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天志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化、信息化已成為時代的潮流,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方面已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已經引起了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的巨大變化。中學物理新課程標準“過程與方法”中,對學生學習物理的科學素養,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物理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更新教學手段,合理選擇和應用傳統的與現代的教學手段,使兩者有機結合,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標志。它正以迅猛的速度深入到基礎教育的領域之中,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且越來越體現出其優越性。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優點
1. 高速、大容量。速度越來越高、容量越來越大,無論是通信還是計算機發展都是如此,其信息存儲量超過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載方式。如一張光盤的容量,可以裝載學校所有課程的教材。
2. 綜合化。包括業務綜合以及網絡綜合,可以把各種教學媒體相互連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體教學。各種電子設備的綜合使用,能夠大大發揮其整體的優效性。
3. 數字化。一是便于大規模生產,二是有利于綜合?,F在數字化發展非常迅速,各種說法也很多,如數字化世界、數字化地球等。而搞數字化最主要的優點就是便于大規模生產和便于綜合這兩大方面。
4. 個人化。即可移動性和全球性。一個人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擁有同樣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樣的信息資源和信息加工處理的手段。
5. 網絡化。打破了地域界限,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教與學提供了廣闊的場所,使得教學工作可以充分和廣泛地利用各種信息資源。
6. 檢索方便。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勝于其他方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文獻檢索,速度快,效率高。
7. 虛擬情境??梢愿鶕虒W需要,模擬情境,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和真實體驗,拉近了學生與學習對象之間的距離。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貫穿于物理教學的全過程。實驗教學既是學生對物理的認知起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培養途徑;它既是重難點突破的工具,同時也是知識升華的抽象、具體、再抽象過程的重要環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音頻、視頻、動畫有機結合,可突破時空、環境的限制進行逼真的模擬實驗,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
1. 運用信息技術做動畫演示或播視頻展示物理情境
物理教學離不開現實的物理情境,但由于客觀條件的制,有些物理情境學生難以見到。如果單憑現有的教材和老師的口頭講解,學生仍然覺得抽象,枯燥乏味,導致學習興趣不高。為此,教師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學生樂學,成績自然提高。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生動直觀的物理情境,使教學內容形象化、直觀化,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2. 運用信息技術展現宏觀或微觀世界
物理學所研究的物體小到微觀粒子,大到天體,有的物理現象用普通方法無法向學生演示。如微觀世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動畫形式并配以色彩的變化,把其微觀運動直觀地表現出來,使學生進入微觀的動態情境,親眼目睹“真情實景”。
3. 運用信息技術模擬仿真物理現象
在物理教學中,有些比較抽象的物理現象,對學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國的“神舟八號和“天空一號”的成功發射、成功交會對接及返回,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演示全過程。又如:在《變阻器》一節的教學中,滑動變阻器原理、連接方法、作用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教學實驗的同時,如果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對滑動變阻器進行動態組裝,使學生對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及各部件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實驗與仿真相比較、相結合,學生就可以清楚的認識滑動變阻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并學會操作,運用。通過對“模擬、仿真”實驗與實物實驗相結合的分析、總結、歸納,很快地突破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引起電流改變的教學重點、難點,真實地“模擬”了實驗現象,較好地將抽象的知識變成具體形象的知識信息,提高了他們的領悟能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將抽象的物理現象變成生動的畫面,使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運用信息技術“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演示實驗的可見度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許多演示實驗的可見度很小,很難使班里每個學生都觀察清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實驗的效果,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達不到物理教學的效果。例如:演示光的折射,傳統實驗教學中,通常將一束光斜射入水中,發生折射時,可見度很低,幾乎看不見折射路徑,在信息技術還未出現前,我們只能通過加入一些小顆粒狀粉末,如粉筆灰,來增加可見度,可是后排的學生還是看不清折射路徑,信息技術介入后,通過投影放大在大屏幕上,全班學生都能清晰看到,一目了然。既生動效果又好,同時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增加了課堂的知識密度??傊?,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放大作用來提高物理教學的演示實驗的可見度,可以收到很好的演示實驗效果。
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應注意的問題及反思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有著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點,當然也存在弱點。我們要強調的是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注意學科第一,而不是在教學中的全盤的替代。
1. 要明確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目的
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服務的,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也是如此。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使用,應以服務教學為出發點,以最大功效發揮多媒體作用、達到最優教學效果為宗旨,來選擇使用。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媒體,它的角色應是輔助教學,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
2. 不能以信息技術模擬代替實物實驗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是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盡管運用信息技術模擬可以帶給人更加強烈的視聽刺激,更為細膩的物理過程,更加直觀的結果分析,但它不具有實物實驗帶給人真實空間感、實驗可信度,以及在實驗過程中師生的情感交流互動。這也是我們物理學科教學更要警惕的現象,如果簡單地把演示實驗搬到屏幕上,就違背了認知規律,只有恰當地結合兩者,合理運用,將其作為物理過程的再現,結果的分析,規律的總結等,才能起到相輔相成、互補不足的作用。
四、結束語
總之,無論理論還是實踐都證明了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具有非常獨到的優點。在電化教育的迅猛發展,特別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不斷普及的今天,我們物理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電化教學設備,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更新教學手段,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供更大的幫助和支持,使得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蘇廣忠.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路之我見[J]2011(9):218-219.
[2]馬麗娜.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D]天津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平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