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記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關系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趙 娜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資源描述與檢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的問世為國際編目提供了新的編目規則和標準,由于RDA提供了很多靈活性的規則設計,因此很多國家為RDA制定了本地政策聲明,以確保本國編目機構實際操作的一致性,目前在RDA工具包網站資源欄上的政策聲明已有8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合作編目項目(LC PCC PS)、不列顛圖書館(BL PS)、德語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以下簡稱D-A-CH AWR)[1]等等。此外,我國《CALIS聯合目錄外文編目RDA政策聲明》已發布在RDA工具包網站上[2]。《國家圖書館外文文獻資源RDA本地政策聲明暨書目記錄操作細則》(以下簡稱NLC PS(FLR))也于2017年12月正式出版,并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國國家圖書館所有外文文獻資源全面實施RDA編目[3]。
與以往的編目規則不同,RDA將“描述關系”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記錄與資源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是書目記錄中重要的關系之一,也是書目著錄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組關系中記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的關系更是重中之重。上述關系能夠得以清晰地描述不僅有助于明確資源與其責任者之間的關系,還有助于完成查找、識別和選擇資源的用戶任務。因此,在多種責任方式之中準確無誤地提供并描述這種關系是每一個編目員在實施RDA編目后需要面臨的重大挑戰。
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外文文獻資源中德語文獻所占比重比較大,并且德語文獻的責任方式也比較復雜。雖然在編目實踐中德語文獻采用的是英語文獻的編目方法,即編目語言是英語,僅在著錄部分使用資源上的語言形式(德語)。但是記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的關系需要根據資源上所示的責任方式進行判斷,有的時候編目員并不能找到適合的與德語語言相對等的英語形式的關系說明語,這時就需要編目員參考德國國家圖書館在該方面的政策聲明和在線書目目錄,并結合我國RDA的本地實施政策,提供最為貼切的關系描述。因此,本文選取與中國國家圖書館德語資源編目工作聯系較為緊密的中國國家圖書館外文文獻資源RDA本地政策聲明(NLC PS(FLR))和德國國家圖書館所應用的德語國家和地區RDA本地政策聲明(D-A-CH AWR),對比分析它們在記錄與資源相關的行為者關系方面的異同,以期為我國德語文獻編目提供更好的指導與幫助。
記錄與資源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的一般性規則對應的是RDA的第十八章,該章節闡述了記錄RDA19-22中與資源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的一般性規則和說明,并提供了相關關系說明語的使用說明。
NLC PS(FLR)針對18.0范圍做出了詳細地說明,對關系的表述方式進行了解釋,列舉了RDA所涵蓋的6種關系類型。針對18.3核心元素,NLC PS(FLR)提出了兩種作為核心元素的關系,①作品與其創作者之間的關系②除創作者外,用于構建代表作品規范檢索點的其他個人、家族和團體。針對18.4記錄與資源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NLC PS(FLR)列舉了兩種RDA記錄資源與責任者之間關系的方法,但NLC只選用了第二種方法,即代表個人、家族和團體的規范檢索點,通過MARC1XX/7XX中的$e的形式闡明關系。針對18.5關系說明語,NLC PS(FLR)規定的本地做法是關系說明語的術語表不是封閉的,如果不適用,可選擇其他標準術語表,也可自擬術語。NLC所有外文資源編目均采用英語形式的關系說明語術語表。若1XX字段的關系說明語是“author”,則不予記錄。
D-A-CH AWR針對18.4.1記錄與資源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的規則給出了詳細的解釋說明,D-A-CH AWR規定即使個人、家族和團體與資源之間存在多重關系,但只記錄一種關系,按照如下順序選取關系類型:創作者、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家族和團體、與內容表達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與載體表現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比如一個人既是著者(Verfasser)(創作者)也是插圖者(Illustrator)(與內容表達相關的個人),那么僅記錄“創作者”層面上的關系即可。針對18.5.1.3記錄關系說明語的規則,D-A-CH AWR規定①不自擬關系說明語,如果在附錄I中沒有適用的關系說明語,或者對于參與者的功能不確定,則將所獲取的關系元素名稱記錄為關系說明語(例如,“創作者”(geistiger Sch?pfer)或“貢獻者”(Mitwirkender))。②雖然D-A-CH AWR18.4.1規定只能記錄一種關系,但是可以記錄多個關系說明語,按照創作者、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家族和團體、與內容表達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與載體表現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的順序予以記錄。③選擇術語表中更確切的術語作為關系說明語,但不能在同一類關系說明語中同時記錄上位類和下位類關系說明語,例如不能將一個人的關系說明語同時記錄為“電視導演”(Fernsehregisseur)和“導演”(Regisseur),只能二者選其一。④在分配關系說明語時不用區分男女形式(說明:在德語中職業名稱分男女形式)。
通過表1可以看出針對RDA第18章的規則兩個國家圖書館的政策聲明主要集中在RDA18.4和18.5的內容上,即記錄與資源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以及關系說明語。對比分析兩個RDA本地政策聲明,主要的相同之處在于①采用代表個人、家族和團體的規范檢索點的方法記錄關系。NLC PS(FLR)明確地提出在MARC21書目記錄中通過1XX/7XX中的$e的形式闡明關系。D-A-CH AWR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在編目實踐中也是這樣操作的。②關系說明語取自RDA附錄I。不同之處在于關系說明語的選擇存在差異,一是術語表,NLC PS(FLR)的術語表不是封閉的,如果不適用,可選擇其他標準術語表,也可自擬術語。但D-A-CH AWR則規定不自擬關系說明語,如果在附錄I中沒有適用的關系說明語,或者對于參與者的功能不確定,則將所獲取的關系元素名稱記錄為關系說明語。二是術語的語言形式,NLC PS(FLR)規定采用英語形式的關系說明語術語表,即RDA附錄I中的原有形式。但D-A-CH AWR采用的與英語形式相對等的德語形式的術語。

表1 中、德兩國國家圖書館關于RDA18政策聲明的比較表
記錄與作品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對應的是RDA的第十九章,該章節闡述了記錄與作品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創作者等)關系的一般性規則和說明。
NLC PS(FLR)針對RDA19.1做出了解釋說明,包括創作者首選信息源的選取位置,選擇信息源的順序以及當存在多個創作者時的處理方法。針對RDA19.2 NLC PS(FLR)著重對視為創作者的團體進行了說明,提出了判斷團體被視為作品創作者需同時遵循的兩個標準,一是團體對作品的產生、發行或者導致其發行負有責任(并列舉出了四種情況)。二是作品要屬于RDA 19.2.1.1.1中所列的一種或多種類別(一共8種類別)。針對RDA19.2.1.3記錄創作者NLC PS(FLR)規定當單個個人對作品的創作責任需要用關系說明語“author”表示,則省略該關系說明語,如果是其他關系說明語,則記錄在100 $e子字段中。當對作品的創作負有責任的個人、家族或團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時,NLC PS(FLR)在規范檢索點的數量上規定了本地做法,針對原始編目時小于等于4個的創作者,第一個記錄在1XX字段,其余的記錄在7XX字段,大于4個的創作者,只記錄前四個。此外,NLC PS(FLR)還對匯編作品、以團體作為創作者的作品等情況規范檢索點的選取規則。針對RDA19.3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家族或團體,NLC PS(FLR)規定如果對檢索重要,也可為其提供7XX規范檢索點,并提供相關的關系說明語,并列舉了與法律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家族和團體的情況以及記錄規則。
D-A-CH AWR針對RDA19.2創作者做出了解釋說明,當創作者超過一個時,D-A-CH AWR的做法是盡可能多的提供這些創作者的規范檢索點,同時也要考慮目錄使用者的需求,也可以記錄全部的創作者。針對RDA RDA19.2.1.1范圍,D-A-CH AWR針對家族作為創作者的情況做出了解釋說明,針對檔案資源(如照片集、書信以及某個家族的歷史文件)家族作為創作者。只有當作品被明確地呈現為是家族所創造時,才將家族視為創作者,通常可以通過諸如“家族”“氏族”等詞語(或者他們的外語對等詞)來識別。針對RDA19.2.1.1.1視為創作者的團體,D-A-CH AWR提出了判斷團體被視為作品創作者需同時遵循的兩個標準,一是團體對作品的產生、發行或者導致其發行負有責任,二是作品要屬于RDA 19.2.1.1.1中所列的一種或多種類別。針對RDA19.3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家族或團體,D-A-CH AWR為團體做出了解釋說明,即當作品來自于團體,但是不符合RDA 19.2.1.1.1中所列的一種或多種情況,這個時候將其視為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團體,關系說明語的選取通常是“Herausgebendes Organ”(相當于issuing body,發行者),如果作品中沒有明確地指出團體是發行者,則用RDA I.2.2中適用的關系說明語,通常選擇“Gefeierter”(相當于honouree,被紀念者)。D-A-CH AWR特別指出關系說明語“Herausgeber”(相當于editor,編者)通常針對個人,因此針對團體一般不使用“Herausgeber”。
通過表2可以看出針對RDA第19章的規則兩個國家圖書館的政策聲明主要集中在RDA192和193的內容上,即創作者(主要是視為創作者的團體)和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家族或團體。對比分析兩個RDA本地政策聲明,主要的相同之處在于①針對RDA團體作為創作者的規則,兩個政策聲明基本上是與RDA的規則相一致的,即團體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團體對作品的產生、發行或者導致其發行負有責任;且作品屬于RDA 19.2.1.1.1中所列的一種或多種類別,這種做法基本上使團體作為創作者的情況得到了統一。②針對這一章的關系說明語取自RDA附錄I。不同之處在于一是NLC PS(FLR)針對記錄規范檢索點的數量進行了本地規定,D-A-CH AWR并沒有對此做出具體數量上規定,而是編目員自行決定。二是NLC PS(FLR)規定當單個個人對作品的創作責任需要用關系說明語“author”表示時則省略該關系說明語,D-A-CH AWR則不能省略關系說明語。

表2 中、德兩國國家圖書館關于RDA19政策聲明的比較表
記錄與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對應的是RDA的第二十章,該章節闡述了記錄與內容表達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編者、譯者、插圖者、表演者等)關系的一般性規則和說明。
NLC PS(FLR)針對RDA20.2貢獻者的核心級別和信息源的選取做出了本地說明,即貢獻者是條件核心元素,信息取自首選信息源,如首選信息源信息不夠也可取自其他位置。針對RDA20.2.1記錄貢獻者的基本說明,NLC PS(FLR)列舉了常見的貢獻者,如編者、譯者、插圖者等,并規定將貢獻者記錄在MARC 7XX字段,并規定了重要貢獻者規范檢索點的選取數量,即以數量三為界,為前三個貢獻者提供規范檢索點,并提供適用的關系說明語。
D-A-CH AWR針對RDA20.2貢獻者的規定是貢獻者為條件核心元素。針對RDA20.2.1.3記錄貢獻者D-A-CH AWR規定僅記錄在首選信息源中出現的且做出重大貢獻的貢獻者。在具有相同職能的貢獻者中,僅記錄第一個或是被特別強調的貢獻者,其他的貢獻者也可以被記錄,這些編目員可自行決定。D-A-CH AWR還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貢獻者類型,即編者、譯者、音樂改編者、表演者等。

表3 中、德兩國國家圖書館關于RDA20政策聲明的比較表
通過表3可以看出針對RDA第20章的規則,兩個國家圖書館的政策聲明主要集中在RDA20.2貢獻者內容上,包括貢獻者的范圍以及如何記錄貢獻者。對比分析兩個RDA本地政策聲明,主要的相同之處在于①貢獻者的定義和范圍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對通過內容表達對作品的實現做出貢獻的個人、家族和團體,包括編者、譯者、插圖者、音樂改編者、表演者等等。②為貢獻者提供適用的關系說明語,關系說明語取自RDA附錄I。不同之處在于NLC PS(FLR)針對記錄規范檢索點的數量進行了本地規定,D-A-CH AWR并沒有對此做出具體數量上規定,而是編目員自行決定。
通過對比分析中、德兩國國家圖書館關于記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的RDA本地政策聲明,可以看出兩個國家圖書館在具體的編目實踐中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針對德語文獻中較為特別的責任方式,德國國家圖書館在相關的關系描述以及關系說明語的選擇方面更加的專指和具體,因此,通過借鑒D-A-CH AWR可以為我國德語文獻編目在記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方面提供以下幾點啟示:
對于德語文獻資源中常見的易判斷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關系編目員可以自行判斷關系類型并選取適合的英語形式的關系說明語,也可以參考德國國家圖書館相關的關系說明語附件,具體參見AH-017[4]。在德語文獻資源中較為常見的關系類型,如作者“Verfasser(author)”、作曲者“Komponist(composer)”、編者“Herausgeber(editor)”、譯者“übersetzer(translator)”等等。
例1:100 1#$aWitz,Wolfgang.
24510$aInternational einheitliches Kaufrecht:
$bPraktiker-Kommentar und Vertragsgestaltung zum CISG/
$cvon Wolfgang Witz,Hanns-Christian Salger,Manuel Lorenz.
7001 #$ aSalger,Hanns-Christian,$eauthor.
7001 #$ aLorenz,Manuel,$eauthor.
說明:例1所表達的是與作品之間的創作者關系,關系說明語為“author”,按照NLC PS(FLR)予以省略,700字段的關系說明語不能省略。
對于德語文獻資源中較為特殊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的關系,并且在RDA原文和NLC PS(FLR)中都沒能找到適合的政策說明,編目員可以參考D-A-CH AWR相關章節的說明,比如D-A-CH AWR 附錄I。在附錄I中D-A-CH AWR詳細的解釋了一些關系說明語的用法和范圍,在與作品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的關系中,比如編劇“Drehbuchautor(scrennwriter)”,D-A-CH AWR規定該關系說明語不能針對劇本的編目,對于劇本要使用作者“Verfasser(author)”,所表達的是與作品之間創作者的關系,而關系說明語“Drehbuchautor(scrennwriter)”僅用于電影的編目,所表達的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的關系。再比如作者“Verfasser(author)”,該關系說明語除了用于對主要以文字表達內容的作品的創作負有責任的個人、家族或團體,有時還用于被視為創作者的編輯者、修訂者“Bearbeiter”。在與作品相關的其他個人、家族和團體的關系中,比如創立者、創始人“Begründer”,在德語文獻資源中“Begründer”通常出現在法律注釋和評注文獻中,以“begründet von”的形式出現,這種情況下將處在第一位的“Begründer”視為作者“Verfasser(author)”予以記錄。在與內容表達相關的個人、家族和團體的關系中,編者“Herausgeber(editor)”也用于與內容表達相關的編輯“Redakteure”和修訂者“Bearbeiter”的關系說明語。
例1:1001#$aK?tz,Hein,$d1935-
24510$aDeliktsrecht/
$cbegründet von Hein K?tz ;fortgef-
ührt von Gerhard Wagner.
7001#$aWagner,Gerhard,$e author.
說明:例1將“begründet von”視為與作品相關的創作者關系,關系說明語為“author”,按照NLC PS(FLR)予以省略,700字段的關系說明語不能省略。
例2:24500$aLehren aus der Geschichte?:
$bhistorische Friedensforschung/
$cRedaktion,Reiner Steinweg.
7001#$aSteinweg,Reiner,$d1939-$eeditor.
說明:例2將“Redaktion”視為與內容表達相關的編者關系,關系說明語為“editor”,按照NLC PS(FLR)予以省略,700字段的關系說明語不能省略。
除上述兩種類型的關系以外,德語文獻資源中還存在一些無法判斷的與作品和內容表達相關的行為者(包括個人、家族和團體)的關系。針對這種情況,D-A-CH AWR在18.5.1.3記錄關系說明語的規則中規定如果在附錄I中沒有適用的關系說明語,或者對于參與者的功能不確定,則將所獲取的關系元素名稱記錄為關系說明語(例如,創作者“geistiger Sch?pfer(creator)”或貢獻者“Mitwirkender(contributor)”)。另外,NLC PS(FLR)也規定關系說明語的術語表不是封閉的,如果不適用,可選擇其他標準術語表,也可自擬術語。鑒于上述兩國國家圖書館政策聲明的規定,在面對無法判斷的關系時,我國的德語文獻編目員是否也可以依照D-A-CH AWR的做法,將所獲取的關系元素名稱記錄為關系說明語,這或許是一種折中的解決辦法,值得編目員們深思和考慮。
例1:
24500$aDie neue Offenheit:
$bWahlverhalten und Regierungsoptionen im Kontext der Bundestagswahl 2013/
$cUrsula Münch,Heinrich Oberreuter(Hg.);
unter Mitarbeit von J?rg Siegmund.
7001#$aMünch,Ursula,$d1961-$eeditor.
7001#$aOberreuter,Heinrich,$eeditor.
7001# Siegmund,J?rg,$econtributor.
說明:例1不能明確“unter Mitarbeit von J?rg Siegmund”中“J?rg Siegmund”與作品的關系,依照前面“Ursula Münch,Heinrich Oberreuter(Hg.)”編者的關系,將“J?rg Siegmund”也視為與內容表達相關的個人的關系,關系說明語為貢獻者“contributor”(這是德國國家圖書館的做法,我國國家圖書館是否也采用這種折中的方式還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