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形成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的黃金階段,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小學語文在提升學生閱讀素養中的作用。通過現代化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實現家庭與學校教育的銜接,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同時,促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加深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最終使學生閱讀素養在小學語文親自閱讀的融合中不斷地提升。
1.親子閱讀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作為小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基礎,開展親自閱讀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和積極性。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是家長與教師的客觀要求在學生腦海中的反映,也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力。小學階段學生更加重視家長的認可,當他們獲得表揚和贊同時會產生內心滿足感,家長對孩子閱讀的鼓勵是學生進行閱讀做好的動力,也是使學生產閱讀需要的基礎,這種鼓勵教育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親子閱讀活動之中。
另外,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閱讀行為會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要重視自身閱讀習慣的養成,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閱讀活動,可引導學生對閱讀角色進行扮演,家長與孩子一共制作角色所需的道具,然后與家長一起進行角色扮演,讓兒童在角色之中體會閱讀故事的真實情景,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同時,鍛煉學生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從而實現進一步激發兒童讀書的主動性和欲望的目的。
2.親子閱讀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習慣
小學時期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也是接受知識的旺盛階段,在這個階段進行親子閱讀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為學生以后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濃厚的好奇心,但是同時注意力很難實現集中。開展親自閱讀活動能夠實現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利用家長為孩子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注意力,長此以往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讀書的習慣。
另外,在閱讀過程中家長對閱讀內容的分析和講解,拓展孩子知識面的同時利于孩子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提升。另外親子閱讀能夠通過讀書氛圍的構建使學生感受到書的熏陶,利于學生將書中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之中,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為以后語文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提供支撐。
3.親子閱讀幫助小學生確立人生方向
親子閱讀是家長與學生共同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首先父母的陪伴會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和滿足感,家長和諧美好閱讀環境的創設,也使學生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并產生對未來學生抱以希望的心理,為學生確立正確人生方向打下基礎;其次,親自閱讀能夠促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利于父母及時掌握學生心理發展情況和內心世界,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性格和愛好,便于家長為學生樹立目標提供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學習理想;最后,親子閱讀能促進學生閱讀素養和品格的提升,在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家長對具有教育作用內容的深入講解,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傳達自己生活和人生經驗,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和知識面,幫助小學生學習到更多優秀的品格和特質,使學生在未來面對學習和生活困難時,能利用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增長閱讀能力的同時又增長人生的閱歷和經驗。
1.結合學生閱讀習慣,合理進行閱讀推薦
親子閱讀是需要家長與教師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要想通過親子閱讀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就要重視閱讀內容和材料的選擇。家長與教師需結合學生閱讀興趣和愛好推薦書籍,這種閱讀參考資料和內容選擇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通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親子閱讀活動之中,從而達到提升學生閱讀綜合素養的目的。親子閱讀書籍推薦工作,需要教師對書籍內容和價值進行考量,可向學生推薦與語文教材閱讀內容相同類型、相同情感的書籍,通過親自閱讀的補充,一方面加深對學生對于教材文章的記憶和理解;另一方面保障閱讀書籍的教育功效,并在無形之中增加學生閱讀量,提升學生閱讀綜合素養。例如教師可結合語文教材《魯濱孫漂流記》這篇文章,向家長推薦《三毛流浪記》《荒漠奇蹤》等書籍,更好地保障親子閱讀書籍的教育功效。
2.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激發學生閱讀欲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組織開展親子閱讀實踐活動,或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互動,增強親子關系的同時提升親子閱讀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采用家長與學生共同背誦的形式開展活動,讓學生與家長進行古詩詞的背誦競賽,提升學生在閱讀活動的中的參與度,提升學生熱愛閱讀的素養。例如,教師安排家長與學生背誦課本中古詩詞《迢迢牽牛星》,家長和學生進行詩句的輪流背誦,五秒內能夠接上句內容繼續背誦得一分,反之扣掉一分,背誦完畢后得分多的一方獲勝,這種與家長相互競爭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對學生閱讀素養和能力提升具有積極意義。為更好地保障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教師還可以采用邊讀邊唱或拍手打節奏的方式,提升親子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親子閱讀的魅力,從而投入更多精力在親子閱讀之中,實現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升。
3.家長進行睡前故事導入,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睡前故事是親子閱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大部分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通過睡前故事的講解,培養學生優秀的品格和素養。比如,烏鴉喝水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孔融讓梨培養學生謙讓的品質,從烏鴉反哺故事中,讓學生學會感恩之情,家長睡前故事的導入能夠使學生在更具效果的親子閱讀中實現閱讀素養的不斷提升。從教育角度探究,家長睡前故事的導入能夠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課程內容打下基礎,將語文教材閱讀內容與睡前故事相結合,不僅能豐富語文閱讀教材內涵,還能實現語文課程閱讀作品中優秀的素養的滲透,增進家長與學生親子關系和感情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知識的積累和沉淀,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對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總之,親子閱讀作為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有效融合家庭教育和學習教育的特征,對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小學生閱讀能力和素養是語文教學重點培養內容,因此,將閱讀素養的提升滲透在小學親子閱讀之中是最具成效的方法,既能夠實現學生閱讀的教育,又能實現學生綜合閱讀能力和語文閱讀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