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健康養生較為關注。而中醫藥文化是我國千年傳承的精髓,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明確了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發展重要性,人們對中醫藥越來越關注。筆者作為一名高中生,最早接觸中醫藥養生健康知識,來自于華佗、李時珍等名醫的名人故事,由此激發了濃烈的興趣。基于此,文章主要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新取向與路徑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分析,提出了淺顯的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取向;路徑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2-132-01
中醫作為我國優秀的文化,傳承了優秀的文化與理論精髓。基于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角度分析,必須要轉變、創新傳統的文化與理論精髓,具有時代特征,這樣才可以為推動中醫藥的健康發展。
1我國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雙創性發展困境
1.1政策落實力度不足
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身體素質能力。國家也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實踐中雖然人們意識到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認知與了解,為了真正的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雙創發展,在實踐中做到協調發展,就要在各個角度加強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宣傳。而現階段政府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政策上還是存在一定的缺失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新發展。
1.2中西文化沒有深入結合
隨著我國健康與衛生發展道路的不斷發展,在實踐中要想做到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發展,就要將人民共享作為基礎,在實踐中不斷的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融合發展,真正的做到預防為主以及中西醫并重發展。
而中醫與西醫的文化背景不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西醫在現階段深受人們的認可,對此,在實踐中要想做到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發展,就要深入的融合中西文化,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道路。
1.3傳播平臺的限制與影響
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要想宣揚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就要通過一定的平臺進行宣傳,充分的凸顯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價值與作用。在現階段,在國外主要就是通過孔子學院宣傳中醫藥的相關知識內容。也通過網絡、慕課等方式實現師生活動,構建了良好的宣傳氛圍,但是因為在整體上來說,現階段并沒有形成完善的宣傳模式與平臺,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新與安裝。
1.4教育科研問題
我國一直踐行市場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種西方的醫療技術發展,威脅了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深的傳承與發展。我國出現了大量的西醫學校與醫院,在我國的市場上西藥處于主要位置,而中醫主要就是替代醫學的作用。
我國的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深受各個國家的熱愛,但是在不同國家中中醫藥的地位也是截然不同的,中藥與西藥相比較來說,在藥理上具有一定的差異,這也就導致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受到了制約與應。對此,要想真正的傳承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不僅僅需要民間的傳承,也要組織開展專業的教育機構。而在法律的角度上來說,一些國家在法律上沒有認可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知識,導致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無法在專業的教育機構中有效傳承,即便是開設了一些課程也無法保障教學質量。
2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取向和路徑
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新取向與路徑就是在特定時期要求之下,對于中醫藥發展的要求,也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的有效方式。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傳統的中醫藥健康方式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在實踐中要想做到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新發展,就要創新傳統的觀念,具有發展意識,要在政策上基于一定的支持,完善現有的運行機制,完善相關對策與手段,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重視宣傳教育,通過科學的方式與手段全面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新發展。要將現代社會的發展與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系統融合,在根本上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雙創新目標。
2.1轉變中醫藥健康文化,推動現代化發展
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在創新發展過程中,要基于傳統中醫藥精髓為基礎,掌握、傳承傳統的養生保健理論方式。而所謂的傳承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接受,而是基于接受的基礎之上選擇現代化的內容與目標進行融合,要融合現代化的理念與文化,符合社會的需求,對其進行不斷的創新與改造。
隨著現代社會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基于實際狀況精準定位,要基于時代特征,尋找群眾的共鳴點,有針對的創新內容、方法以及渠道,充分的發揮中醫健康養生文化的作用與功效。在實踐中,要融合其他學科,對中醫文化進行拓展、充實、創新,充分的借鑒其他文化的優勢與精髓,基于現代社會的需求,提出全新的理論,綜合產品的實際狀況,創新產品內容,推動技術與服務的發展,進而做到創作性的發展以及轉化。
2.2重視中醫藥健康養生傳承,強調產權保護
我國的中醫藥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的沉淀中累計了大量的知識內容。但是在中醫藥書籍中都是通過古文記載具體的用法與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醫藥的健康發展。對此,為了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的持續發展,就要重視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要整理傳統的文言文書籍,對中醫藥進行梳理、分析,整理,進而在根本上了解中醫藥健康知識,便于知識的傳播。
隨著現代化技術手段的逐漸成熟,我國要合理的應用各種大數據方式記錄、傳承中醫藥。同時,要重視中醫藥的產權與內容的保護,要通過專利保護、為物質文化遺產等方式對中醫藥進行傳承與發展,這樣才可以真正的推動我國傳統產業的發展。
2.3重視中醫藥健康養生理論宣傳,探索實踐教育模式
中醫藥養生要想充分的凸顯自身的作用,就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總結,基于理論向實踐轉變,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實踐分析,充分的發揮中醫藥健康養生理論發展對此,在實踐中要重視中醫藥理論的宣傳,提升人們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了解。在實踐中可以充分的凸顯新媒體的作用,將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與網絡進行有效融合,讓人們充分的了解到中醫藥的精髓與內涵,通過網絡等防護強化教育與宣傳,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及時性以及互動性的優點,進行宣傳。在實踐中,可以通過網絡、新媒體等方式利用公眾號、微視頻、電視。動畫等方式宣傳各種傳統的中醫學知識,充分的調動群眾的參與性,讓人們了解中醫藥知識內容,進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2.4完善中醫藥產品技術標準和管理,融合教育教研活動
要想做到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新發展,必須要規范中醫行業與領域,構建規范化的
同時,我國要根據實際狀況制定完善的法律對策,重視中醫藥立法,要構建完善的教育系統,深入的挖掘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內在的價值,將其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構成內容,要基于人文價值的角度分析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對其進行傳播與創新。
對此,在實踐中,我國要重視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知識傳播,將其與教育系統進行有效的融合,充分的引進其他國家優秀的合作項目與內容,要基于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中醫藥知識與內容,真正的創新內容。
在現階段,全國各地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實踐體系中,十分重視“雙創”的作用與價值,在實踐中可以將中醫藥知識與學校教育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設置選修班、興趣班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日常教學中宣傳中醫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多運動,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等等。
3結束語:
作為一名高中生,在實踐中通過文獻查閱、網絡調查以及實際調查等方式,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進行了論述分析,基于國家政策、社會現狀等角度分析了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相關困境與問題,在調查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集思廣益,整理成文。深知在對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取向和路徑探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有著一定的完善空間。但是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歷史悠久,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價值與作用這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信息發展以及農業現代化的深入發展過程中,我國人口老齡化、亞健康等問題比比皆是,為了解決此種問題,就要重視中醫藥養生服務,要傳承、發展、創新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充分的凸顯其內在的價值與作用,凸顯其在各個領域中的價值與作用,這樣才可以為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冬捷. 論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取向和路徑探析[J]. 江淮論壇, 2018, 287(1).
[2]趙倩. 中醫藥艾草養生文化向文化創意產品轉化的研究[D].? 2017.
[3]梁尚華, 章林, 李海英 關于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研究與思考[J]. 中醫藥文化, 2017(6).
[4]徐穎洲. 基于中藥文化資源開展中小學中醫藥生命健康教育模式的設計研究[D].?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