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書欣 王 曉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長春財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自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后,國內各行業通過各種平臺和方式積極展開融合機會。而在教育行業中“互聯網+高校”實施之后,將會影響高校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學生的學習生態環境,還是教師的管理質量環境,都必需要求無誤化或誤差最小化,從而達到在學校中教師和學生隨時,隨處工作學習的目的。高校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借鑒大數據的整體分析模式,從學校發展包含教學時間,教師發展等等的各個方面,不斷的改善和創新質量管理工作,為實施和完善學分制奠定相應的基礎。
成績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治學質量,影響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和普通高校實施完全學分制背景下,如何有效應對“互聯網+”對成績信息安全帶來的挑戰,有效對接學分制改革帶來的動態置換,有效滿足及時、精準、高效的成績信息服務保障需求,成為新時代賦予高校新的命題。下面根據高校發展實際情況給出成績管理系統的示意圖,其中這里分為三個部分,學校的外部和內部環境以及互聯網的建設:
在此,結合成績管理系統中的相應幾個部分,從人員選配、安全防范、輔助教學、保障學業及互聯網建設五個方面,談談怎樣做好和提高高校成績管理工作。

目前,各高校成績管理基本依托互聯網+數據庫的集成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數字化管理和無紙化操作,為成績開放與共享提供了平臺;跨國合作辦學、跨校交流互學、跨年參軍復學、跨專業實踐教學等新型培養模式數量激增,慕課、網課、微課等新的學分獲取途徑橫空出世,促使成績管理工作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從被動應對向主動作為轉變,從低端簡單重復勞作向高端信息挖掘應用轉變,倒逼高校必須突破傳統狹隘思想觀念的束縛,選配成績管理人員必須從過去單純注重人品向要求能力素質全面過硬轉變,具體來說就是要具備遵章守紀的思想理念、廉潔自律的道德品質、辯證統籌的科學思維、駕馭語言的開發能力、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其中,對駕馭計算機語言進行海量數據管理和信息挖掘能力的依賴程度將隨著校園信息化的不斷深入而逐漸增加。
互聯網+數據庫的介入,在提高成績管理效率的同時,相對開放的系統環境也給成績信息安全帶來了問題隱患,必須采取“軟硬兼施”的防范措施。在“硬”防護方面,可通過采用加設防火墻等硬件設備,實現物理隔離;開發加密狗,進行專機IP 綁定,并不定期更改各類密碼。在“軟”防護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填報成績簽字制、更改成績審批制、評定成績檢驗制、登記成績復核制,施行教務處專人互控管理、院(部)分級督導管理、系統開發公司技術管理,搭建并規范各管理模塊之間的聯系,如增加院(部)成績更正需經教務處審核把關環節,院(部)二級管理機構對更正憑據進行編號和照相管理,教務處對歷史憑證進行掃描后數字化保管等,切實建立起縱向到底不間斷、橫向到邊全封閉的成績管理安全責任網絡,逐步實現由人控向機控的轉變。
一專多能的人才需求導向進一步拓寬了專業培養口徑,對實用創新能力的注重異化為實踐教學比例大幅提升,彈性學制和開放式辦學批量產生學分置換異動,教育改革創新必將引領成績管理換擋升級,充分發揮其對教育教學的輔助支撐作用。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國家方針政策、學校發展進階、學生成長就業等建立健全一系列完備配套的成績管理規定,形成具有較強針對性、操作性、規范性、科學性的成績學分轉換制度。在校際交流培養方面,要緊貼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交流形式、課程體系差異,明確成績和學分互認的要求和條件,科學制定學分認定辦法。在參軍復學方面,要區分是否進行專業調整及入伍期間軍政素質表現,對復學后思政及體育課程成績給予適當政策傾斜;在實踐教學方面,要根據理論知識運用情況、創新創業能力素質構建情況,放權培養單位給予成績置換認定。此外,還要科學配置日常各教學環節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權重,發揮好成績助推教學的驅動作用。
在做好日常成績管理工作基礎上,堅持定期備份系統成績數據,建立常態化核查制度,一般每月或批量錄改完成后,導出系統數據變更情況,與存儲的數字化更正單進行比對,確保成績準確無誤。設立中期成績審核制度,依據現行人才培養方案,組織各培養單位制定各專業成績核對單,經教務處審核后,采用學生自查、教師抽查、機關復查的方式,重點核對各科成績所屬課程類別、模塊、成績、學分及獲取方式等教務管理系統中的成績信息是否準確,突出抓好學分異動人員成績監控,提前著手做好臨近畢業大四學生成績審核工作。期末放假前,利用SQL、ORACLE 等數據庫開發語言,篩查低于規定的平均學分績點、必修課補考(重修)比例接近危險閾值、本學年累計掛科數量臨近留級(降級)狀態等信息,對落后學生進行警示,引導他們利用假期自主學習,實現成績管理質量和服務效益的雙盈。
高校互聯網建設系統主要由相互關聯的子系統組成,不同的人員按照相應的職責采用不同的子系統。從目前來看,國內還沒有一個標準的信息系統平臺,雖然有一些軟件和設備公司開發了相關的教學、教務系統,但是由于科學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已有的系統可能遠遠達不到實際的需求和標準,影響諸多的教學環節,譬如數據傳輸的不準確,不及時,過度的擁堵、過度的負載造成系統崩潰。為此針對上述發生的種種問題,不論是學校,還是相關企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等資源,加強調研,發展技術,有針對性的設計和完善一個功能全面的,操作簡單的成績錄入系統,從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最有目標。
當前,各高校正推進以本為本、落實四個回歸育人工程,更要充分發揮好在“互聯網+”和完全學分制的背景下,在本科教育成績管理工作下引領回歸課堂、開展課堂革命、規范教學秩序、優化教學方法、反饋教學質量、端正教風學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更新用人理念,注重安全防范,健全規章制度,搞好服務保障,不斷提高成績管理水平,在新的形勢下開創具有特色的助推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