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亮

摘要:現階段的交通建設過程中,地鐵項目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想要在地鐵的安全性、穩定性方面取得更好的提升效果,必須在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方面良好的改善。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的改善過程中,應堅持從材料的角度、從技術的角度、從設計實驗的角度來出發,促使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不會反復的出現,為地鐵的綜合建設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斷的創造出較高的價值。文章針對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問題改善措施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地鐵;車輛;輪軌地粘著;問題;改善
引言:
新時代的地鐵建設,與既往存在很大的不同,由于現如今的城市人口壓力較大,地下空間開發難度高,再加上國家的相關規范、條文不斷轉變,因此在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的改善過程中,必須保持謹慎的態度,開展問題的深入分析和處理,要加強日常維護工作,堅持在技術和材料的創新方面不斷鞏固,這樣才能更好的改善固有的不足。所以,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的改善工作,應持續性的開展。
一、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影響因素
(一)輪軌表面狀況
現階段的交通建設過程中,地鐵雖然是非常有發展空間的項目,但是在建設的難度上并不低,而且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想要在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綜合解決上取得良好的成就,必須在輪軌表面狀況上開展高度的關注。例如,外部條件的影響,是不忽視的影響因素。雨水對于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系統影響,存在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雨雪天氣、大霧天氣、露水的作用下,鋼軌的表面,特別容易出現生銹的現象,污染物大多數表現為氧化物的特點,因此在蒙蒙細雨的作用下,會表現出眾多物質相互結合的情況,導致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問題發生[1]。
(二)車輛運行速度
就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本身而言,其在發生以后,基本上不是單一原因所造成的,而是不同的影響因素聯合出現的結果。車輛運行速度的變化,是必要性的把控手段。圖1表是國外經過大量實驗,得出的不同軌面條件下,粘著系數的影響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到,藍色的區域,主要表示的干軌;黃色的區域,主要表示的是濕軌;綠色的區域,主要表示的是濕滑軌道[2]。
從這一點來看,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問題應對、解決,還必須在車輛運行速度上,進行科學的調整與測試,要堅持在不同的工作上開展協調性的操作,否則很容易造成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反復的發生。
二、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改善原則
新時代來臨以后,地鐵項目的建設速度、發展空間都必須不斷的提升,否則難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為了在今后的工作成績上取得更好的鞏固效果,一定要在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改善過程中,按照相應的原則來操作,否則有可能導致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問題不斷惡化,造成的突發安全事故,難以在短期內良好的解決[3]。首先,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改善,必須在各項數據、信息的搜集力度上大幅度的提升,促使多方面的工作落實,能夠得到較多的保障,要堅持結合城市區域和地鐵項目的限制性因素,開展有效的應對。其次,在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處置層面上,必須從根本上不斷的解決,要堅持在技術上持續性的創新,從而為地鐵項目的可靠性、可行性提供更多的保障。
三、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改善對策
(一)磁軌制動
就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本身而言,為了在改善的效果上得到科學的提升,必須在相關的技術理念、技術方法上有效的革新,這樣才能在問題的綜合解決上,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效果。磁軌制動的提出、應用,能夠促使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簡單而言,磁軌制動的應用,主要是在電磁吸力的作用影響下,利用磁靴有效的吸附在鋼軌之上,這樣操作的好處在于,能夠促使磁靴和鋼軌的摩擦阻力,產生有效的制動效果。調查過程中,發現摩擦力的變化情況,主要是取決于磁靴與鋼軌面的滑動摩擦系數變化,以及磁軌之間的電磁吸力情況。所以,我們在磁軌制動的應用過程中,應該堅持根據摩擦材料的特性表現,隨著滑動速度的不斷降低,針對磁靴,以及鋼軌的摩擦力方面,做出適當的增加。
(二)研磨子
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的改善工作開展,為了在自身的綜合作用上良好的提升,建議對研磨子良好的應用。研磨子是一種創新的材料,主要是通過填料和纖維粘合來完成的,填料的應用,主要是將金屬鐵粉作為主要的材料,搭配鋁釩土來進行操作。研磨子在有效應用的情況下,能夠在列車的行進過程中,針對各項雜質和外部影響物質,進行有效的清除,由此對于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進行有效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研磨子的應用,必須在復合材料上有效的研發,從而促使自身的綜合操作效果,可以得到良好的改進,避免造成嚴重的缺失和疏漏現象。
(三)撒砂
通過對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開展多元化的改善,很多區域的地鐵項目,都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整體上創造的價值是比較值得肯定的。建議在今后的工作開展上,通過撒砂來完成。該項方案的應用,表現出高度的成熟性特點。撒砂的應用過程中,能夠針對輪軌接觸表面的污染膜,進行有效的破壞,從而針對輪軌表面的粗糙度,進行適當的提升,這對于輪軌之間的粘著力,能夠做出良好的增加。但是,在撒砂的過程中,必須提前對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開展適當的調查、研究,總是按照單一的方法和標準來實施,并不能得到預期效果,還會造成較多的偏差和不足。因此,我們在撒砂的措施上,必須進行有效的轉變。
總結:
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問題的改善,通過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能夠得到差異性的效果,很多工作的安排,都可以由此來大幅度的進步,地鐵項目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得到了良好的改進。日后,應繼續在地鐵車輛輪軌低粘著方面,做出深入的研究,促使不同的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得到妥善的解決,為將來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金城,李芾,徐凱,等.基于車輪損傷的地鐵動力車輛輪軌匹配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18,39(3):71-78.
[2]宋小林,翟婉明,王開云.波磨對輪軌系統動力特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鐵道科學,2018,39(5):42-50.
[3]劉高坤,羅世輝,馬衛華,等.直線電機地鐵車輛輪軌外形匹配選型分析[J].鐵道機車車輛,2014,34(3):47-51,68.
(作者單位: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