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騫龍
(蘭州市城市建設設計院,甘肅 蘭州 730050)
蘭州市中央大道提升改造項目是蘭州市骨架路網“一橫三環九縱”中的“一橫”,西起西固深溝橋,東至東崗立交西側。該項目建設內容包含西固14號路、西津路、臨夏南北路、中山路、慶陽路、東崗路等13段道路的提升改造。本次設計全長24.297 km,道路寬50 m,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60 km/h,工程內容包括道路、橋涵、市政管線改移、綠化、照明和交通工程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
蘭州市中央大道作為蘭州市唯一能夠貫通蘭州市東西兩大出口的城市主干道,一直以來承擔著蘭州市東西向交通的重任,是蘭州市主要的城市大動脈。同時,沿著正在施工的蘭州地鐵1號線,中央大道匯集了蘭州市大多數的零售業、品牌店、商場和步行街等,是蘭州市最主要的超大型購物街區。本項目的建設涉及區域廣、交通影響面大。施工前若不進行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研究,施工一旦開始,蘭州市區將面臨嚴重的交通擁堵、長時間的出行延誤、區域性的交通癱瘓等問題。因此,科學、合理地提前對施工期間交通導改方案進行研究十分必要。
由于施工線路總長24.297 km,為確保施工路段的延誤車輛能夠及時疏散,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嚴禁全路線、全路幅開挖,應該以現狀自然交叉口為界,分段交替,半幅開挖,待前段、前半幅全部工序完成后再進行后段及后半幅施工。
施工交通組織的原則為:
(1)道路施工先分段,后分幅,交替推進;(2)街坊路口施工采用臨時鋼護板搭接的方式通過;(3)交叉口施工采用主路優先,先出口、后進口分區域施工方式。
本項目深溝橋-崔家崖段施工期間對主要交通無影響,可采用常規施工方法對施工區域采用封閉施工。五里鋪洪道-東崗立交橋段交通組織考慮到東崗立交橋拆除重建,期間本段道路的交通功能已經大幅度弱化,僅考慮兩側街坊交通通行,因此可進行半幅封閉施工。
其余崔家崖—五里鋪洪道段三幅路斷面施工組織方式可以按照先分段、后分幅的交通組織方式進行施工,按照段落間隔的方法保證每一段施工段落首尾均為自由交通段,以保證施工階段的延誤路段最短化,并在短時間內快速通過。該方法可以交替進行,同時施工段落內可根據交通狀況合理組織橫向交通的方式,最后對節點處的交叉口進行施工。
本項目深溝橋—崔家崖段施工期間對主要交通無影響,故本次主要對崔家崖—東崗立交橋段進行縱向段落劃分,以自然交叉口為分界點,將崔家崖—東崗立交橋段分為24個段落,具體段落劃分見圖1。

圖1 施工期間縱向段落劃分示意圖
橫向施工順序劃分是交通導改的關鍵內容,橫向施工圍擋區是否合理布置決定著施工期間交通導改方案實施的成敗。本項目根據道路現狀及擬建橫斷面形式、項目建設內容、道路交通量、交通主體需求等因素將全線分為三大段,并對道路橫向施工順序在滿足車行需求、人行需求、非機動車需求的條件下進行劃分,以保證施工期間交通運行平穩、道路安全有序。
本項目深溝橋—崔家崖段施工期間對主要交通無影響,可采用常規施工方法對施工區域采用封閉施工。道路施工前現狀橫斷面圖見圖2,施工期間交通導改橫斷面圖見圖3,道路建成后橫斷面圖見圖4。

圖2 道路施工前現狀橫斷面圖(單位:cm)

圖3 施工期間交通導改橫斷面圖(單位:cm)

圖4 道路建成后橫斷面圖(單位:cm)
本項目崔家崖—五里鋪洪道段道路現狀斷面為三幅路斷面,雙向六車道,本段道路為蘭州市核心區東西向的主要交通走廊。為保證施工期間道路暢通,盡量減少交通擁堵,本段道路施工期間必須保證雙向六車道通行,同時應保證非機動車及行人不間斷通行。經綜合考慮,本段道路施工時橫向交通組織采用三階段施工圍擋進行交通組織。道路施工前現狀橫斷面圖見圖5。

圖5 道路施工前現狀橫斷面圖(單位:cm)
第一階段:慢行集散車道及非機動車道建設。該階段僅對現狀及設計的非機動車道進行圍擋,主線雙向六車道、交叉口及人行道運行不受影響。第一階段交通導改橫斷面圖見圖6。

圖6 第一階段交通導改橫斷面圖(單位:cm)
第二階段:待慢行集散車道及非機動車道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既有人行道緣石拆除后可空余出寬6 m車道,能夠組織公交車和小型機動車通行,因此將主車道2/3路幅進行封閉。此時仍能滿足雙向六車道通行效率。第二階段交通導改橫斷面圖見圖7。

圖7 第二階段交通導改橫斷面圖(單位:cm)
第三階段:待主車道2/3路幅封閉建成投入使用后進行剩余1/3路幅封閉施工,同步對人行道進行鋪裝,陸續完成其余分項施工。第三階段交通導改橫斷面圖見圖8,道路施工期間交通導改俯瞰示意圖見圖9,道路建成后橫斷面圖見圖10。

圖8 第三階段交通導改橫斷面圖(單位:cm)

圖9 道路施工期間交通導改俯瞰示意圖

圖10 道路建成后橫斷面圖(單位:cm)
本項目五里鋪洪道—東崗立交橋段現狀斷面為單幅路斷面,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考慮到東崗立交橋擬對舊橋拆除重建,期間本段道路交通量僅由兩側街坊、單位交通量構成,交通功能已經大幅度弱化,因此道路橫向可進行半幅、兩階段圍擋封閉施工。道路施工前現狀橫斷面圖見圖11。

圖11 道路施工前現狀橫斷面圖(單位:cm)
第一階段:根據道路拆遷進度,進行半幅封閉圍擋施工,另半幅維持現狀,保證雙向兩車道通行。第一階段圍擋橫斷面圖見圖12。

圖12 第一階段圍擋橫斷面圖(單位:cm)
第二階段:半幅圍擋施工后,道路已按設計斷面完成半幅,再進行另半幅的圍擋施工,此時已施工半幅道路可滿足雙向四車道通行。第二階段圍擋橫斷面圖見圖13,道路建成后橫斷面圖見圖14。

圖13 第二階段圍擋橫斷面圖(單位:cm)

圖14 道路建成后橫斷面圖(單位:cm)
本項目沿線共26個交叉口,施工期間交叉口是否暢通,將決定全線范圍的交通運行狀況,合理、科學地安排好交叉口施工順序尤為重要。因此,本次交叉口施工區間可以根據型式的不同將T字型口劃分為3個區塊進行施工,將十字路口劃分為4個區塊進行施工,同時根據交叉口交通組織條件,先完成對主路交通干擾最小的出口段區塊,然后完成進口道區區塊。交叉口范圍界定按照段落及橫向施工預留條件對交叉口施工范圍進行合理預留,待路段內所有工序完成后對交叉口道路進行鋪裝。
(1)交叉口范圍界定:T字型交叉口以道路轉彎路緣石起點與終點為界線,結合路口交通流線劃定。T字型交叉口范圍界定示意圖見圖15。

圖15 T字型交叉口范圍界定示意圖
(2)施工區塊劃分及施工順序安排:將T字型交叉口分為3個區塊,然后以1→2→3的順序進行區塊施工,保證路口交通在施工期間不被阻斷。T字型交叉口施工區塊劃分示意圖見圖16。
(1)交叉口范圍界定:十字型交叉口以道路各個方向路緣石起終點為界線,結合路口實際施工需要進行劃定(見圖17),保證路段與交叉路口車道匹配,順利通行。

圖16 T字型交叉口施工區塊劃分示意圖

圖17 十字型交叉口范圍界定示意圖
(2)施工區塊劃分及施工順序安排:將十字型交叉口分為4個區塊(圖18),交叉口主路出口段區塊為1、2區塊,進口段為3、4區塊,然后以1→2→3→4的順序進行區塊施工,保證路口主路交通優先通行,在施工期間將延誤降到最低,排隊長度盡可能縮短。

圖18 十字型交叉口施工區塊劃分示意圖
按照“縱向段落劃分、橫向施工順序劃分、交叉口施工順序劃分”進行蘭州市中央大道提升改造建設項目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能有效避免施工期間出現嚴重的交通擁堵、長時間的出行延誤、區域性的交通癱瘓等問題,保證施工期間道路和交叉口交通不中斷,對沿線街坊、單位及居民出行影響小,項目按時完成。但是施工期間的各種突發情況將給項目的實施以及提前做好的交通導改方案帶來未知的挑戰,因此,在做好施工前交通導改方案的同時也要隨著施工的進行不斷完善和修正方案,以確保施工期間交通導改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