4、5、6位分別是迪慶州、臨滄市和怒江州,除了德宏州其他5個州市都遠高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其中,6個州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文盲或者半文盲的比重高達17.02%,這一比例全省16個州市中前6位中有5位也在“直過民族”主要聚居的6個州市,即怒江州、迪慶州、西雙版納州、普洱市和臨滄市,除了德宏州,其他5個州市都遠高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更是比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文盲半文盲比重6.0%高出了1-3倍。

第二,職業技術、技能教育嚴重滯后,是導致貧困人口獲得知識的機會缺乏,人力資本積累不足,缺技術等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的職業技術院校少,師資嚴重不足,基礎非常薄弱,長期投入不足,教學質量難以滿足發展需要。當前“直過民族”聚居區還有50萬貧困人口不能熟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⑤《云南省全面打贏“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2016-2020年)》,2016年3月印發。,難以與外界進行交流,這些貧困人口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機會較少,能力嚴重不足,嚴重制約了貧困地區農戶的人力資本積累,不少貧困家庭的勞動力有的因不懂得現代農業科技而效益較低,有的因缺乏技能而外出打工無門或者從事技術含量低報酬低的體力勞動,因而增收渠道單一、收入水平較低、脫貧難度大。缺技術成為“直過民族”聚居區最大的致貧因素且比重增加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三)貧困人口健康生存的能力較弱仍然是穩定脫貧的難點之一

良好的健康狀況既是貧困人口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目前,雖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醫保政策的醫療費用自付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0%,但是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后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仍然是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因病因殘致貧比重高、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貧困人口缺乏健康生存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主要集中分布在邊境一線、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深山區、石山區、干熱河谷地區、高寒冷涼地區和沿江一線,山高坡陡、自然環境惡劣,受自然條件限制,仍有不少貧困人口難以獲得營養的食物,缺乏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和充足的生產用水。自然資源的缺乏嚴重威脅著貧困人口的健康生存。

第二,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缺乏獲得健康生存的公共資源的機會。長期以來,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財政自給率較低,社會公共衛生醫療體系長期投入不足,缺醫少藥的狀況仍然較為嚴重,農村貧困人口缺乏必要的公共醫療衛生資源,看病難、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返貧的各種問題仍然較為突出。特別是這些地區是地方病高發區,有的邊境地區還是全國禁毒防艾的重點地區之一。由于家庭經濟收入低,“直過民族”聚居區的貧困人口中長期患病人數較多,不僅嚴重影響健康素質,導致勞動力缺乏,減少貧困家庭經濟來源,而且增加其家庭經濟負擔。2018年云南實施“健康扶貧30條”后,貧困家庭的自付比例雖然已經下降到了10%以下,但是因當地缺乏高質量的社會醫療服務機構,貧困人口到本州(市)、本縣(市、區)以外就診的比重較高,有的州市高達50%以上。外出就診的差旅費較高,加上跨州(市)異地醫療結算系統尚不完善,部分醫療費用難以按時足額報銷,農村貧困人口難以保障基本的健康生存,嚴重影響貧困地區及貧困家庭的脫貧進程。

三、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能力提升面臨機制性障礙

目前,為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云南省已經逐步構建了以健康扶貧機制、教育扶貧機制、農村勞動力技能提升和轉移就業機制、社會保障兜底扶貧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能力提升機制,在增加貧困地區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存量、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有效緩解因病因學致貧返貧、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屬最弱勢的群體,是最特殊的族群,也是全國最貧困地區之一,現行的提升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的相關機制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一些挑戰,距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需要加快完善。

(一)現有教育扶貧機制未實現全覆蓋,抑制“因學致貧、因學返貧”的作用有限

根據筆者得到的調研數據顯示,在現有教育扶貧政策下,義務教育階段,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每個貧困家庭的子女自籌部分約2000元左右,基本解決了“因學致貧”的問題,對保證義務教育入學率和控制輟學率有積極的作用。但是,現有教育扶貧機制在義務教育階段以外的資助覆蓋面較小、資助力度不足,學前教育、普通高中及大專以上的教育費用成為當前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學致貧、因學返貧”的重要因素

第一,學前教育的補助標準較低,且有指標限制,難以有效抑制“因學致貧、因學返貧”。據筆者獲得的調研數據顯示,每個學前教育的幼兒每年生均支出高達5000多元,現有教育扶貧機制下,“直過民族”聚居區獲得補助的貧困家庭自籌將達到4700元左右(占94.00%),這樣的支付水平按照2016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元的貧困線、戶均按4人計算,有1個孩子就讀學前教育班的自籌費用占建檔立卡貧困戶可支配總收入39.80%,同時還有不少貧困家庭的子女受指標限制而不能得到補助。調查中農戶普遍反映,在學前教育開支中,由于校點多在鄉鎮和縣城,每個幼兒上學前教育班必須家里人接送和陪護,越偏遠地區的家庭所要承擔的交通、租房等成本越高,學前教育的費用就越高。

第二,高中階段及以上階段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校生所需生均費用較高,資助覆蓋面低,對解決“因學致貧、因學返貧”問題難以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據筆者獲得的調研數據顯示,一個高中及以上教育階段的在校生平均每人每年需要的教育支出約15000元,如果把貸款和學費獎勵疊加,迪慶藏區考入本科以及其他地區考入一本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每人每年仍需要自籌3000元(20%),其他地區不是一本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每年需自籌5000元(占33.33%),這樣的支付水平按照2016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元的貧困線、戶均按4人計算,有1個孩子就讀高中及以上教育階段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籌教育費用占建檔立卡貧困戶可支配總收入最少的占25.42%,高的達42.37%,這對貧困家庭而言是很沉重的負擔。在調研中筆者還了解到,有約13%的建檔立卡戶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孩子在同時讀書,教育費用非常高。

(二)現行貧困人口和社會組織參與機制極不完善

首先,貧困人口參與程度不高。現行的政府主導型的扶貧治理體系中,各級政府各個相關部門制定和實施了大量的政策措施、項目和工程,但是這些政策措施、項目、工程的決策、實施、監督、評價等整個過程均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貧困農民的深度參與,貧困人口在政府的能力建設扶貧工作中缺乏話語權、意志表達的權利,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在政策和項目的決策過程中很難扮演利益訴求者、參與者、執行者和監督者的角色,政府提供的部分政策、技術、項目、培訓等扶持措施和項目與貧困人口的需求出現偏差,最終導致貧困人口自主參與意識不強,自主脫貧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依賴政府救助,安于現狀。政府過于大包大攬的扶貧方式既不斷加大了地方財政負擔,又不利于貧困人口自身創新能力和自強自立精神的培養。其次,社會組織參與程度不高。在現有能力建設機制的設計和實施中,以政府職能部門為主導,缺乏規范有效的橫向社會參與機制,即使在教育、醫療衛生、技能培訓、就業服務等領域已經有大量社會組織參與,彌補了公辦機構的不足,極大地滿足了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的需求,但是因缺乏相應的法律規范和制度保障,各種社會組織不能廣泛參與能力建設扶貧中,政府購買服務的領域還較少,社會組織為貧困人口提供的各種服務難以與政府部門形成有效銜接,也難以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出錢、出力、出技術投入到精準脫貧中,能力建設扶貧僅僅依賴于政府力量而顯得勢單力薄、資源不足。

(三)現有資源配置機制難以滿足需求

筆者調查發現,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在縣級的差距較大,投入與需求不對等的狀況較為嚴重。越貧困的縣財政自給率越低,貧困鄉、村及貧困人口卻越多,需要建設的相關基礎設施越多,各類人才的需求越大,投入缺口越大,現有財政能力建設扶貧資金配置機制難以滿足“直過民族”聚居區中貧困人口規模較大的縣的能力建設需求。以2015年同屬于一個市的兩個“直過民族”聚居的國家級重點扶持縣為例,L縣的貧困人口是N縣的約15倍,但是N縣近4年年均用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資金約是L縣的7倍。L縣義務教育學校有147所,貧困面大,學校數量在全市最多,要實現擴容擴建所需資金太大,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教師非常缺乏,但是現有教職工工資縣級財政已經難以負擔,至今教育扶貧欠賬較大。同時,按照國家脫貧標準要求的每千常住人口的村醫配備標準,L縣所需村醫數為477人,但截至2016年末,全縣實有村醫351人,還缺126人。這個缺口目前很難補齊,主要原因是村醫的待遇太低,L縣的村醫工資只有500元/月/人(2016-2017都是該標準),其中150元由縣財政配發。大中專畢業生寧愿在外邊打工也不愿意回鄉當村醫。如果村醫月工資達不到1500元/人,要完成477人的村醫配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要達到這個標準,除去省、市級財政支付的350元/月/人以外,縣級財政支出將達到1150元/月/人,以現有各級財政的資源配置標準、分擔機制以及L縣的財政狀況來看是難以達到的。這樣的現象在“直過民族”聚居區中貧困人口規模較大的貧困縣較為普遍,越是邊遠貧困的鄉村,各類人才就越缺乏,招不到人,當地人才外流較為嚴重。人才缺乏嚴重阻礙“直過民族”聚居區能力建設機制的有效推進。

(四)資源整合機制有效性不足

反貧困的成功經驗表明,扶貧資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扶貧開發效率的提高。①趙曦等:《機制設計理論與中國農村扶貧機制改革的路徑安排》,《軟科學》2009年第10期。當前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現有的資源整合還存在諸多問題。第一,不同部門牽頭負責、多部門合作能力提升的政策體系,仍然主要以財政政策為主,其他政策明顯不足,財政、金融和投資等各種政策不能相互配合。第二,扶貧主體的多元化在導致協調和治理成本上升的同時也導致了扶貧效益的下降②李小云:《我國農村扶貧戰略實施的治理問題》,《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第7期。。現有能力提升的扶貧管理體制障礙主要表現在,相關扶貧政策出自多門、決策管理多元、政策扶貧主導以及權力配置交叉等。教育、醫療衛生、就業、技能提升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資金來源多元、資金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嚴重,資金整合困難,導致扶貧資源投入各行其是,資金使用分散,缺乏統一協調和管理監督,項目配置與實際需求匹配度不高、重點不突出等問題,有限的資金利用效率難以提高。現有管理機制的缺陷極大地影響著貧困人口能力提升政策在精準扶貧推進與成效。第三,“直過民族”聚居區特有的社會資本在能力建設機制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往往被忽視,不能得到合理的引導和運用。

四、完善能力提升機制的對策建議

機制設計理論從信息公開、激勵相容、資源配置、機制協調等方面為中國農村扶貧機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理論啟示,尤其是對當前如何有效提高政府決策部門的領導能力、協調能力和統籌能力,促進扶貧資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激勵相容的有效實現,以及針對具體情況設計合理的扶貧機制等指明了方向。結合該理論,筆者提出了進一步完善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人口能力提升機制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教育扶貧機制

必須針對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的實際需求,加快完善教育扶貧機制,盡快縮小“直過民族”聚居區群眾受教育程度與云南省和全國的差距。

第一,加快在云南省“直過民族”聚居區全面推行14年義務教育制度和“職業教育全覆蓋”政策。目前,在怒江州、迪慶州開展14年義務教育制度和“職業教育全覆蓋”政策試點基礎上,建議在“直過民族”聚居區全面實行14年義務教育制度和“職業教育全覆蓋”政策,切實解決“因學致貧、因學返貧”問題,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提高“直過民族”聚居區群眾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

第二,進一步完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教育救助制度。為有效抑制貧困程度加深、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就學、提升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建議進一步完善云南省“直過民族”聚居區教育資助制度。一是提高省級財政對“直過民族”聚居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學前教育的補助水平;二是把高中階段以上的教育資助擴大到所有類別的學校,并逐步提高資助水平;三是明確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的教育資助以該生該教育階段受教育時間為限,而不能簡單地以2020年全面脫貧的時間為限。

第三,適當推行差別化教育救助制度,對“直過民族”聚居區的非建檔立卡農戶子女非義務教育階段實施教育資助。教育救助制度本身是一個普惠制度,“直過民族”聚居區的發展需要以整個地區全體人的能力提升作為支撐,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費用較高,大多數非建檔立卡農戶難以承受,容易引發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農戶與干部之間的矛盾,不利于貧困鄉村的社會穩定和發展。因此,建議在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的教育資助制度的同時,對非建檔立卡農戶子女就讀學前教育、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以及大專以上學校的,給予低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資助水平的一定金額的資助,從根本上解決“因學致貧、因學返貧”的問題。

(二)建立健全貧困人口利益表達機制和參與機制

第一,健全利益表達機制。健全“直過民族”聚居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益表達機制,拓寬利益表達渠道,并使其規范化、制度化,是有效維護貧困者合法利益和權利的重要基礎,也是其獲得可行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徑。一是建立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的“五共”工作機制。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與群眾共同商議、共同決策、共同建設、共享收益、共擔責任和風險是貧困人口在脫貧攻堅中主體地位的根本體現。各級政府在制定和落實各項到村到戶的扶貧政策措施過程中,應尊重貧困者的主體性作用,建立“五共”工作機制讓貧困者參與到政策的制定、實施、監督、考核全過程中,充分聽取和盡量吸納貧困者的意見和建議,調動農戶脫貧致富、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行參與式精準扶貧。二是要不斷提高貧困者的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村、社、合作社、行業組織等的作用,引導貧困者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自身利益要求,形成國家、社會、個人之見的良性互動機制。此外,要完善立法,加強執法,增加法律援助,為保障貧困農民合法權益提供依據和支持。

第二,提升貧困農戶的社會參與能力。培育和扶持貧困人口的社會組織,提高貧困人口的參與度。目前,能力提升扶貧機制始終是以政府為主導實施和推進,貧困對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尚未充分調動起來。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首先是必須相信貧困人口能依靠自己勞動脫貧建立有效的貧困人口的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更有利于他們參與精準扶貧活動,既能增加貧困人口可利用的社會資本,也能增強貧困人口的自主意識。促使貧困戶互幫互助并相互監督,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資源,維護貧困人口權益。

(三)創新能力建設扶貧資源統籌整合機制

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需創新促進貧困人口能力提升的扶貧資源統籌整合機制,不斷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加快提高能力建設的扶貧效率。

第一,建立完善能力建設相關行業部門間的協同機制。強化各級扶貧領導小組在能力建設方面的統籌和規劃,建立健全農村教育、醫療衛生、農民技能提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社會保障等不同行業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工作推進協調機制,建立各行業部門互為補充和協同推進的內在機制,增強各行業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性、可靠性,提高行為協同度,從根本上突破能力提升供給不足與效率不高并存的困局。

第二,建立完善能力提升扶貧資源整合機制。對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情況最為了解的縣、鄉、村政府作為最重要的資源整合平臺,分類推進并完善資金配置和整合機制。一是要改革能力提升的扶貧資金管理體制,能力提升相關行業部門的資金、項目的管理權也應下放到縣級政府,實行資金、項目、權利、責任“四到縣”,由縣鄉政府根據實際需求自主確定扶貧項目和扶貧方式,給縣鄉政府在資金使用上的自主權。真正做到扶貧資金在基層的整合,提高精準扶貧的針對性和效果。二是要科學制定統籌能力提升資源的規劃,將更多能力提升的行業部門和社會幫扶資源納入到統籌范圍中來,結合“直過民族”聚居區的發展需求,統籌規劃和合理配置能力提升資源,深度挖掘和有序組織全社會能力扶貧潛力,做好幫扶資源與扶貧對象和貧困地區需求的有效對接。三是要推行規劃引導統籌、重點項目主導統籌、獎補資金引領統籌方式,實行跨部門、跨年度、跨層級統籌,實行“大類間統籌、打通使用”的辦法,增強資金使用的自主性和靈活性①林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精準扶貧機制創新研究》,《經濟體制改革》2016年第5期。。

第三,建立能力建設扶貧資源配置的動態化調整機制。切實解決能力提升相關扶貧規劃的預期性與幫扶實踐中的多變性之間的矛盾,建立相關資源配置動態化調整機制,在進行資源配置時要設立一定比例的可靈活配置和動態調整的資源,以及時有效地應對能力提升相關扶貧政策實施出現的突發狀況,以確保能力提升工作做到不斷精準化。

(四)進一步完善社會組織的參與機制

社會組織在云南省扶貧開發中的實踐顯示,社會組織的援助參與到云南貧困地區的教育、醫療衛生、農民技能提升、能力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村社會救助等貧困人口的能力建設中,具有政府組織所沒有的一些優勢,其資源投入是政府的有力補充,積累了豐富的可推廣的經驗,尤其是在尊重農民的實質自由及其提升村級和農戶應該具備的可行能力、實現能力建設扶貧項目的“精”和“準”方面有非常好的經驗,并取得了顯著的扶貧成效,值得在云南“直過民族”聚居區推廣。例如,引進并實現參與式扶貧機制和模式的本土化,尊重貧困對象對項目的選擇和資金的使用方式,多種方式提升貧困對象自我選擇、設計、實施、管理扶貧項目的能力;保證能力建設項目專項為貧困對象服務,特別具有針對性,目標明確;擁有高效率的運作系統和富于獻身精神的項目管理人員和實地操作人員;有效地動員貧困對象的受益者積極參與的機制及嚴格的項目檢查、監督和評估制度。因此,應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政策法規中,進一步完善非政府組織的參與機制,整合并利用好其資源,積極推廣其成功經驗,強化“直過民族”聚居區能力建設機制。

(五)探索建立人力資本投資的長效機制

能力建設機制的目標就是要把人口資源轉變成人力資源或人力資本。只有知識能力與人力資本存量得到相應提升,才能從本質層面解決貧困群體的貧困問題②彭新萬、程賢敏:《脆弱性與農村長期貧困的形成及其破解》,《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第9期。。“直過民族”聚居區需通過能力建設機制來開發和培育人力資本,促進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源或人力資本的轉化,保障“直過民族”聚居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基本可行能力與實質自由,真正地對貧困者賦權,才能根本改善貧困者的貧困狀態,切實阻斷“直過民族”聚居區的貧困代際傳遞,實現“直過民族”聚居區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建議加快研究制定中央和省級針對“直過民族”聚居區的鄉村醫療衛生、農村教育、農民技能提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村社會保障等專項資金的投入保障機制和穩定增長機制,并使之成為一項長效機制,切實減輕“直過民族”聚居區縣級財政的壓力,確保能力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實效。針對“直過民族”聚居區的特殊性以及人力資本轉化的長期性,建議探索“直過民族”聚居區能力建設相關扶貧政策長期化的措施和辦法,即“直過民族”聚居區到2020年以后仍然繼續執行現有的能力建設相關扶貧政策措施,確保“直過民族”聚居區群眾穩定、持續脫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猜你喜歡
機制能力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人大建設(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中國衛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抄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国产自视频| 欧美成人第一页|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a毛片在线| 欧美中日韩在线|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国产视频入口|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色婷婷电影网| 日本国产精品|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亚洲精品va| 国产欧美网站|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美女毛片|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欧美在线天堂|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91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素人在线|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香蕉网久久|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色九九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 97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77777|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91亚瑟视频|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嫩草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另类欧美日韩| 欧美在线国产|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 91国内在线视频|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精品第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