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瑞
【摘要】目的:對早期持續小劑量多巴胺泵注在危重癥新生兒中進行治療的作用和應用價值進行分析 方法:對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以來接診的120例危重癥患兒進行分析和研究 對這些患兒進行評分,都屬于危重病例 對照組在治療的過程中使用的是常規療法,觀察組進行治療的時候,主要是在常規治療的條件下采取早期持續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泵注治療 對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結果: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情況,在治療3日后危重癥情況和入院的時候患兒的危重癥評分情況明顯較高,觀察組當中的評分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患兒在進行用藥的過程中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不大,不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結論:在危重癥新生兒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通過小劑量多巴胺持續泵注治療的方式,可以確保機體的各臟器處于正常的血液供應狀態,對危重癥新生兒的治療具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小劑量;早期;危重癥;持續;多巴胺;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2-007-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以來接診的120例危重癥患兒進行分析和研究 對這些患兒進行評分,都屬于危重病例 依照患兒在治療方法方面的區別對他們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當中有60例患兒 他們的胎齡都在34周到41周之間,觀察組當中也有60例患兒,他們的胎齡都處于34周到42周之間,對兩組患兒的基本信息進行分析,發現在統計學方面不具有意義,p大于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的患兒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綜合治療法,保證患兒的體溫,給予一些常規的抗感染手段進行治療,維持患兒的基本機能,避免出現酸堿紊亂和水電解質紊亂,進行呼吸支持,對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清理和控制,確保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積極觀察各臟器功能,保證患兒的基本身體機能,觀察組進行治療的時候,主要是在常規治療的條件下采取早期持續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泵注治療,在患兒入院之后進行2μg/(kg·min)的多巴胺持續泵入,時間持續3日
1.3觀察指標與效果判斷
對患兒產生的不良反映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主要包含了臟器功能衰竭 鈣血癥死亡等情況,依照急診要求對新生兒危重病例進行評分,如果屬于極危重,則評分小于70分,如果屬于危重狀態,則分數控制在70分到90分,如果是非危重評分則為90分以上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經驗豐富檢驗人員對SPSS24.0統計學軟件進行運用,做出檢驗 在計量數據方面使用的是獨立配對t值;在計數數據方面使用的是χ2進行檢驗,如果在檢測的過程中,如果數據通過分析后顯示P<0.05的時候,則說明數據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前 后危重癥評分比較
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情況,在治療3日后危重癥情況和入院的時候患兒的危重癥評分情況明顯較高,觀察組當中的評分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其差異在統計學方面具有意義,p小于0.05,具體如下所示
2.3兩組患兒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在進行用藥的過程中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不大,不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3討論
一般情況下,危重癥患兒在病情持續發展的條件下,往往會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 低鈣血癥等不良反應而造成患者出現死亡 新生兒感染 新生兒窒息是造成其多臟器功能障礙的基礎,在新生兒危重癥出現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重點關注,危重癥患兒為了確保體內重要器官的供氧,往往會重新對全身血流進行分布,減少胃腸道血流,這樣會出現胃功能障礙,如果新生兒出現感染等情況會將大量細胞因子內毒素 炎癥介質釋放出來,大量毒素因子會在血液當中產生自由基,在機體再灌注的過程中出現損傷,會對機體生物學屏障和免疫屏障產生較大的破壞,導致患兒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危重癥患兒由于心臟的收縮能力不強,心搏輸出量非常低,會造成機體組織灌注的過程中出現灌注量不足等問題,所以一定要盡早干預危重癥患兒,對患兒的病情進行鑒別,及時對其病情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
多巴胺屬于去甲腎上腺素合成的前體,是內源性兒茶酚胺的一種,利用促進多巴胺受體活性的方式將多巴胺α β受體激活,對胚胎腎上腺受體進行刺激,讓機體腎臟血流量增加,并且加強腎小球濾過性,對病情的恢復是非常有利的
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情況,在治療3日后危重癥情況和入院的時候患兒的危重癥評分情況明顯較高,觀察組當中的評分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患兒在進行用藥的過程中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不大,不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本文通過小劑量多巴胺持續泵注治療的方式 通過擴張粘膜血管,讓腸壁循環功能得到改善,進一步恢復腸功能,另外可以讓貝塔受體興奮,讓心肌收縮能力增強,可以讓外周血管的阻力大幅度減少 確保機體的各臟器處于正常的血液供應狀態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急診學分會兒科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急診學組 新生兒學組.新生兒危重癥病例評分法(草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42-43.
[2]成蓮英,張國勛,黃笑,等.新生兒血清鈣動態變化與感染及窒息的關系[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9,17(4):94-96.
[3]李楊方,高瑾,趙玫,等.新生兒急性生理學評分與危重病例評分在新生兒疾病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6):396-399.
[4]孫瑩,單若冰.4種疾病危重評分方法預測小早產或極低出生體質量兒死亡風險比較[J].齊魯醫學雜志,2011,26(5):443-445.
[5]丁可軍,余明敏,韓金芬.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療新生兒窒息所致的多臟器損害[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4,39(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