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常識更新日益變快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教師要善于學習,在工作中不停地提高職業專業素養和教育技能,而作為學生學習的鼓舞者,人民教師應提升專業知識,更新教育常識結構,拓寬常識視野,廣泛地利用理論,從而反思自身在教學的實踐、學生指導、教學活動、教研方案和工作學習中深刻反思、認真消化、并對此付諸于實際。
關鍵詞:高校教師 思想道德 素質
一、對高校教師的職業認識
高校教師要培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習慣,在工作學習中要做到從不放過任何的學習機遇,能夠很謙虛地向他人學習、向同事借鑒好的經歷,做到取長補短,為我所用。
首先,我們都知道老師被稱為人們的靈魂工程師,學校老師的一言一行是教育教學的關鍵步驟,而崇高的師德又是成為一名合格人民教師的必要條件。在工作生活中,應該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做到嚴格要求,保持崇高的師德,以此對學生的一生都具有深刻的影響,一定要從語言中、從行動中注意自身行為,這一切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在的孩子。
其次,言行統一、內外一致,是老師們不可缺少的良好品德。老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作為一個人民老師就必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價值觀念,只有當老師嚴格要求自身的時候,學生才能獲得更好的、更高的發展,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會成為一個讓同事滿意,讓學生認同,讓家長放心的好老師。
二、高校教師應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養
隨著中國教育體制變革的深入發展,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素質職業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所以當培育出一批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老師是國家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關鍵要素,因此,要成為優秀的人民教師還應具備做人正直、工作認真的積極態度,具有在工作貢獻、工作熱情、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工作質量等方面的競爭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教書育人的意識。老師可以通過提升自我修養來提升自身素質,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老師。只有善于修身養性的老師,才能勤奮地工作,廣育桃李,修身在于睿智,睿智的老師是在修身養性中抵達身正為范、學高為師的境界,教師修身養性要在終身的學習中更新知識結構,把握更多的知識資源,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在修正自身中完善自我發展。
老師要具有博愛之心以及坦蕩之懷,就是對學生的愛,對事業和工作崗位的愛,對家庭和對環境以及對生活的愛,要讓自己滿腔熱血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對工作勤勤懇懇,并且時時刻刻保持著謙虛的工作態度,在生活工作中以親和力、向心力、凝聚起學生的學習氣氛。如果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一定要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并且將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工作中,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時時刻刻對自身做到嚴格要求,善于查找自身不足,及時糾正自身錯誤。老師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假如僅有工作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在此基礎上還應具有深似大海的知識范圍。在工作中,做到謙虛的態度,虛心向他人學習請教,以此來取長補短。知識無止境,我們應注意從當今教育的發展跟上課改的步伐、用自己的言傳聲教去影響每個學生、學會寬容與賞識、學會寬容與賞識等方面來充實自己,面對學生的錯誤與失誤,身為老師并不應該一味去指責犯錯的學生,而要做到成熟、理智去包容并且寬容他們的錯誤,鼓勵他們、激勵他們。同時,身為老師,我們要善于去發現學生的有點,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使他們更有信心,更有作為,促進學生自身創新意識發展。
三、高校教師思想道德修養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對于學生,我們身為老師,要做到耐心管理學生、不因工作以及生活方面的壓力等方面從而產生煩躁心理,進而形成情緒失控行為,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加強自我道德修養和自身文化素質修養,關愛學生可以彌補部分學生家庭的不足,使老師這一形象深深地扎在學生的內心,不論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工作上,都要及時的對學生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關心與關愛,及時與學生溝通,用正確的方法處理事務。尊重學生個性,統一要求,不因個體的差異而區別對待,對待學生一定要做到平等、公正,盡全力將自己的學生培養成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當老師得到了學生的信任,同時也將推動自身工作的提升,將學生培養成活潑快樂的學子也是老師最大的欣慰與快樂。老師教育好一個學生,使其高度的思想意識形成有著重要意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樣,教育好一個學生也是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與學生相處時以積極向上、細心耐心,時刻保持正能量的態度去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進取。
四、高校教師的責任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老師是人們的靈魂工程師,我們作為人民教師,必定要提升到振興中華、富國強民的意識高度上來,面向21世紀這個對人才要求嚴格的時代,培育出一批自身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更要做到啟迪、開發、創新,適應當代社會發展背景下的教育競爭形勢的需要。
最后,在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和信息時代發展的前提下,要想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將其作為我們的重要目標,我們老師將義不容辭的走在時代發展的要求下,助力國家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軟實力,增強全民的文化自信,最終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修養[M].李太平.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2).
[2]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分析及其對策思考[D].潘佳銘.西南大學,2008.
[3] 關于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幾點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包競生.2006(6)50.
[4] 李丹丹.高校教師應切實加強思想道德休養[J].2006,23.
[5] 錢煥琪.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概論[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6.
作者簡介:唐詩雄(1989.9—),男,漢族,籍貫:河北定州人,燕京理工學院國際商學院 助教,碩士學位,專業:體育教育,研究方向:體育教學、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