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
“等以后有機會了我想去趟大涼山,去看看那里的孩子,看看自己能幫上什么忙。”成都市新都區斑竹園鎮社區矯正人員王某誠懇地說,因為法律知識淡薄她曾誤入非法組織,后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五年執行。“我真的很感謝司法所的各位同志,如果不是他們,就我個人而言很難走出過去的陰影,現在我不但重新接受了自己,也愿意以更加積極正面的態度來面對以后的生活。”
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四川司法行政系統迅速行動,及時制定貼近系統實際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實施方案。圍繞律師辯護代理指導、監管人員教育改造、開展“法律七進”、高危人員管控、矛盾糾紛化解、常態化法治宣傳等方面對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出部署安排,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調解+普法 筑牢“第一道防線”
“司法所是基層政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首道防線,普法依法治理的一線陣地;同時,也是公共法律服務的前沿窗口,社會治理的‘凈水池和法治良序的‘孵化器。”省司法廳基層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司法廳堅持把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作為推動司法行政整體工作再上新臺階的重點工作來抓,強力推進司法基礎設施、外觀形象、干部隊伍、業務工作規范化建設,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司法所《外觀及室內標識規范化建設標準》《隊伍建設標準》《業務工作標準》,全面提升司法人員業務水平,樹立良好形象,通過建強基層政法組織,為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動打下堅實基礎。
自1998年從事人民調解工作以來,59歲的斑竹園鎮司法所調解員韓博懷,在人民調解工作崗位上已辛勤耕耘了20個春秋,算得上人民調解隊伍中的“老資格”。“當前人民調解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主要集中在農村土地征用補償、土地權屬糾紛、社會治安等涉及群體切身利益的新問題,解決難度較大。”韓博懷說,由于不少基層群眾法律法規意識較淡薄,遇到一些不好解決的糾紛問題時容易受情緒影響采取過激的方式去表達訴求,“這些情況都極易使矛盾升級進而引發群體性事件,不僅觸犯了法律法規且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穩定”。
經多年基層調解工作的歷練,韓博懷總結出經驗,“要做好基層人民調解工作,更好地為村民排憂解難,有效化解社會矛盾,防止矛盾升級化擴大化,就必須要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抓好普法宣傳。”韓博懷說,在專項斗爭中,斑竹園司法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基層工作優勢,調動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普法志愿者的積極性,通過“法律七進”“百日普法”等活動向群眾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發放宣傳資料,在全鎮范圍營造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強大聲勢。“就是要讓群眾知曉什么是涉黑涉惡,明白哪些行為可能存在潛在的涉黑涉惡情況,清楚當遇到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應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去解決才是最正確的,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管控+感化 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特殊人員是容易受黑惡勢力誘惑、拉攏的高危人群,依法管理改造好這些特殊人群,有助于遏制黑惡勢力發展和蔓延。在特殊人群的管控上,四川各地的基層司法所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創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狠下功夫。
為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和監督,切實提高矯正質量,確保矯正對象不脫管、不漏管。眉山市東坡區松江司法所最近正在組織社區矯正人員開展定位系統手機APP安裝使用。該所工作人員為在冊的13名社區矯正人員均安裝了定位系統手機APP,詳細講解了定位系統的使用方法及離開限制區域會產生的后果,重申了《四川省社區矯正實施細則》中關于日常報告、外出請假、教育學習、社區服務等內容的相關規定。該定位系統實行手機卡和手機雙重定位,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全天候跟蹤,為每名社區矯正人員劃定活動區域,可以實現實時定位、跟蹤管理、歷史軌跡查詢以及信息反饋等功能。
此外,如何在加強管控的基礎上讓社區矯正人員從“心”出發,真正做到端正心態、重塑形象,做一名遵紀守法、對家庭和社會負責任、有價值的人,也是各地司法所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斑竹園鎮司法所與村(社區)黨組織密切配合,積極組織動員轄區內黨員和志愿者群眾參與對社區矯正、刑滿釋放人員的教育幫扶工作,成立以黨員為主體的幫扶小組。通過社區活動、心理輔導、以案說法等方式,對社區服刑及刑滿釋放人員進行暖心幫扶。“哪怕是半夜夫妻吵架,司法所里的領導知道情況后都會打來電話詢問,盡力來安慰我。”斑竹園鎮社區矯正人員王某說,“所里的工作人員也經常邀請我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參與普法宣傳的小劇場演出,還專門為我們開設法律知識講座等,讓我們知法懂法會用法的同時在心靈上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好好改造,做一個學法、尊法、守法的好公民”。
?全系統發力 縱深推進掃黑除惡
除各基層司法所大力加強一線調解力量和終端監管力量外,全省各監獄系統與省律師協會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助力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開展。
邑州監獄局從個別教育入手,綜合運用文化教育、法律宣傳、親情感召等措施,要求涉黑涉惡罪犯認清形勢、規范言行,并鼓勵其積極改造、早獲新生。組織全體罪犯簽訂了“七個堅決”承諾書,動員罪犯積極檢舉揭發,提供涉黑涉惡線索。在各押犯單位、會見回歸中心等地設立16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檢舉箱,發動罪犯及會見家屬檢舉揭發。
四川省律師協會則在2018年分4次于成都、南充多地舉辦掃黑除惡案件辯護代理工作專題培訓班,授課專家們運用刑事案件理論知識、結合刑辯及涉黑案件實際,對刑辯律師在辦理黑惡勢力案件過程中如何提高專業能力,如何保持敢辯、能辯、善辯原則,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守規矩、履職責,如何注意風險防范、切實踐行使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等方面內容進行了精辟的解析。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明確職責分工、找準工作重點形成掃黑除惡工作合力。截至2018年12月,全省監獄收到相關線索240余條,罪犯坦白余漏罪25條,其中涉嫌充當涉惡犯罪“保護傘”線索6條,查證核實11條;全省戒毒系統開展戒毒人員摸排談話2萬余人次,實現在所戒毒人員摸排全覆蓋,共摸排搜集相關線索72條;全省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糾紛42.58萬件,調解成功41.90萬件……“上下聯動、多警互動、信息傳動、有序推動”的良好態勢逐漸形成,掃黑除惡意識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群眾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