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深入推進“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等重大部署,著力打造“5+1”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創新能力、培育發展動力、釋放內需潛力,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信號一
落實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省領導從聯系項目變為聯系產業
建設制造強省怎么抓?會議指出,圍繞“5+1”現代產業體系,我省將認真落實省領導聯系指導16個重點產業領域和數字經濟工作推進機制。“過去省領導是聯系項目,現在是聯系產業。”這種轉變更有利于相關產業優化布局、完善產業鏈條。
信號二
進一步發揮內需拉動作用
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開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
如何進一步發揮內需的拉動作用?會議從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著手明確工作重點。消費方面,將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以增強消費能力,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以提高供給能力;投資方面,將扎實開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著力提高產業投資和民間投資比重,不斷夯實經濟增長的有效支撐。
信號三
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力爭創建省級星級現代農業園區35個
如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要求?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五大振興”,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對現代農業園區進行星級評定及獎勵,力爭創建省級星級現代農業園區35個。同時,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建設模式,優化村落布局,提升鄉村建筑和庭院的外觀設計水平和環境品質。
信號四
加快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
著力培育一批縣域經濟強縣和生態示范標桿縣,
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縣
如何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會議提出的一系列重點工作中“創新協同發展機制”“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引人注目。創新協同發展機制,是促進區域間發展規劃對接、產業布局統籌、區域合作互動、基礎設施共建、公共服務共享的重要保障;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是進一步夯實區域經濟發展的底部基礎。
信號五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
推動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建設,促進水電資源
就地轉化
作為水電大省,電力體制改革如何做?會上透露,要推動甘孜、攀枝花、雅安、樂山等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建設,促進水電資源就地轉化。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紅恩介紹,將選擇在棄水嚴重的電源點就近開展示范區建設,通過相關合作,實現產業園區整體電價水平明顯下降。
信號六
加快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
實施深化南向開放合作“三年行動計劃”,創建
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
“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藍圖”該如何落實?會議指出,將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對接合作,實現川企南向外貿、投資、工程承包總額大幅增長;將深化南向開放合作“三年行動計劃”,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中發展區域,吸引省外企業來川集聚發展。(本刊編輯部整理)(制圖/楊永)(責編/陳賢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