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科
【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老年人疝氣手術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對象是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50例老年疝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手術治療,對其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經統計,50例老年疝氣患者均成功獲得手術治療,經隨訪發現無復發病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結論: 對老年疝氣實施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復發率低。
【關鍵詞】老年人;腹股溝疝;手術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2-125-01
老年疝氣,又被稱之為“老人疝氣”,是老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它是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改變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上疝氣,但是并未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給患者們帶來了嚴重危害。相比小兒疝氣而言,老年疝氣治療起來更困難些,并且還容易反復發作。因此,作為兒女們更需要細心照顧自家老人,必要時要盡早到醫院檢查就診。近幾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劇,使得老年腹股溝疝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受到了廣大醫學工作者和臨床患者的關注。近幾年關于老年疝氣治療引起了熱議,現階段在臨床上,對腹股溝疝的手術治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老年疝氣患者存在較大的特殊性,因此臨床治療應慎重[1]。本次研究中出于對老年疝氣手術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分析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50例老年人疝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65-87歲,平均(62.3±11.3)歲,本組患者中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3例,合并慢性支氣管炎或者是哮喘者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1例,合并糖尿病者1例,習慣性便秘者1例。50例腹股溝疝患者按中華外科學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腹股溝疝分類方法可分成Ⅰ型24例,Ⅱ型、Ⅲ型者22例,Ⅳ型4例。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將以上統計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針對患者的一般資料、治療方法以及臨床療效等展開回顧性分析。
1.2.2治療方法本組患者均行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具體操作為:本組患者在術前均接受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局部麻醉,在腹股溝行一斜切口,長度5-6cm,將腹外斜肌腱膜切開,并游離提起精索,斜疝高位者應對疝囊進行游離,同時應注意對輸精管、血管以及神經等進行保護。小疝囊直接納入腹膜前間隙,針對一些疝囊較大者則橫斷高位縫扎后還納,對于直疝患者則是在疝囊頸行內荷包縫合后再行還納。在精索后方選大小合適的Bard網片對腹股溝后壁予以加強,并經妥善的縫合固定,依層對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皮膚進行縫合。針對巨大疝、粘連嚴重以及分離范圍大滲血廣泛者,可對其實施置膠片引流處理[2]。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
2結果
2.1手術情況? 本組患者手術時間在30-60min之間,平均(43.1±12.5)min;患者住院時間在3-10天之間,平均(5.7±1.3)天;術后留置尿管時間在1-3天,平均(1.6±0.2)天;術后患者自主活動時間在5h-20h之間,平均(12.4±1.3)h;術后使用鎮痛藥物者13例(65.0%);發生陰囊積液者1例(5.0%),經穿刺抽液治療后痊愈,無切口感染發生,切口甲級愈合后痊愈出院。
2.2隨訪結果? 本組50例患者均獲得隨訪,無死亡病例和復發病例。其中有1例(3.3%)患者存在短期局部異物感或者是不適感,經對癥治療后消失;有1例(96.7%)患者發生瘢痕增生。術后隨訪患者滿意度為95.0%。
3討論
老年人疝氣手術風險的高低與老年人的體質有很大的關系,由于老年人各方面體質都在逐漸衰退,體質相對減弱,再加上來自各方面疾病的侵襲,老年人經受不起手術帶來的痛苦了,而且一些慢性疾病,還會影響術后治療效果,復發率就相當高了。由于老年人肌肉、韌帶、肌健等組織萎縮變性,腹壁相對薄弱,又常常因為一些疾病導致腹壓增高,擠壓內臟,從而易引起疝氣病的,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等等,都易引起疝氣發作的。對于老年人而言,其腹壁組織日趨老化薄弱,經常會合并有咳嗽、便秘以及排尿困難等腹壓增加等因素,從而使老年人斜疝的發病率得以顯著升高,嵌頓絞窄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老年疝氣的理想的修補不但要求可以切實加強腹壁強度,并且還不會使局部組織張力得以增加[3]。在過去傳統的疝修補術均采取有張力地將鄰近組織實施強拉縫合,從而顯著升高了局部組織張力,并且會存在嚴重的營養障礙,這對于受損組織的修復十分不利。近幾年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問世,使得上述缺陷得到了彌補,且具有以下優勢:①所用修補材料為人工復合材料,將其放置在精索后能夠使腹股溝管后壁得以加強,因此不需要進行強行拉攏縫合,從而造成鄰近組織張力增加,并且該術式的創傷小,局部無張力,對損傷組織修復具有很大的幫助。②采用疝環充填物以及網狀補片實施雙重修補,修補效果更加理想,使術后復發率得以顯著降低,針對存在習慣性便秘、慢性咳嗽、腹水等腹壓增高的老年患者也十分適用。③不需要將聯合腱、腹股溝韌帶實施強行縫合,從而減少了手術損傷。手術是在無張力的條件下實施,因此術后疼痛癥狀較輕,恢復時間較短。④人工復合材料的組織相容性良好,不會導致排異反應以及感染的發生。本次研究中對45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實施了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結果發現,該手術的操作時間短,術后患者自主活動時間早,臥床時間短,術后疼痛癥狀輕,切口愈合快,無明顯并發癥,術后未出現復發。由此可知,對老年疝氣患者行無張力修補術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關注。
參考文獻
[1]陳少龍.平片法無張力疝修補在成人腹股溝疝103例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08,30(01):121-122.
[2]楊劍波.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46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藥,2009,14(19):453-455.
[3]晉林,張淑霞,邊蕓蕓.局麻下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J].基層醫學論壇,2010,23(08):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