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博,黃鎖義
(1.右江民族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廣西 百色 533000;3.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高校右江流域特色民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廣西 百色 533000)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教育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事業[1]。推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與進步勢在必行,對醫學教育事業的改革與創新也要緊跟步伐。將其他學科優質的培養模式、教學手段及教學理念引入醫學專業教育教學中使得醫學專業教學在與其他專業教學的互動與交流中不斷進步不斷創新,對醫學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十分有利。CBE是英文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縮寫[2],其含義是以個人能力培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體系。CBE理論的核心是指對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培養,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主設定具體的教學方案,一切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指導進行教學與實踐。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醫學教育國際化的大發展趨勢下,向社會輸出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源動力[5]。CBE理論強調教學的靈活多樣性和管理的嚴格科學性[6],對于醫學專業本科教學而言是具有顯著優勢與意義的。唐定裕[7]學者提出的基于CBE理論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將體育教學緊緊圍繞能力培養與職業崗位能力開展,不僅培養大學生的個性化能力與綜合素質,而且兼濟加強體育職業規則和道德教育。由此可知CBE視閾下的教學不僅能夠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個性化發展,還進一步影響思想與就業,將職業精神職業素養等意識問題傳達給學生,對學會未來的擇業與就業產生良性干預,同時也將新時代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與綜合能力拓展融入教學中。綜上所述CBE理論的植入,不僅放大了學科價值,更是拓寬了學科的開展意義,將理論教學、專業實踐、雙創意識與綜合素質培養四者融入了學科教學當中,充分的發揮學科教學價值,并將學科潛在價值進行深入發掘,為學科教學意義與教學發展拓寬了視野。
醫用化學作為基礎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醫學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奠定理論與實踐基礎,對藥理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的深入學習有較大影響。醫用化學涉及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極具專業性與理論性,經常出現由于學生聽不懂難理解而造成的厭學情緒,故如何在有效的課堂時間提高學生的課堂利用效率與課堂參與度是重中之重。CBE理論在醫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更多的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直接培養、間接影響和潛在能力發掘三部分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能力本位教育。
作為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基礎學科,醫用化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基礎,更要為專業思維的形成起引導作用。CBE理論與醫用化學的有效結合對學生專業基礎能力的培養具有顯著成效,通過教學手段與教學主體的轉換與創新,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與發散思維的鍛煉是十分簡單有效的。另一方面通過醫用化學的實驗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科學研究的操作水平,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便于進一步學習研究專業知識與建立專業知識體系。CBE教育理念為推進醫用化學教學改革的方向與思路提供更多可能,且有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與發展,將學習模范能力與自學能力的的直接培養變為可能,從而實現醫用化學教學手段及教學理念的進步與創新。
在針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模式的研究中,教學模式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模式,關于教學模式的研究討論一直處于核心地位[9-10]。現今社會對綜合素質較強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專業能力與專業素養成為現今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CBE教育理念在許多學科理論與實踐教學中的效果與反饋程度均得到肯定,CBE教學作為現階段先進的教學理念,其本身的全面性與實用性是值得肯定的。通過CBE理論在醫用化學教學的改良與應用,對醫學專業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及臨床職業素質的養成有推動作用,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應用技術手段及各種科學途徑對臨床案例進行研討與分析,鼓勵學生開展交流并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直接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問題研究能力、研究討論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間接影響學生的大局意識、團隊意識與合作意識。
傳統課堂以老師為中心,學生主觀能動性差。CBE教育理念從能力培養出發,將教學、實踐與能力培養三者進行融合,在開展教學的同時將實踐與理論進行相互滲透,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觀念,在此基礎之上突出能力培養這一問題,一切本著能力培養為主,深入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支持學生進行創新型研究與實踐,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引導開展科學研究與自主創業,支持學生的多元化發展,促進專業教學對學生多種能力的發掘與培養。
對于OBE模式下教學的實施,強調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倡導重視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11-12]。CBE理論與醫學教育教學的融合已是勢在必行的,將CBE教育理念用于醫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有助于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及科研水平的進步,亦可推動高校崇尚學術研究的良好風氣。現提出兩種與醫用化學有關的課外有效途徑以開展CBE理念的應用。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是“十二五”期間由教育部在國家層面部署實施,為在加強大學生創業創新實踐能力應時而生[13-14]。醫學作為一門從實踐中進步與發展的學科,需要不斷的在理論與實踐的相輔相成中進行探索與前進。實踐操作需要理論知識的保駕護航,理論知識也需要實踐進行深入理解,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訓練對本科生的綜合能力鍛煉十分有效,在項目申報時對項目研究方向的選擇、項目開展的前景與價值、申報書的撰寫、項目開展所需耗材、資源的采購、突發情況的解決與經費報銷等問題都是對學生團體的考驗與鍛煉,大創項目對學生綜合能力及專業知識儲備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對學生的深入發展與自身建設亦十分有益,且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等新時代教改主流能力培養均有積極影響。
作為高等醫學專業院校,對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培養要求將不斷提高。而提高本科生的綜合素質,提升高校人才輸出的質量,最根本的是思維模式的培養。醫學專業的科學研究需要大量時間和多次實驗才具有科學意義,對學生的耐心、恒心和抗打擊能力都是很好的磨練平臺。通過導師的指導與經驗傳授,由學生自主開展科學研究與實踐,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及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協調與進步都有較好的推動作用。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學習學術論文、研究論文及綜述等多種論文的撰寫,自主學習研究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亦是一次培養與鍛煉的機會。
作為新教育背景下的大學生,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15]。醫學專業知識體系龐大,內容交織復雜不易理解,需要打好專業理論與實踐基礎,以保證后續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隨著新時代高校思想文化與專業能力不斷更新加強,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不斷更迭,為進一步探索有效高質的教學改革手段提供更多方向與可能。CBE理念對于醫用化學學科的教育教學發展起到良性支持作用,在全方位能力培養的通識課兼顧開展創新教育與創業意識的培養,對本科生科學研究與專業實踐大有裨益,同時也為學生畢業后擇業就業與深造提供多種機會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