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學習時期是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基礎知識積累、優秀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家長外出務工,學生生活的環境不穩定,在這種家庭環境下缺乏父母親的關愛,一部分留守學生在學習、學做人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影響,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總體來看,某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如何讓部分農村留守學生在課堂上能有效提高學習成績,樹立自信,奠基成功之路,教師的課堂有效教學對策就成為課題組研究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留守學生;語文;研究報告
一、 研究背景
我校坐落于距武都城東4公里處的東江鎮王石壩,是一所城鄉結合寄宿制學校,校園面積86畝。學校現有49個教學班,3125名學生,留守寄宿學生1850人。
二、 研究進展
自2017年9月起,我課題組對《隴南市武都第二中學留守學生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對策研究》課題進行了長期研究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反思教學方法,總結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以下內容對課題研究的過程進行回顧。
(一) 加強課題組認知高度
課題組成員查閱學習相關教學資料,梳理出切實可行的課題實施方案,不斷強化本課題對本校留守學生課堂有效、高效的教學對策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提高教師課題研究意識,讓課堂有效教學的對策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不斷驗證,探尋可廣泛推廣的教學方法。
課題組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各種教學教研活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最終將學習經驗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消化理解,真正讓好的理念和方法在本校教學中發揮好作用。
(二) 強化課題專項學習,提升課題研究水平
課題組成員在教學之余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各自采取多渠道學習,如:圖書室查閱資料、網上查找資料學習、本學科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做到深入理解有效教學的重要性和相關的理論知識,為后續課題研究的內容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起到驗證,總結有效、高效教學方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 把課堂教學作為留守學生學習的主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把各項研究數據和案例進行總體分析,總結完善研究方案,研究規律,不斷地深入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四) 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17年6月~2017年9月,課題論證階段。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制定課題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2017年10月~2018年1月,課題準備階段。
1. 通過培訓和講座,組織課題組教師認真學習與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為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組研究工作做好理論基石,指導課題組成員高效完成研究內容。
2. 為了獲得研究留守學生的準確、可靠的材料,確保研究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科學性,對全校三個年級的留守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對調查的數據進行總結,針對學生實際進行個案追蹤。
3. 課題組成員根據所教年級,分成三組,分工負責,召集部分留守學生舉行學習、生活座談會,了解其實際學習需求。
4. 課題組定期舉行了課題階段研究會議,成員交流各自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學困生在學習心理方面的觀察認識,匯總材料,以此作為下一步課題研究的參考。
5. 課題組成員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心理狀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分析,依據對我校留守學生的問題進行深刻、準確的觀察了解,然后建立留守學生個案情況登記表,以便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積累研究資料。
第三階段:2018年2月~至今,課題研究階段。
1. 課題組全體成員對各自整理好的材料進行了細致地分析,扎實認真研究,深入思考,針對熱點問題及時討論,總結經驗,較全面地把握了解留守學生學習困難的心理狀況及其原因。
2. 把課堂教學作為研究留守學生學習效果的主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把各項研究數據和案例進行總體分析,總結研究規律,完善研究方案,繼續開展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3. 課題組全體成員針對留守學生學習困難的心理狀況及其原因,定期深入討論,集思廣益,把最有效的方法梳理整合用到教學中,不斷驗證,對大力提高留守學生語文課堂的有效的教學積累切實可行的方法。
4. 課題研究得出階段性成果后,用論文和專題報告的形式形成研究成果,爭取在有影響力的媒體上發表或供有關部門參考。
5. 爭取和其他地區有關兄弟學校攜手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彼此參考和學習,使得課題研究成果具有廣泛的信度和使用范圍。
三、 研究目的
我校留守學生在家庭教育、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離常規的結構性缺陷,教育教學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均不能達到課標的基本要求。他們將學習視為攔路虎,畏懼求知,在成長過程中往往表現出懶惰、自私、脆弱、抗挫折能力及自控能力差等行為。
我們希望通過研究此課題,使我校留守學生的教育的問題得到有效的干預,及時轉變我校留守學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希望我們的研究成果對教育教學能產生有益的影響,讓學校走出留守學生教育的困境,實現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我校的語文教學水平。
四、 存在的問題
1. 課題組對我校留守學生語文有效教學相關因素的認識還不充分。如何推進語文教學的高效運轉?其中復雜性、長期性不言而喻。本課題研究的范圍雖然局限于我校留守學生語文課堂教學,但關于語文學科所涉及的教學矛盾也無法回避。因此,對教學方法研究的某些具體環節的深挖也不充分,如我校留守學生課堂教學的評價問題和動態生成問題、課內外閱讀知識相互銜接的問題等,因此,成果還不豐富,還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
2. 留守學生缺乏一定的意志力,中途一旦老師或家長某一方松懈,都會引起他們放棄正在做好的事情,從而回到原點,之前做得努力也就白費了。
3. 對于留守學生來說,無人監護多失愛,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讓家長配合老師來完成,這樣取得的成果會更加的明顯。
綜上所述,我們對語文這門終身從事的學科有著深厚的鐘愛之心與探究之情,一如既往,堅持不懈地在這塊樂土中耕耘,我們的教學事業就會不斷深入,我校的留守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和成績將會更上一層樓。
作者簡介:
成志遠,甘肅省隴南市,隴南市武都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