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俠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甘肅 蘭州 730101)
攝影離不開光,有光才有影,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攝影的過程就是對光和影的創作過程,運用光與影形成各種不同的藝術造型,是成功攝影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太陽光是常用的自然光源,為了獲得更好的攝影藝術效果,攝影師們經常會采用燈光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通常意義上的攝影可以通過自然光線環境實現,而專業的攝影藝術造型則需要配合不同類型光線的合理運用,形成不同的光影形象,以此來表達攝影師的情感。光和影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所以光的運用是攝影藝術中最為重要的內容。
攝影的過程是利用鏡頭記錄和表現事物的過程。通常情況下,運用攝影技術本身并不能達到對藝術創作的完美詮釋,只有在足夠的外部環境以及相關媒介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攝影藝術,形成真正攝影藝術作品。攝影師不僅要用鏡頭表現真實的事物,而且需要通過照片的形式將事物表現出來。同時,攝影藝術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內涵,在照片拍攝過程中,運用不同的創作手法可以形成不同的攝影藝術作品,向觀眾展示攝影師的內心情感,所以攝影也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記錄性特征。
光是人們視線可見的一種亮度,當光線照射在某個物體上時,會在物體表面和周圍形成不同的反射區,人們通過反射區的形態判斷光的照射方向,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的光線也會表現出不同的亮度。攝影師在拍攝時也會利用光線的明暗、冷暖變化或者位置移動而形成不同風格的攝影作品,光線對于攝影效果的影響是客觀的,其產生的抽象價值也帶有一定的相對性。
角度不同的光線,會形成相應的陰影,而陰影會受到天氣、環境、季節等因素的影響,當這些影響因素作用于攝影藝術時,就會對攝影造型作品產生較大影響,同時也為攝影家的藝術構思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
從本質上講,光線是具有軟硬之分的。硬光指的是通常情況下直接照射在物體上的光線,沒有其他事物的遮擋以及折射,如太陽光、閃光燈、照明燈等。硬光在照射在物體上時會形成充滿立體感的陰影對比,但不是所有的物體都適合硬光照射,如拍攝人物的皮膚、花朵時,如果有強烈的明暗對比就會顯得十分粗糙,無法體現畫面的美感,所以對于這種情況通常運用軟光進行拍攝。所謂軟光,就是一種柔和的、沒有明顯投影的光線,比如陰天環境下的光線條件,柔光箱的光線都是典型的軟光。軟光一般不會直接照射到物體上,所以在攝影時不會產生強烈的敏感對比,整個攝影造型藝術也顯得十分柔和,所以需要正確區分硬光和軟光的拍攝條件,選擇合適的拍攝環境,才能獲得較好的拍攝效果。
優秀的攝影師通常都具備較強的光線運用能力,他們可以根據攝影造型藝術的要求,運用直接的或者反射的光線做襯托,進行攝影藝術作品的創作。光線的合理運用,可以在攝影藝術造型中形成不同的意境和旋律,人們通過攝影作品可以讀到攝影師的內在情感。同時,在攝影藝術中可以運用不同的光線形成遠景和近景的不同場景,構造出不同的情境,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在攝影藝術創作時,需要通過攝影作品表現事物本身以及其所處的環境,這時要根據攝影作品的主題對光線進行必要的處理,運用光線的遠近、冷暖、明暗變化塑造不同的環境和人物形象,以此來增強攝影作品的層次感,增強其藝術效果。在攝影藝術創作中光的效應主要表現為:一是照明作用,用光線的作用增強攝影空間內的光線強度和亮度;二是造型作用,運用光線的明暗調整在事物表面形成不同的陰影區域,增強事物的輪廓感;三是意象作用,運用光線的改變表達攝影主體的變化情況。在攝影藝術創作中,通常需要根據光線的使用質量對攝影作品進行深入的觀察和判斷,好的攝影作品不僅要真實的表現出拍攝的物體,更要讓觀眾感受到來自攝影師內心的情感表達,在畫面、形式、構圖、意境等方面都可以作為打動觀眾的要素,而這一切都需要以光線的科學運用為基礎。所以攝影師在進行攝影藝術創作時,不僅要自己感受到光的存在,更要靈活利用光線,將其運用到攝影藝術創作中,通過光線的角度、照度變化形成多變的攝影藝術作品。
攝影藝術也是一種造型藝術,通過光線的造型作用可以增強攝影作品的層次感。攝影的過程是將物體重新還原的過程,需要將光線作為傳播媒介,利用光線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渲染,再通過光線明暗的變化烘托攝影師內心的情感,這些都是光線表現力的直接體現。
光線的變化對攝影造型的藝術效果有著較大的影響,攝影師在進行攝影藝術創作時,一般可以通過順光、逆光和側光三種方式進行搭配使用。順光攝影可以增強被拍攝物品表面受光的均衡性,可以全方位展示物體的質感,但是順光不利于表現事物體的層次感和空間感,所以對于物體數量較多而且空間感較強的攝影,一般不使用順光。逆光在攝影藝術創作中通常用來烘托環境或者表達空間的深度,具有很強的空間透視效果,有效的利用逆光可以增強物體的輪廓感。需要注意的是,運用逆光烘托主體時,如果需要主體事物的特寫則需要采用適當的補光,這樣才能清晰的表現出物體的輪廓,否則全部在逆光環境下的拍攝將無法體現拍攝物體的主次。側光具有最強的表現力,可以同時實現物體受光面與明暗面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畫面和豐富的層次感,一般在景物拍攝中運用側光可以很好的展示出物體的立體空間感,是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攝影師心目中的理想光源。
晴天的太陽光線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而改變著入射的方向、角度和光線強弱,能在攝影造型中體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在早晨和傍晚的時候太陽高度較低,入射角度大約是15°,這個時間段光照強度小、光線柔和,照射景物的受光面積較大,與陰影部分形成明顯的反差,在這種光線條件下,采用逆光或側光拍攝,可獲得比較明顯的光線透射感,塑造富有詩意、溫馨的攝影造型效果。中午之前,太陽光線的入射角度在50°左右時,由于光線入射角度適中、光線方向性明確、亮度適中、拍攝畫面清晰造型效果好,這是一天當中的黃金拍攝時段。多使用順光和側光進行拍攝,順光拍攝景物的優點是主體正面受光均勻、明亮醒目,畫面柔和。正午時分的太陽光基本是垂直照射到地球,入射角度在90°左右,此時光線明亮,物體頂部受光面積最大,畫面明暗反差大,透視效果差,景物形成的層次感和立體感相對較少,因此除了特殊的攝影要求以外,很少有攝影師利用這種頂光的方式進行攝影藝術創作。
陰天的光線是方向性不強的漫射光,其光效比較柔和,照明效果比較均勻,不會形成明顯的明暗反差,具有較豐富的影調和色調層次。在這樣的光線條件下,可利用天空和被攝物體在亮度和色彩反差上的對比,或使用適當前景遮擋等技巧進行拍攝,可獲得畫面上理想的影調層次和色調效果。
雪天景物的光線反差很大,一般多采用側光、逆光或側逆光拍攝,陰暗部分最好用閃光燈、反光板或利用周圍環境中的白色反射物等進行補光。
雨天的光線受雨水和水汽、霧氣的影響,景物影像朦朧,若隱若現,光線柔和反差小,色彩濃淡有致,畫面具有特殊的氛圍和意境,尤其是拍夜景,色彩更加生動。拍攝時可利用地面積水造成景物倒影,增加畫面趣味性。但要注意,由于雨天光線復雜多變,應注意地面雨水反光對曝光的影響。
在室內人像攝影中,大多利用現場光進行拍攝,主要包括自然光、反射光、室內燈光等,其中自然光常被用做主要光源,在拍攝中,散射光是室內人像的理想選擇,可很好地表現畫面的立體感,對細部層次的表達也較為理想。具體應用中如果要表現較為完整、鮮明的人物形象,突出眼神光,可讓被攝者正面朝向窗口,利用順光拍攝。人造光相比自然光更具有靈活性和可創作性,特別是在商業廣告商品的拍攝中應用居多,畫面更有質感,攝影師可根據拍攝意圖通過對拍攝時主光和輔光的配合應用,拍攝出理想的攝影作品。
綜上所述,對光的正確認識與合理運用是增強攝影藝術效果的重要途徑,在攝影藝術的創作過程中,需要借助光線實現不同的光影造型,體現攝影作品的美感。光對生活和攝影都有重要的影響,藝術來源于生活,對于攝影師來說,創作的靈感大多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觀察和探討光的不同表現形式,將其運用到攝影藝術創作中,形成具有創造性和充滿藝術感的攝影造型作品,感染觀眾,提高攝影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