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語“超詞形式”關聯詞語研究述評*

2019-03-03 12:46:32劉華林
關鍵詞:關聯研究

劉華林

(華中師范大學 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9)

一、引 言

復句關聯詞語作為復句中聯結分句、標明分句之間關系的詞語,是反映分句之間內部關系的顯性標志,在復句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在漢語關聯詞語中,有一類比較特殊,如“是因為”“不但不”“總而言之”等。邢福義先生稱之為“超詞形式”(1)邢福義.漢語復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9.,指出它們已不是一個詞,既有跨語法單位的非完整形式,如“不但不”;也有跨語法單位的完整形式,如“正是由于”。以往學界對關聯詞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連詞、關聯副詞等常規關聯詞語的邏輯語義關系描寫、句法位置選擇和搭配情況、功能及語法化等方面,對短語、跨層結構這類超越詞、比詞大的“超詞形式”關注較少,相關研究成果以個案描寫分析為主,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

“超詞形式”蘊含著豐富的理論意義,涉及詞匯、短語、復句、篇章以及連詞、虛詞、話語標記、語體等多個語言層面的問題,是漢語研究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從一個特定角度反映漢語特點和語言共性。“超詞形式”的深入研究,不僅有利于漢語本體研究的發展,而且有利于在對外漢語語段、篇章教學的重難點問題上實現有效突破。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在對外漢語語法項目選擇、各教學階段分布中進行合理安排,以及解決留學生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建議,都是今后研究的主要內容。因此,“超詞形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本文擬對“超詞形式”關聯詞語的研究概況進行述評,從“超詞形式”的概念、邏輯語義關系與搭配、功能、相近形式比較四個方面,以及普通話、方言和古代漢語三個角度進行歸納和分析,以期引起更多學者對“超詞形式”的關注。

二、“超詞形式”的研究概況

到目前為止,國內很少有人對“超詞形式”做過專題性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大多隱含在關聯詞語或者漢語復句研究的論文或著作之中,對“超詞形式”的概念、范圍界定、分類標準等基礎性問題討論較少,這一領域仍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國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連詞,基本上沒有直接研究“超詞形式”這一現象的論著,因此,本文對國外相關研究從略。

(一)“超詞形式”的概念

很多學者已經注意到關聯詞語中有一類超越詞、比詞大的單位,但對其性質的認識并不一致。王維賢等《現代漢語復句新解》(2)王維賢,張學成,盧曼云,等.現代漢語復句新解[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63~64.把分句間起關聯作用的單位,區分為詞匯手段和非詞匯手段,指出“它們是短語”,并認為“已經成語化,成為一種固定短語了”。張斌主編的《新編現代漢語》(3)張斌主編.新編現代漢語[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474.用“大于詞的單位”來概括,認為“如果說、之所以、若不是、不但不、正因為、是因為”等屬于“大于詞的習慣搭配”。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4)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四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2.認為“還是、不是、一方面”等屬于關聯短語。齊滬揚主編的《現代漢語》(5)齊滬揚主編.現代漢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440.認為一部分“習慣用語”在句中充當獨立成分的同時兼具關聯作用,如“一方面、另一方面、總而言之、反之”等。趙恩芳、唐雪凝《現代漢語復句研究》(6)趙恩芳,唐雪凝.現代漢語復句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312.指出在復句關聯詞語中,有一部分能起關聯作用的短語。莫超、雷成全《關聯詞語通論》(7)莫超,雷成全.關聯詞語通論[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17.把關聯詞語分為關聯詞和關聯短語兩大類,其中“與其說、總而言之、要不是、要不然、若不是、不然的話”等屬于關聯短語。邵敬敏主編的《現代漢語通論(第三版)》(8)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69.認為它們是“由固定短語充當的獨立成分”。

邢福義先生在《復句與關系詞語》(9)邢福義.復句與關系詞語[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9~10.一書中指出關系詞語的“單位可大可小,既包括詞,也包括‘語’”,把“如果說、否則的話”歸入“語”,或者是短語詞,敏銳地觀察到關聯詞語中存在著比詞大的單位。邢福義主編的《現代漢語》(10)邢福義主編.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86.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超詞形式”的概念,并把其分為四類:一是帶“說”或“的話”的超詞形式,如“如果說、與其說、否則的話、不然的話”;二是以“是”為基礎構成的超詞形式,如“不是、就是、而是、要不是、若不是”等;三是在反轉性遞進句中跟“反而”呼應使用的超詞形式,如“不但不、不但沒有”等;四是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關聯性插說語,如“這就是說、換句話說”。此外,邢福義、汪國勝主編的《現代漢語》(11)邢福義.汪國勝主編.現代漢語[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82.對“超詞形式”的概念進行了明確地界定,認為“超詞形式是比詞大的單位”。之后,在《漢語復句研究》(12)邢福義.漢語復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9.一書中再次確立了“超詞形式”作為關聯詞語的一個次類的地位,把關聯詞語劃分為句間連詞、關聯副詞、助詞“的話”和“超詞形式”四類,并指出“如果說、若不是、不但不、總而言之”等都屬于“超詞形式”。

目前通行的現代漢語教材和相關著作中,對這類特殊關聯詞語的認識基本可以歸為三類:第一類認為是短語、詞組或固定短語,如王維賢、黃伯榮、廖序東、邵敬敏、趙恩芳、莫超等;第二類認為是習慣搭配或習慣用語,如張斌、齊滬揚等;第三類認為是“超詞形式”,如邢福義、汪國勝等。我們認為,這類成分中很多并不凝固定型,如既有“就因為”,也有“就是因為”,它們不宜看作固定短語;其中的非完整形式如“不但不”,明顯連短語都不是;還有一些四字格準固定短語,如“總而言之”,又不適合定性為“習慣搭配”。相對而言,“超詞形式”這一術語及其界定,較好地概括了這類關聯詞語的共同特點。“超詞形式”是關聯詞語中一個相對封閉的類別,成員數量有限,在形式上是超越詞、比詞大的單位,在功能上具有聯結分句、標明分句之間關系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邢福義先生的劃分,使用“超詞形式”這一概念來界定這類特殊的關聯詞語。

(二)“超詞形式”的邏輯語義關系與搭配

根據關聯詞語這一顯性的形式標志來分析分句之間的邏輯語義關系,一直是復句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超詞形式”的相關研究也較為豐富。邢福義(13)邢福義.漢語復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413.指出以“不但不p,反而q”為代表的“反遞句式”內部混合有“遞進關系”和“反轉關系”,分別套合了連詞框架“不但……(而且)”和副詞框架“不……反而”。王維賢等(14)王維賢,張學成,盧曼云,程懷友著.現代漢語復句新解[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249.認為“不但A,反而B”所表示的意義相當于“不但不是A,而且(而)是B”,即“不但不是A,反而B”,邏輯語義關系是“不但……而且”和“不是……而是”的結合。張健軍、吳長安(15)張健軍,吳長安.“但是”與“卻”的轉折強度[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3).討論了“但是”與“卻”可能存在隱現關系的五個句式,并從轉折屬性和轉折強度兩個角度進行對比,得到了“但是”和“卻”最終的轉折強度等級序列式,即:“但是1+卻>但是1(卻)>卻/(但是1)卻>但是2”。尹蔚(16)尹蔚.“或者說”類有標選擇復句的語義類型及語用機制考察[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把“或者說”類有標選擇復句劃分為“等義近義”型、“概括→具體”型、“絕對→相對”型、程度上的“輕→重”型、“包含與被包含”型、“迂回曲折”型六種語義類型。匡鵬飛(17)匡鵬飛.現代漢語時間復句研究述評[J].長江學術,2012,(3).把“當……的時候”歸入時間復句的形式標記,這與常規關聯詞語不同,形式上更符合“超詞形式”的范疇。

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對“超詞形式”的句法語義、搭配規律和內部構成等方面的認識,一些解釋性研究富有啟發性,為開展其他方向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超詞形式”的功能

“超詞形式”功能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篇章連接、話題標記和構式功能三方面:

第一,連接功能及連貫方式。廖秋忠(18)廖秋忠.現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J].中國語文,1986,(6).是國內較早對復句關聯詞語進行篇章研究的,歸納對比了一些連接成分,將“或者說”“換句話說”等歸為連接成分里的換言連接成分。陸儉明(19)陸儉明.漢語中表示主從關系的連詞[J].北京大學學報,1983,(3).認為“要不是、若不是”是由條件連詞加“不是”構成的短語。王春輝(20)王春輝.“假設性等級”與漢語條件句[J].漢語學報,2010,(4).也指出“要不是、若不是”作為漢語條件句表達違實條件的語法形式,不是獨立連詞,而是短語。陳若君(21)陳若君.“要不(要不然)的篇章連接功能”[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3).把“要不(要不然)”的篇章連接功能分為“逆因性結果、非此即彼性選擇、理解性推論和建議性轉題”四類。張誼生(22)張誼生.“就是”的篇章銜接功能及其語法化歷程[J].世界漢語教學,2002,(3).認為“就是”在近、現代漢語中既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單詞,具有“讓步和解說、遞進和條件、選擇和轉折”6種不同的連貫方式,并討論了與“就是”相關的各種關聯格式。

第二,話題標記功能及演變。如李晉霞(23)李晉霞.論話題標記“如果說”[J].漢語學習,2005,(1).指出話題標記“如果說”是由假設標記“如果說”演變而成的,演變的形式途徑是“‘有+ Np’充當謂詞性小句的假設句”。再如張惟、高華(24)張惟,高華.自然會話中“就是”的話語功能與語法化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1).研究自然會話中出現的“就是”(包括“就是說”)的話語標記功能分為“作為進一步說明解釋的標記、作為修補標記、作為停頓填充詞”三類。李宗江、王慧蘭(25)李宗江,王慧蘭.漢語新虛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收入的很多語篇關聯詞語,如“別說、不過、不要說、反過來、換句話說、緊接著”等,也可以歸為“超詞形式”。

第三,構式功能和構式化過程。主要是基于現代漢語的句法—語義研究,如張滟(26)張滟.“X(連)A都/也Y,更不用說/別說B”框架下的“連”字結構語義—句法界面研究——反觀漢語句法類型與語義類型的聯系[J].外語教學,2010,(2).認為“更不用說/別說”是交互主觀性“梯級項”;周莉(27)周莉.“T 就(更)別說了”及其相關構式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18,(1).研究了構式“T就(更)別說了”中“別說”對整個構式形義的決定作用,通過考察特定詞語“別說”來解釋相關構式之間的關系。也有歷時構式研究,如席嘉(28)席嘉.選擇關聯“不是X就是Y”的語法化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6,(2).考察了超詞形式“不是”和“就是”組成的“不是X就是Y”的語法化來源和形成演變機制,指出“不是X就是Y”表示選擇來源于假設句式中的“非X則Y”。

(四)“超詞形式”的相近形式比較

主要是對相近關聯詞語進行比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超詞形式”與“超詞形式”的比較,這方面的對比研究較少。如曹秀玲(29)曹秀玲.“說”和“是”與關聯詞語組合淺談[J].中國語文,2012,(5).對“X+說”和“X+是”這兩組“超詞形式”之間異同和聯系進行研究,認為“說”和“是”與關聯詞語組合時可以保持“中和”與“有限對立”的關系,同時指出“說”“是”與關聯詞語組合的可接受度與復句關系類型有關,分別是:“轉折關系>因果關系>并列關系”。第二類是“超詞形式”與“非超詞形式”的比較,主要集中在“如果說、或者說、與其說、不如說”等“X+說”類“超詞形式”。李晉霞、劉云(30)李晉霞,劉云.“如果”與“如果說”[J].漢語學報,2009,(4).對“如果”和“如果說”用法的異同進行了多角度比較,認為在非純粹的假設關系中,“如果”用于條件、“如果說”用于轉折更具優勢。周有斌(31)周有斌. 現代漢語選擇范疇研究[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31.將“或者說”與“或者”進行了比較,指出兩者在語義、數量上對于連接項的要求不同。沈威(32)沈威.“與其說p,不如說q”句式辨察[J].漢語學報,2017,(1).對“與其p,不如q”與“與其說p,不如說q”從“語表一語里一語值”角度進行比較,認為“與其說p,不如說q”中p和q是“亦此亦彼的關系”。整體來看,第一類“超詞形式”之間對比分析的研究成果較少,這也造成了學界對“超詞形式”的內部特征、外部功能及其形成機制等方面的認知模糊;目前所見較多的研究是第二類比較分析,側重從邏輯語義關系、句式差異和修辭語用效果等角度進行解釋說明。

從上述研究成果來看,“超詞形式”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角度,除此之外,漢語方言和古代漢語的相關研究中對“超詞形式”也有所涉及,我們順便也簡要歸納如下,以使不同角度的研究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印證。

(五)對漢語方言“超詞形式”的研究

方言角度的研究為普通話中的“超詞形式”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以方言驗證普通話,二者互為補充。如彭小球(33)彭小球.益陽方言有標復句研究[ M].廣州:世界圖書廣東出版公司,2013:226.指出益陽方言中的超詞形式比較多,除了“怪不得、不是、就是說”等與普通話相同之外,還有表示因果的“因之的、咯還之、還不是”,表推斷的“哦就”,表假設的“抑不是、抑不、的話唧”,表目的的“是為噠”等。

(六)對古代漢語“超詞形式”的研究

學者們開始關注一些“超詞形式”關聯詞語從古代漢語發展至今的形成演變動因、機制和過程。莫超、雷成全(34)莫超,雷成全.關聯詞語通論[ 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提及部分“超詞形式”的歷時演變過程,如“甚至于、要不是、要不然”等。江藍生(35)江藍生.概念疊加與構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對稱的解釋[J].中國語文,2008,(6).考察了“果不其然”的形成,指出“果不然”是由“果然”與“不出所料”兩個表示同義概念疊加后整合而成的,四音節副詞“果不其然”是中間插入了“其”。葉建軍(36)葉建軍.“果不(其)然”的形成及其演變[J].中國語文,2016,(2).認為把“肯定形式的確認事實義陳述句式或感嘆句式‘果(其)然’”與“否定形式的確認事實義反詰句式‘不其然乎’”糅合,從而形成“果不(其)然”。張言軍(37)張言軍.“X 來”類關聯詞的形成理據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對“X來”(如“一來”)的形成演變進行分析,認為“X來”是由數詞和語氣詞“來”句法組合而成,形成動因是“高頻使用和詞匯雙音化”。

三、“超詞形式”研究的不足

總體來看,“超詞形式”的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成績,部分研究成果還是非常深入、極富啟示性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超詞形式”研究缺乏整體性、系統性、理論性的思考和探討。“超詞形式”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如何界定“超詞形式”的內涵和外延、劃分研究范圍以及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漢語中到底有多少“超詞形式”關聯詞語?它們之間形成一種什么樣的相互聯系?在內部構成、句法語義、連接功能、使用規律等方面都具有哪些特點?目前尚不清楚。此外,“超詞形式”關聯詞語蘊含著豐富的理論意義,但過去對它們的關注和思考不夠。比如,多數研究者對“超詞形式”和其他類關聯詞語之間的差異缺少清晰地認識。又如,“超詞形式”在整體上是一種連接性成分,但一般大于詞,它與漢語的連詞及虛詞之間又有何關聯?

第二,“超詞形式”研究的廣度不夠。其一,研究重點在“超詞形式”中的典型成員,對非典型成員較少涉及,如上述研究成果中多篇論文集中在對“X+說/是”類“超詞形式”與常規關聯詞語的差異性對比上,而對在反轉性遞進句中跟“反而”呼應使用的“不但不、不僅不、不光沒”、分句之間的關聯性插說語“這就是說、換句話說”等類型的“超詞形式”研究較少;其二,側重于對某幾個“超詞形式”的個案描寫分析,缺少對其中某一類別的系統研究,對大類及類別間整體規律的了解還不夠深入,缺少宏觀視角的體系建構。

第三,“超詞形式”研究視角相對單一。首先,研究多集中在對語義特征、連接功能以及銜接方式等外部功能或形式意義的描寫分析,忽視了“超詞形式”內部構成與外部功能之間的關聯以及“超詞形式”的形成過程和產生機制等角度的考察,如周靜(38)周靜.現代漢語遞進范疇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264.把“不但/不僅不(沒有)A,反而/反倒/相反B”歸為“否定+肯定”反正遞進,但是對“不但不”的內部構成規律和產生機制缺少解釋分析。其次,研究以現代漢語普通話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方言和其他語言中的這類現象關注較少。如“超詞形式”這類超越詞、大于詞的單位在英語中是否存在,方言與普通話中的“超詞形式”之間具有什么樣的關聯,這些都尚有大量空白;再次,只關注了書面語材料中的“超詞形式”,對于口語的關注較少,忽視了對不同語體之間使用差異的比較分析。此外,研究對象多是復句,對句群中的“超詞形式”現象較少涉及。

第四,“超詞形式”應用領域的研究較為薄弱。“超詞形式”的應用研究多隱含在關聯詞語應用研究中,一是計算機語言信息處理方向主要研究關聯詞語的自動標注、搭配模式和復句關聯詞語語料庫的建設等,如沈威、姚雙云(39)沈威,姚雙云.基于規則的復句中的關系詞標注探討[J].福建電腦,2007,(4).、劉云(40)劉云,俞士汶、朱學峰、段慧明.現代漢語虛詞知識庫的建設[J].語言文字應用,2005,(1).,以及尹蔚、羅進軍(41)尹蔚,羅進軍.從“是 p,還是 q”有標選擇復句看合用型關系詞的自動識別[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等。二是對外漢語教學方向主要集中在關聯詞語在語段、篇章教學語法點的選取和編排,以及二語習得研究、語言偏誤分析和中介語等角度的研究,如劉麗萍(42)劉麗萍.留學生對漢語復句中關聯詞語的習得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6).,萬瑩、黃理兵(43)萬瑩,黃理兵.越南留學生轉折類復句習得研究[J].華中學術,2011,(2).等。多數研究成果是從關聯詞語角度切入,直接研究“超詞形式”在應用領域的研究較少。

四、未來發展方向

在借鑒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今后“超詞形式”關聯詞語的研究有以下四個發展方向:

第一,建構出“超詞形式”關聯詞語的完整體系框架。要明確區分出“超詞形式”與其他類別關聯詞語的不同,界定其內涵與外延,確定范圍并劃分類別,這一部分的理論構建是“超詞形式”研究體系化的前提和保障。

第二,重點揭示“超詞形式”內部構成與外部功能之間關聯互動。探討其結構、功能和使用規律,把個案研究、群案研究和對比研究相結合,考察不同類別之間的規律以及大類和小類之間共性和個性,這是“超詞形式”事實發掘的重點和主體部分,前兩部分的研究缺一不可,相互促進。

第三,發展跨語言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模式。“超詞形式”關聯詞語研究應打破傳統描寫分析的單一模式,融入語篇功能研究、認知研究、生成語法、語言類型學研究等多種研究角度。在現代漢語共時平面的基礎上,對某一個或某一組“超詞形式”的形成演變進行歷時追溯,探究其古今意義和用法之間的聯系,以加深對其現狀的認識,進而形成漢語“超詞形式”關聯詞語研究的全新模式和研究體系。

第四,立足漢語本體,加強對外漢語教學等應用領域的研究。在對外漢語實際教學中,“超詞形式”作為語段、篇章銜接連貫的重要手段,是教學的重難點之一,要加強對二語習得者學習影響因素的考察,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建議和教學策略。

五、結 語

本文主要從概念、邏輯語義關系與搭配、功能、相近形式比較4個方面,以及普通話、方言和古代漢語3個角度探討了“超詞形式”關聯詞語的研究概況,從宏觀角度對當前“超詞形式”研究中缺乏基礎體系建構、研究廣度和視角相對有限以及應用領域研究薄弱等問題進行總結,發現已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角度,方言和古代漢語研究相對薄弱。作為特殊的關聯詞語,“超詞形式”不僅內部成員眾多、形式特別、用法復雜,而且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與相關語言現象和范疇之間具有廣泛的聯系。因此,“超詞形式”研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值得研究者們進一步關注和深入思考。

猜你喜歡
關聯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不懼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數“關聯”題的剖析與拓展
“苦”的關聯
當代陜西(2021年17期)2021-11-06 03:21:36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一帶一路”遞進,關聯民生更緊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奇趣搭配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第一色|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综合片| 曰AV在线无码| 欧美精品啪啪| 中文字幕 91|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偷拍久久网|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AV老司机AV天堂| av在线无码浏览| 久久激情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久久视精品|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视频二|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91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黄| 国产第三区|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午夜啪啪网|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97se亚洲综合在线| 欧美一级片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毛片一级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一|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国产91在线|日本| 亚洲最黄视频|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