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班主任工作對于學校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關鍵在用心二字,要在班級管理上操細心、學生教育上靠愛心、換位思考中與學生交心。
關鍵詞:班主任 愛心 管理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堡壘,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和領導者,也是一個班級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班級的成敗得失。筆者從事初中班主任工作十五年,深深覺得,用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大秘訣。
一、情系學生,讓“愛心”釋放最大能量。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永遠不能失去愛心,這是一切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礎。然而,每朵玫瑰都不一樣,孩子們個個都是那么的不同,這就要求班主任講求愛的藝術。
對“優等生”要會愛。品學兼優的“優等生”,是許多老師和家長眼中的佼佼者。這些受寵于家長老師的學生,卻常常出現自傲、自負情緒,虛榮心比較強,面對挫折不堪一擊。對這類同學,班主任要做到“會愛”。要引導成績優秀的學生,對自己的人格修養、知識結構、綜合能力等各方面進行科學地分析與評價,讓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發展自己應有的才華。同時,要適當進行受挫能力訓練。同時,學生干部不宜搞“終身制”,組織起能屈能伸、能上能下的學生干部機制。對優生所犯錯誤切不可遷就,也應該嚴肅批評。
對“有問題”的學生要偏愛。俄國有句諺語: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愛,而喜愛“丑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曾經有一個叫做小紅(化名)的女同學,開學前段時間一直表現挺好,還擔任了數學科代表。半學期不到,出現吃零食、涂指甲、遲到等違紀現象,各科老師經常反映她的情況。前后判若兩人,我也很納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常常自問,如果我的女兒犯了這樣的錯誤,我該怎么辦?一定會仔細觀察、解決問題、更加愛護她。于是,我并不急于催促她改變,而是多多關心關注她的生活狀態。原來,是因為家中多了一個小弟弟,感覺父母對自己關心少了,從而破罐子破摔。我耐心地對她進行心理輔導,并積極與家長溝通。慢慢地,她被我的真情打動了,違紀現象也不再發生。我感到很欣慰,這是教師的真情發揮了作用。
二、扎實嚴謹,在班級管理上學會操“細心”。
細心成就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班主任的工作,大到教育教學組織,小至值日、衛生、粉筆等雞毛蒜皮的小事,樣樣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要操細心,小事靠制度、大事重細節,做到對學生各方面情況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
一方面要仔細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細則。在平時學習過程中,也曾看到班級管理50條、30個注意事項等等前輩梳理的參考資料,不用多說,就能體會到班級管理工作的繁瑣。無規矩不成方圓,經過多年摸索,我對班級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案,從紀律、學習、生活三個方面對班級日常管理做出相應規定。實踐中,每一個班級建立之初,我都會通過主題班會組織學生反復討論,讓學生參與的過程,也使他們把紀律內化于心。同時,強化班委會建設,圍繞紀律執行形成管理分工,班級管理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細心觀察學生中的各類現象。平時與學生相處中,我十分注意觀察學生的各種面部表情,學生的目光往往流露出內心的真實情緒,班主任應注意捕捉并體會學生目光所傳遞的信息。在觀察初期,班主任需要以一些具有典型行為表現的學生作為重點觀察對象,通過個案研究,逐步總結出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策略和手段,從而為觀察和研究其他學生提供參照。班主任聚焦學生行為,時時留心、處處思考,注意把觀察到的現象予以記錄、分析和反思,不僅能不斷促進學生發展,也能日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實現教學相長的良性互動。
三、換位思考,學會和學生“交心”。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小時候用石子換小商店老板糖吃,小商店老板沒有用成人的邏輯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而是從孩子的角度用寬容維護了一個孩子的尊嚴。班主任要贏得學生的尊重,不僅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更要有蹲下來的勇氣,做到和學生“交心”。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受,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世故圓滑”,講起話來“三分真,七分假”,有的甚至是滿口謊言。一般來說,我們班主任對這類學生比較反感。那么,學生為什么會說謊呢?換位思考一下,是幼小的心靈面對強勢的成人,不敢說出事實真相?是不是當時情況對自己十分不利,為了保護自己而說謊?到底為什么?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采用換位的思想,正確地對待學生的說謊問題。一方面,我們要理解學生說謊;另一方面,要采取相應的方法來阻止學生說謊,引導他們講真話,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還有一種情況,要正確看待學生的退步。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總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學生退步了,班主任不應一味的責備,而要了解學生退步的原因。是對知識的理解有困難,還是受到了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進而采取恰當的方法,幫助學生盡快地走出學習的沼澤地,真正的用心去讀好孩子這本書,盡快找到問題的癥結,從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學生進步。具體教學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放下身段、換位思考,這都需要教師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換位思考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2008.04.01
[2] 關承華《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2007.08.01
[3] 黎志新《做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