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春
【摘要】目的:探究周圍型肺癌患者采用16排CT檢查的準確性及價值。方法:選擇我院58例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納入標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全部患者均予以X線及16排CT檢查診斷,總結周圍型肺癌不同檢查方式診斷結果,并對比2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準確率。結果: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確診結果陽性46例(79.31%)、陰性12例(20.69%);X線檢查陽性39例(67.24%)、陰性18例(32.76%);16排CT檢查陽性44例(75.86%)、陰性14例(24.14%)。疑似周圍型肺癌16排CT檢查診斷結果靈敏度(91.30%)、特異度(83.33%)、準確性(89.66%)與X線檢查(65.22%、25.00%、56.90%)相比較高,校驗結果存在差異性(P<0.05)。結論:應用16排CT檢查于周圍型肺癌診斷之中,其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在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方面的提升效果顯著,應予以臨床推廣。
【關鍵詞】16排CT檢查;周圍型肺癌;診斷;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2-110-02
肺癌是當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周圍型肺癌是肺部惡性腫瘤的一種,早期癥狀不顯著,嚴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1]。鑒于此,本研究針對周圍型肺癌患者實施16排CT予以檢查準確性較高,對臨床診斷準確率起到了提升作用。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58例,實施X線及16排CT檢查予以診斷。其中,男性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最小年齡49周歲,最大年齡84周歲,中位年齡(67.11±12.51)周歲。納入標準:(1)患者均表現為發熱、咳嗽、胸痛等癥狀;(2)患者了解本研究內容及目的的基礎之上,簽署相應文件。排除標準:(1)其他肺部疾病;(2)檢查結果資料不全。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X線檢查與16排CT檢查,其中,X線檢查方面,應用全自動X線檢查設備對患者胸部正位、側位予以拍攝,指導患者在檢查中如何進行屏氣,并避免發生咳嗽、呃逆等反應,防止X線成像出現偽影[2]。16排CT檢查方面,取患者仰臥位,檢查前告知患者屏氣方式,掃描范圍包括肺尖至肺底部。應用16排螺旋CT掃描設備予以檢查。參數設置:層厚10.00mm,層間距10.00mm,電流20.00kV,電流180.00mA,螺距1[3]。對患者疑似病變位置予以標準,實施增強掃描,給予患者法國加柏公司生產的碘比醇注射液(國藥準字H42022603,2010-09-30),注射速度為3.00ml/s,劑量為100ml,注射方式為高壓注射,掃描層厚4.00mm,掃描時間為注射增強劑后30s[4]。增強期間對患者疑似病變位置進行重點掃描,對其病變位置內部結構、形態、周圍組織情況等予以判斷。將掃描結果上傳至工作站,選擇清晰的成像結果重建后進行打印。X線檢查與16排CT檢查結果均由2位腫瘤科室經驗豐富的醫師閱片,并對其病變情況加以判斷。
1.3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58例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相關數據應用SPSS 19.0軟件對比分析,疑似周圍型肺癌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情況行x2檢驗,采用(n%)表示。數據對比以P<0.05為差異性水準,鑒別其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不同檢查診斷結果
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不同檢查診斷結果詳見表1,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確診結果陽性46例,占比79.31%;陰性12例,占比20.69%。X線檢查陽性39例,占比67.24%;陰性18例,占比32.76%。16排CT檢查陽性44例,占比75.86%;陰性14例,占比24.14%。
2.2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不同檢查診斷準確性比較
對比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不同檢查診斷準確性情況(見表2),疑似周圍型肺癌16排CT檢查診斷結果靈敏度(91.30%)、特異度(83.33%)、準確性(89.66%)均明顯高于X線檢查(65.22%、25.00%、56.90%),兩者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周圍型肺癌患者病灶位置多在呼吸性支氣管及三級支氣管之中,以腺癌為主要發病特征,大部分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周圍型肺癌患者出現臨床癥狀后已經進入中晚期,嚴重危害其生命安全。本研究針對周圍型肺癌患者實施X線與16排CT檢查方式,其中X線檢查的優勢在于費用低廉、操作簡單,但對患者肺部腫瘤病灶的檢出效果欠佳,極易發生臨床漏診及誤診問題[5]。鑒于此,應用16排CT檢查效果更顯著,能夠對周圍型肺癌患者肺部病變組織及周圍組織結構予以明確反映。與此同時,CT掃描聯合增強掃描后,對其實施三維重建,其成像清晰度水平較高,尤其針對微小病灶與隱匿性病灶的反映更具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比X線檢查與16排CT檢查在周圍型肺癌診斷準確率情況,臨床中應用可應用X線予以大范圍篩查,對于疑似周圍型肺癌患者實施16排CT檢查,其檢查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水平較高。
參考文獻
[1]房嚴軍.多平面重建技術在16層螺旋CT臨床診斷周圍型肺癌的應用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7(29).
[2]靳莉娟.多平面重建技術在16層螺旋CT臨床診斷周圍型肺癌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4):35-35.
[3]喬永明,代瑞.螺旋CT在周圍型肺癌臨床診斷中的研究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5):64-66.
[4]曹衛星.早期周圍型肺癌的CT診斷特征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1):3918-3919.
[5]許利平,侯勤明.64排CT在周圍型肺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