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海
摘要:我國電力行業隨著電力需求的增長而快速發展,電力輸送網絡系統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大大增加了輸電線路運檢管理工作的難度,而且隨著傳統的輸電線路運檢管理模式落后于輸電網絡的發展速度,導致輸電線路運檢過程中很多隱患未被發現,為電力輸送網絡的安全運行帶來了極大影響,所以對輸電線路運檢管理的改進和完善,是電力系統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都應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輸電線路運檢管理;運檢精益化管理;電力系統
一、輸電線路的精益化運檢管理原則
1.1合理性的原則
電網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輸電線路的管理工作也非常復雜,因此在應用這種管理模式時應該確定目標層和工作層,對輸電線路的各個環節進行合理分析,并制定科學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最終得出一個合理結論。
1.2全面性的原則
精益管理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因此要把全部因素納入考量的范圍之內,在輸電線路的管理中,設備因素、外部環境因素是一方面,人為因素、團隊建設因素又是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提高管理的質量,就要把內外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慮。
1.3完整性的原則
由于精益管理是對所有環節進行集中管理,因此在實際管理中很容易出現相互交叉的情況,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管理者要對兩個要素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如果二者有內在的邏輯機構,要把二者放在一起進行管理。
1.4可行性的原則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精益化運檢管理對電力企業的輸電線路管理具有適用性,但是如果電力企業發生了變化,或是輸電線路的實際情況和管理模式相違背,就要轉變傳統的精益管理思維,進行模式更新。
二、影響輸電線路運檢管理的因素分析
2.1電力系統因素
當前,電力系統的輸電線路己經存在信息管理系統平臺,但信息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系統在進行信息收集和聯動時水平較低,信息條目會有缺失現象,且系統所計算出來的數據存在極大的偏差,這就使得巡檢人員不能根據系統中的多種參數進行合理計算,從而無法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此外,由于數據存在漏洞使得數據庫不完備;很多數據在調用時都無法找到相應的管理記錄。而且數據之間關聯性差,通過人力調動還需要人工進行相互的調動,浪費資源且耗時耗力。由于當前電力系統己趨于規范化,更是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這些種種困擾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2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分為系統管理和人為管理,系統管理是指不能夠很好的調用數據庫,執行度差,無法對輸電線路現場作業進行流暢操作,并將數據反饋給系統。人為管理是由于員工在工作分配與利益分配方面出現不均,從而使得員工出現消極的心態,精神注意力不集中難免會使得工作中出現漏洞。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會對系統的后續操作產生不良影響,運維的數據失真,管理者無法做出準確的運維決策。
2.3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涵蓋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工作人員缺乏職業素養,責任感不強,技術有待提高及專業指導存在問題等。在對輸電線路進行檢修時,這些疏忽會造成輸電線路存在安全隱患,有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嚴重惡劣的影響。此外,輸電線路的精益化管理在信息存檔環節需要人工手動完成錄入,如果出現操作失誤會使得之后的思維決策出現明顯的誤差。這些也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并會產生各種費用。而這些問題發生若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處理,就會給輸電線路的運檢管理工作順暢進行。
三、輸電線路精益化運檢策略
3.1創建輸電線路基礎數據庫系統
要想實現輸電線路運檢的精益化管理,就必須創建一個數據庫系統,依托于該數據庫系統來為輸電線路的運行與檢修提供數據和參數,數據庫一般涵蓋以下方面的信息,例如:桿塔信息、輸電線路的技術信息、運維檢修信息、桿塔所在
地的環境信息等,通過創建一個輸電線路路基數據庫系統,依托于這一系統能夠達到多重目的,例如:科學地分析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電氣設備的使用周期、預測系統可能出現的問題等。輸電線路鐵塔該數據庫系統之間創建鏈接,從而科學又準確地定位電力系統中的任何線路、設備與桿塔等,掌握技術參數,以及對應責任人,這樣就能各負其責地檢修。同時,也要創建合理的條目新增機制,結合信息數據的總體特征,客觀形勢等來適度地增設數據條目,借助科學的電力審核技術來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數據庫系統,從而提高數據庫的信息化水平,這樣就能充分依賴于數據庫來對輸電線路運檢進行精益化管理,提高其運維管理水平。
3.2精益化系統管理
利用搭建輸電線路的方式來實現電力輸電線路的專業化管理方式,對管理風險進行評估,結合輸電線路的巡檢結構和線路維修時監控系統強化電力企業輸電線路的管控力度。同時,電力企業還需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以及風險意識,不斷提升電力企業輸電線路的精益化運檢管理水平,確保整個電力企業的輸電線路可以長期處于安全運行的狀態。為了對電力企業輸電線路進行規范化管理,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需要按照設備和線路具體情況按照管理制度的標準進行管理。通過不同的方式,比如管理決策思維、技術明細、運檢信息等數據,從而實現電力企業輸電線路的精益化管理。同時還需要逐漸簡化電力系統運檢管理系統,從而增加不同數據之間的聯系,進而幫助電力企業的管理者做出更加準確的決策。對于電力企業而言,精細化管理系統不但能夠促進輸電線路的順利運行,還能夠對運行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并及時發現和解決相關問題,避免對電力系統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3.3檢修現場的精細化管理
制定嚴謹、細致的檢修計劃,具體覆蓋到:月份、星期、天等,精細化的檢修計劃確保檢修質量。采用月度檢修工作計劃,參照所發放的月度停電計劃,預先安排任務到具體的班組,使他們能夠做好準備工作,同時,采取檢修報告管理制度,預先發放檢修報告,其中指明檢修項目、內容、技術標準、安全舉措、責任范圍等,指出檢修難點,并提供具體的工藝方法,積極實現檢修標準化作業。同時,還要實行檢修班會制度,也就是任何一項檢修工作開始前,結束后都要針對檢修工作做出精細化的部署與總結,通過前后周密性的計劃與安排,來確保檢修精細化管理質量。
3.4引用現代化設備
基于精益化管理目標,開展輸電線路運檢工作,要做到全面、高效。為滿足智能電網安全運行的要求,要積極引用現代化運檢設備,提高輸電線路運檢效率。以某電力公司為例,在開展220kV輸電線路運檢工作時,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使用無人機,攜帶360度高清照相機,飛上50m高的鐵塔,對輸電線路金具銹蝕以及導地線等,進行檢查,獲得圖像信息,利用網絡技術,傳輸到地面,存到電腦,進行線路本體分析。對不同的輸電線路,結合地形實際,采取無人機巡視結合人工巡視方法,實現協同巡視標準化作業,為后期運檢工作的開展,積累了可借鑒經驗。此次輸電線路運檢工作,采用無人機航拍方式,花費3天時間,完成了管轄范圍內30條輸電線路詳細檢查,包括大跨越段和外破點總計25處地段,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輸電線路運檢工作效率,為110kV及以上輸電線路運檢,推廣使用無人機,奠定了經驗。
四、結語
總而言之,輸電線路的精益化運檢,需從一線工作人員的角度出發,減少其工作量,規范現場的巡檢工作,準確建立記錄各項數據與信息,為巡檢人員的巡視工作提供參考。 同時,也要加大對風險的控制力度,建立風險數據庫,建立標準作業平臺,對計劃任務進行管理,完善現場移動作業,保障電力系統順利,實現精益化管理。
參考文獻
[1]王振滔.輸電線路精益化運檢管理工作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20:160~161.
[2]張 賓.輸電線路精益化運檢管理工作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31:79~80.
(作者單位:北海合浦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