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
摘要:長輸天然氣管網其運行具有隱蔽性、危險性和長期性等特點,其生產運行狀況是否穩定高效直接影響著企業生產和上下游關聯用戶的效益。因此,為了有效確保長輸天然氣管網的安全、平穩運行,本文在對天然氣管網生產基本情況和運行規律進行詳細分析基礎上,提出了從季節性、周期性調峰措施以及管網優化運行等方面進行調度優化的措施,進而確保了天然氣管網的安全平穩高效運行。
關鍵詞:長輸天然氣管網;運行分析;調度優化
前言
近些年,我國長輸天然氣管道建設及運行取得了長足進步,其在國民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促進經濟發展和保障民生發面更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隨著天然氣管網的發展和用戶數量的增多,天然氣管網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的運營、管理問題,影響了管網的綜合效益。因此,如何加強對管網日常的生產調度優化,有效利用技術和管理手段充分發揮管網資源,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生產需求和緩解矛盾,是值得認真思索的重大問題之一。
1.長輸天然氣管網生產運行規律分析
對于下游用戶來說,因季節性溫度變化而產生的運行變化呈現一定的季節性波峰波谷生產:
(1)在深冬、初春季節氣候寒冷,大量民眾多選擇室內活動,使用大量燃氣進行日常生活和室內取暖等,呈現民用峰值,而用于公交、出租車和社會車輛的氣量則出現一定的波谷。
(2)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季節氣候適宜,大量民眾則選擇適宜的外出活動,使用適量燃氣用于日常生活,用于公交、出租車和社會車輛的氣量也趨于平均。
(3)在夏末、秋初季節氣候炎熱,大量民眾則選擇盡可能的避免外出活動,使用少量燃氣用于日常生活,呈現民用波谷,而外出民眾為避免酷暑,盡可能的選用公交、出租車和社會車輛出行,為此出現了天然氣用量峰值。
2.生產運行調度精細化管理
2.1強化調度基礎管理
為更好的做好管道運營管理,必須強化調度管理基礎工作,第一時間獲取第一手生產
數據和資料,規范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歸檔,做到日清日結一日一交班,事件管理形成
閉環消項,確保生產調度的準確性、嚴肅性和權威性,提高調度運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依據公司管網特點和氣源特點,管網運營和調配管理采用每兩小時進行節點壓力收取和分
析,特別是每日生產氣量峰值和壓力谷底來臨前的時間段尤為重要,確保下游用氣高峰期的正常生產,在壓力接近臨界低點提前做好上游氣源供給的協調和溝通,對管網壓力、流量實時監控、分析和及時調整;利用公司信息化大數據平臺對生產壓力、流量曲線進行及時收集和初步分析,實時監控大用戶和臨時性生產用戶的生產動態,特別關注管網改造、壓力瓶頸點的生產情況,并將其納入常規化生產運行調度管理范疇,對管網運營將造成嚴重影響和瓶頸的,要求在峰值生產前制定和落實工程臨時措施。
2.2 應急調配管理
國企管道企業也以切實做好民用供氣保障為己任,切實保障居民日常生產和生活,生產管理過程中嚴格做好應急調度和應急事故處理工作,公司已建立和完備了應急管理制度及其配套的天然氣管網應急搶險預案,明確將日常生產管理和應急生產管理進行嚴格的區分,公司形成以調度中心24小時值班的核心運轉機構,職能管理人員24小時通訊有效和以職能管理為支撐,維搶修人員24小時全天候定點定員待命為依托的一整套完備的管理機制。應急調度管理在強化自身管理的基礎上,充分依托社會、企事業團體和政府職能部門的外部力量,建立和諧的用戶關系,形成地企、警企聯動機制,切實保障管網安全運行。
2.3科學運用信息化平臺提升運行管理
隨著科技進步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天然氣管網也開始積極擁抱互聯網,形成了西部管道公司信息化大數據平臺和智能綜合管網管理系統,集成了管網監控、管網綜合管理、收費管理、設備管理、安檢管理和計量管理等六大控制子系統,將調度管理、搶修維修和安檢管理等10 項管理納入系統進行有機整合,實現了日常調度運行中數據統一,調度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和精細化。系統對節點生產數據(壓力、流量、溫度等重要參數)、干支線GPS 巡檢情況等采取實時回傳,形成各類型指導生產運行管理的重要數據和報表,調度管理者只要在生產過程中強化對特殊工況的分析和處理的基礎上,就可以實現生產巡檢“零死角”、過程管理“零盲區”和生產“零事故”的三零目標。科學合理的應用信息化大平臺能有效的提升調度管理,降低調度管理人員繁瑣、重復和枯燥乏味的基礎數據收集、粗分析的勞動強度,以便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應急管理、特殊工況處理等非常規性的管理中去。
2.4移峰填谷生產
(1)利用季節性生產特性強化調度管理
公司管網根據生產運行呈一定的季節性峰值生產特性,為此,強化季節性的調控措施尤為重要。每年的深冬、初春寒冷時節調度管理:一是強化公司直供用戶生產調度管理和用戶季節性生產調整的協調和落實工作,如協調工業生產用戶在此季節調整生產流水線為低負荷生產或直接減停,建議工業用戶在冬季“氣緊”期間尋找第二能源替代天然氣能源,其調控生產比例應隨民用氣變化擬合成全年均衡生產的水平直線狀態;二是在“氣緊”時期也必須采取一定程度控制措施,防止民用峰值無節制的拔高,迫使部分確實處于管網末端的用戶和居民在這特殊生產時段適度的選擇第二能源作為替代,為此,也是維持公司管網平穩運行和安全生產設施極限工況正常工作的保障;三是強化與上游供氣單位的協調和溝通,合理利用專業化管道公司大管網季節性調峰能力強的特點,滿足公司季節性調峰措施的生產現狀。反之,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時節,應該積極協調工業用戶加大生產規模,消耗因民用氣退減用量,確保管網的常態化生產。然而,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季節則需維持管網平穩生產,做好安全過程管理和波谷峰值生產時期設備設施的調校和整改工作,為迎接新一輪的季節性峰值生產奠定基礎。
(2)結合周生產、日生產規律優化運行管理
從生產數據分析來看,管網在一段時間內周生產也受工作日、雙休日和節假日的影響,呈現出以周為單位的波峰波谷生產工況,為此,在周生產和日生產的運行調度管理中應嚴格執行統一性調配、預見性調配和及時性調配的三大調配原則:一是根據周生產和日生產規律,提前做好上游供氣的協調和溝通,在雙休日、節假日、午高峰和晚高峰等生產節點來臨前做好用氣計劃需求提交,利用信息化大平臺強化節點時期的生產數據的監控和分析,做到調配的統一性、預見性和及時性;二是運用信息化大平臺及時數據采集、監控和回傳功能,密切監控可錯峰生產運行工況;三是涉及公司干支線重要管網運行的日常周期性的生產維修維護工作,宜安排在深夜至凌晨期間實施,避開周生產和日生產的峰值時段,確因生產緊急需進行檢修的,應做好相配套的應急解決方案。四是強化日常應急管理,如強化管道周邊施工的管理,在緊急和必要的情況下安排專人值守管道,在出現爆管和事故工況時,按照公司應急管理程序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管理。
3.結束語
天然氣管網的運行分析和調度優化是一項及時性、長期性和系統性的工程,源于生產實際、依托于技術支撐,著力于技術革新和管理提升,涉及公司運營的方方面面,也將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一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此,天然氣管道運營商和管理者應實時關注和著眼管網的運營分析和優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常軒. 油氣管道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2017,13(5):116-117.
(作者單位: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西部分公司生產運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