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瑩瑩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學報是屬于信息含量高、情報價值大的一類期刊,而期刊作為學術研究的主要載體,是創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板塊。自1989 年以來,我國的學報編輯出版學理論由各個高校的文科學報編輯而來,由此理論也反映了我國在學報編輯理論與研究方面的成果,受到學報編輯學界的廣大關注,對學報編輯有著一定的價值,引起較大的學術影響。但是隨著社會學術風向的改變,我國的學術文稿數量呈直線上升,會出現學術瑕疵與學術不端的情況,隨之帶來的是撤稿事件的白熱化,而學報編輯如何正確的認識撤稿和如何規范撤稿流程是學術編輯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對于學報被撤稿之后,就會對文稿所涉及到的領域帶來一定的影響,進而會間接影響到我國的整個學術的風氣,而作者作為文稿的主要撰寫者,其個人素質會影響到文稿的質量。因此,結合我國目前學報的整體狀況,加強對撤稿的正確認識,剖析撤稿流程,加強撤稿的重視程度,維護健康、誠信的學術環境。
雖然說現在大部分的學術論文在發表前都會經過同行或者雜志社的審核,并且論文審核者會提出修改的意見,進而提高論文的整體水平,但他們并不知道文章的來源是否真實,所得的數據是否是自己的研究所得,所以避免不了論文上的造假與真實性,從而會出現大規模的撤稿事件。撤稿的定義,不同人的視覺下對學術文稿的定義范圍不一樣,進而會探討出不同的結果。大致的撤稿導向就是指在期刊已經發表過的論文,對其取消此論文的發表權利,是一種常規的程序也是期刊的主要職責之一。在此之前已經有過不少對論文撤銷的規定,大部分的是對科學文獻數據庫、學術機構等該對怎樣的論文進行撤稿的程序、在對論文撤銷時的標引方法等方法進行了硬性的規定。在COPE 出版的《撤銷指南》中規定,如果一篇文章在數據造假、數據錯誤計算或者是實驗錯誤等明確證據的不可信;要么是該文章在其他的期刊中已經發表過,但是沒有被適當的進行引用、許可;或者是該文章不是出自作者之手,屬于剽竊作品;另一個是該篇文章含有不符合倫理道德的研究,以上的情況都屬于可撤銷的文章。撤稿的方式是期刊通過撤稿聲明的方式進行反饋,其是在提醒與警告作者論文本身的可信性,其目的不僅僅是讓作者意識到學術的專業性,更是對我國學術科研可信環境的維護。
在已經發表的論文中存在著非常嚴重的錯誤、嚴重失實、或者是剽竊他人作品等行為的,當事情嚴重到無法以勘誤聲明來解決時,需要進行撤稿處理,根據《撤稿指南》與相關期刊的規定,以下的情況都要進行論文撤稿。
論文的學術不端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數據偽造或錯誤。學報是嚴謹性非常高、專業性很強的學術研究,當需要大量的研究數據作為學術支撐的重要條件時,因為作者的疏忽或者是數據處理不當,從而得出的數據不符合研究的依據,導致該文章的結論與研究不可信;另一個是直接根據他人數據的規律進行數據的偽造,對該文章的研究不切合。此類的學術不端是對讀者和社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因此在被編輯發現時,就會對該文章進行徹查,符合偽造事實時進行撤稿處理。②重復發表。有一部分作者為了完成學術任務,在沒有得到首發期刊的同意下,作者私自將論文數據甚至是整篇論文在另外的期刊進行發表,或者是將論文換一種語言形式再次發表,造成一稿多發的情況,這是屬于論文濫發的情況,不僅僅對期刊造成影響,而且違背了我國論文發表的法律法規,使我國學術界形成失信現象。③學術剽竊。學術剽竊是學術不端中最嚴重的行為,也是論文被撤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作者功利心太強,而自己的學術水平又達不到要求,從而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對他人的學術成果采取剽竊。在對現有研究成果使用前,要對引用的內容、數據與結論進行引用標注,當經核實為惡意剽竊時,無論是怎樣的解決與怎樣的態度,都要對此類情況的論文稿進行撤稿,并且要嚴肅處理。
在對文稿進行審稿時發現稿中存在的倫理性問題,各式各樣的都有,例如學報有一種形式是學校官方介紹學校的方方面面的報紙,對于此類的文稿內容要積極向上,不應該出現對社會的批判與惡意抹黑的現象。還有,為了使文稿的通過率提高,添加虛假的同行評委,而文稿虛假同行評委的修改是國際出版社在近幾年內主要進行文稿撤稿的原因,一些作者利用為了滿足文稿需要審稿專家的推薦,從而故意性的虛擬同行審稿專家,這無論是國內或者是國際都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編輯部決定著文稿是否需要撤稿。撤稿是一件非常嚴重的學術誠信問題,其與刊登關注、更正聲明共同維護著學術社會的誠信,也是其重要的維護措施。關于撤稿的決定權,學報編輯要正確的理清其中的關系,弄明白怎樣提出撤稿,最終如何發表撤稿聲明。撤稿的決定權在學報編輯部里,其可以根據事實來決定改文稿是否需要退稿,當然,會有些時候的期刊擁有者也可以集體簽署撤稿聲明,而另一種情況是有些作者會對文稿所屬機構提出撤稿申請,但最終的決定權仍然是由學報編輯部,面對事實證據確鑿而作者拒絕撤稿者,編輯部可強制進行撤稿決定。
一篇文稿的署名作者大部分情況下是以多個的形式出現,因此會在作者內部對文稿的是否發表具有爭論,當此情況發生時,不能以署名作者的內部爭論來提交撤稿申請,如果作者擁有真實、恰當且合理的證據,可以提供給編輯部,編輯部可通過多證據可信度的審核,然后發表有關作者署名的更正聲明,但這是不必要的爭議,編輯部應該避免出現此等爭議。還有在署名作者里,有一些作者要求撤稿,有一部分不同意撤稿,這類情況不歸屬到編輯部處理,需要署名作者內部處理,等其內部討論出結果,編輯部在發布作者署名更正結果,如果作者內部討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先發布一個關注聲明。
撤稿聲明是撤稿的主要傳達形式,是維護學術良好氛圍和治理學術不端的主要途徑之一,對需要撤稿的發表撤稿聲明,不僅可以提高文稿所在期刊的學術誠信名譽,也可以將不良的文稿進行終止,避免其一直錯誤的流傳下去,凈化學術氛圍,避免學術不端的行為愈演愈烈,但目前對撤稿聲明沒有明確的規定,對其發表和撰寫沒有規范化,因此,在進行撤稿聲明的撰寫時,要注意規范以下幾點:規范撤稿聲明的內容與格式。在撤稿聲明中,其題名要包括被撤稿論文的題名,只要是期刊、年、卷(期)、起始頁碼,讓人能清晰明確的看到。撤稿聲明的撰寫主體需要具體表示,其可以是文稿的署名作者或者是作者所在的單位名稱等,并且根據主體內容的不同而進行格式的改變。對于在對撤稿聲明進行刊登時,應該在期刊的所有版面上進行刊登,并且要包括印刷版與網絡版。
對于學術研究不是特別深入的人來說,不能夠輕易的分別出有問題的文稿或者已經被撤稿了的論文,處于此階段的作者,往往會忽略撤稿聲明的存在,而對已被撤稿了的論文進行參考與使用,這會形成一個連鎖的反應,將會在錯誤的基礎上將錯誤一直傳遞下去。為了避免此情況的發生及擴展,撤稿期刊單位要持續的關注被撤稿的論文,而不僅僅是發表一個撤稿聲明,還要與數據庫加強溝通與聯系,完善撤稿的流程,進而讓人們對已被撤稿的論文能更加簡明的識別出來。具體方案是可以將已被撤稿的論文與數據庫進行合作對比,將其在數據庫以撤稿的專有形式出現,并其期刊要將撤稿論文置頂于刊物最顯眼的位置,要詳細注明該論文被撤稿的原因,從而保障學術的可信度,提高撤稿的透明度。
編輯部主要是在期刊出版社里負責撤稿工作上的統一審核,但是由于期刊之間的不了解性,和再學科上出現交叉性與復雜性,期刊出版社里的編輯人員水平可能在某個領域達不到非常專業,不滿足對不同學術研究成果的分析。在此問題的思考之下,也為了能對撤稿流程進行規范化,需要成立一個專業性強的撤稿評審委員會。在接到文稿被舉報或者審核時發現問題時,要對文稿進行反復的核查,由專業的評審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分析該文稿是否是存在需要撤稿的因素,從而保證了審核的公平公正,既能防止不良學術風氣的擴散,也可以避免不良舉報行為的發生。
編輯是學報的鑒定者與維護者,正確理解撤稿的真正內涵是非常有必要的,發現撤稿流程上的問題,拓展自我思維,提升內在實力,提出新的解決方法,從而完善學報撤稿的規范化流程,為建設新學風的學術進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