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莉 禚凌云 劉梅
【摘要】護理管理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患者對其要求也更高。除了是醫護與患者之間溝通與交流的重要環節,護理管理也成為醫療機構發展的重要標志。因此,在醫療建設中護理管理被高度重視。護理管理需要針對患者的具體需求制定相應的護理管理方案,而急性腦梗塞的護理則需要根據患者自身病情和治療情況,制定規范化的護理管理方案,以便改善急性腦梗塞患者預后情況。本文從個人角度對急性腦梗塞臨床規范化護理的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以下闡述,并對其分析闡明自我觀點和方法
【關鍵詞】急性腦梗塞;規范化護理管理;預后影響
【中圖分類號】R246.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2-126-01
急性腦梗塞是腦血管突然發生閉塞,腦血管血液不流通,發生相應血管的閉塞引起相應供血部位梗死病變[1]。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急性腦梗塞疾病的發病率呈遞增趨勢,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然而,針對急性腦梗塞疾病的治療雖然非常重要,但在治療過程中與恢復期的康復訓練和護理也影響著患者的康復速度和生活質量。據臨床調查表明規范化護理管理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的應用,可讓患者得到科學化的康復鍛煉,同時患者預后也得到大大改善[2]。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舊存在許多客觀因素影響規范化護理管理的實施,這對護理工作開展及患者預后都產生一定影響[3]。因此,針對急性腦梗塞臨床上規范化護理管理的實施存在的不足應積極查找和糾正,做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1急性腦梗塞規范化護理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護理管理體系不完善
護理管理中規章制度是制約護理人員行為規范的準則,也是護理管理工作實施的重要依據。然而,護理工作在實際開展中會面臨許多突發狀況,針對此類情況,無法形成明確的工作明細和要求,一旦發生漏洞極易影響護理工作的開展。同時,護理管理體系的不完善也會造成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態度消極,降低工作效率與質量,不利于患者的預后康復。
1.2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急性腦梗塞患者在患病期間言語、認知、心理都會因肢體運動和言語功能發生障礙而受到影響。此時需要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的耐心護理和照顧。患者家屬因缺乏疾病認識,無法形成針對性的護理模式,需要護理人員對其指導,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以防因護理的疏忽造成偏癱等后果。然而,許多護理人員因缺乏正確的工作的理念,對急性腦梗塞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缺乏耐心,對自身工作無法形成良好的工作態度,造成對恢復期的患者帶來消極影響。
1.3患者缺乏疾病意識抵觸護理方案
急性腦梗塞患者在患病期間受疾病折磨,不積極配合治療。此外,許多患者因失去行動能力和語言能力,更加失去治療信心,對治療和康復訓練產生抵觸情緒,導致無法形成規范化的護理管理。造成患者發生以上現象的原因是患者無法正視自身的疾病,也對急性腦梗塞疾病的發病、治療、護理及預后的效果缺乏認識,不能樹立正確的治療價值觀,從而對醫護人員工作的開展產生抵觸情緒。
2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規范化護理管理整改措施
2.1完善護理管理體系
應根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形成規范的管理模式。針對突發性的護理工作,形成專項的應急護理小組,成員由綜合素質高、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保證護理工作的專業性和安全性。
2.2提高整體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護理人員在上崗前應進行培訓,并對其講解在護理工作中面對的患者群體和疾病的臨床表現,提升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讓護理人員形成積極的工作態度。對于從事多年護理工作的人員,根據護理發展趨勢組織學習新的護理知識,提升自身整體水平,豐富自我心理素質,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
2.3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間溝通
急性腦梗塞患者患病期間心理波動起伏,多數因為對急性腦梗塞疾病缺乏認識。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宣傳,告知患者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讓患者提高治療意識,打消患者的負面情緒,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3急性腦梗塞患者規范化護理管理
3.1藥物護理管理
血壓變化是影響急性腦梗塞患者病情反復的重要因素,降壓藥物是患者在臨床上治療必不可少的。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實際血壓變化情況,指導患者在規定的時間用藥,這樣更有利于患者對藥物的吸收,提高治療效果。急性腦梗塞患者的晝夜血壓變化波動情況相對明顯,為避免患者出現血栓的形成,應指導患者減少睡前藥物的服用 。
3.2飲食護理管理
高血壓疾病是急性腦梗塞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疾病,而高熱量、高脂肪、膽固醇較高的食物會導致患者血壓升高,影響血流流動速度,血液粘度升高,加重病情。護理人員應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增加維生素纖維的攝入,少食含糖量較高的食物。為避免患者因胃腸氧耗量不斷增加,患者的飲食時間應在下午五點半左右最佳,并告知患者在睡覺前及晨起時飲用白開水,稀釋血液粘稠度,提高治療效果。
3.3康復訓練護理管理
康復訓練是急性腦梗塞患者后期治療的主要介入方式,規范化護理管理的實施,可保證患者形成系統的康復訓練方案,針對患者的肢體和言語的恢復情況,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對于偏癱等病情嚴重的患者,應對其進行按摩,緩解肌肉緊張感,有利于肢體的康復訓練,避免肢體僵硬。
4規范化護理管理對急性腦梗塞患者預后影響的重要性
急性腦梗塞患者會因患病程度有著不同的發病表現,部分患者會因病情的加重而喪失肢體和言語功能,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增添了患者的心理負擔。規范化護理管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在臨床上的實施,可根據患者病情發展和恢復情況制定全面的護理措施和康復方案,幫助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規范化護理管理的介入可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的上肢及下肢運動情況產生積極作用,幫助患者早日實現獨立完成肢體動作。此外,規范化護理管理也可幫助患者恢復自理能力,脫離護理人員及家屬的依賴,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5總結
規范化護理管理在急性腦梗塞疾病中的應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患者預后影響起到積極作用[4]。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對于臨床上護理管理的要求更加嚴格,我們會用熱情的護理態度和優質的護理內容,尋求護理管理中的不足,將護理管理更加規范化,以便促進患者的更快康復。
參考文獻
[1]羅淑超.急性腦梗塞臨床規范化護理管理對預后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4):260.
[2]姚廣燕.急性腦梗塞臨床規范化護理管理對預后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7):167-169.
[3]黨銀雪,郭瑾潔.探究急性腦梗塞臨床規范化護理管理對預后效果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2016(20):42-43.
[4]岑曉婷,陳曉君,吳美芳,李倩云,何國林.腦梗塞患者睡眠障礙分級護理管理與病情康復[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0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