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萌萌
摘 要:企業的快速擴張和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企業資金往往不能滿足需求,因此,負債經營在企業中越來越普遍。本文針對企業負債經營對企業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降低負債經營對企業的風險。
關鍵詞:負債經營 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防范措施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謀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支撐,通常情況下,企業積累的自由資金有限,不足以滿足快速擴張的需求,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外界籌資。負債經營也就成為大多數企業面臨的問題,企業負債經營主要有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租賃和商業信用等方式。
一、負債經營對企業的影響
負債經營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負債經營可以為企業提供資金的便利,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利保障。但是過度的負債經營也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甚至使企業走向滅亡。
(一)負債經營對企業的正面影響
1.快速融資,滿足資金需求。負債經營的方式與股權融資相比,可以快速獲得資金,滿足企業的發展所需,借款彈性大,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
2.降低企業資金成本。企業負債經營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其一,債權人要求的資本回報率往往要低于股權投資者的預期,債權人一般要求企業按期支付利息,到期還本的方式,整體看來可以減低企業的資金成本。其二,企業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扣除,因為企業可以獲得減稅效應。
3.不分散企業的控制權。股權籌資會分散企業的控制權,負債經營不會,因為債權人要求的回報是利息,因為債權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的事項,企業依然可以保證自身的運轉模式和方式,不受新引入的股東影響。
(二)負債經營對企業的負面影響
1.到期還款壓力大。企業負債經營,面臨著到期還款的財務壓力,如果企業資金周轉不善,不能按期還款,企業償債能力差,財務風險也隨之增加。企業發生違約的情況,到期還本的壓力之外,還額外增加違約金、罰款處罰等情形,家中企業的負擔。企業發生違約情形,導致企業信用受損,這樣企業增加新籌資的難度和成本,致使企業深陷財務困境當中。
2.降低企業靈活性。企業負債經營,會有一些限制條款,比如償債能力要求,企業營運能力要求或者限制企業進行質押擔保等業務發生。企業要想獲得外部資金的支持,必須遵照相應的限制條款,降低企業的靈活性。
二、企業負債經營的風險防范對策
(一)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健全防范機制
企業采取負債經營這種方式,總是要面臨各類風險,因為,企業就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潤和資金,一味的負重舉債。企業成立風險防范委員會,定期對企業的風險指標進行檢測,發現高風險的情況,及時召開相關會議,研究相應的防范措施。企業對于負債經營的風險建立防范預案,一旦發生,能盡快的找到相應的應對機制,降低損失。
(二)探求建立最優的資本結構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風險特點,尋求最佳的資本結構。應關注以下幾點綜合考慮:其一,股東投入和債權人融資的資金比例,要結合企業的股東資金水平和舉債能力,企業股東對企業控制權的預期情況等綜合權衡。其二,企業銷售收入,銷售利潤率等指標,企業資金周轉情況。其三,最佳資本結構的情況下,企業的資金成本最低,因此最佳資本結構要考慮企業的價值結構。最佳的資本結構,對于企業來說不但資本成本最低,最低的風險程度來獲得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探求企業最佳的資本結構是個持續的過程,應不斷在實際中進行修訂,更好的適應企業不同時段的發展需求。
(三)科學的選擇籌資方式
常見的籌資方式有股權投資、公司債券、銀行借款、民間借款、融資租賃幾種方式。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籌資組合,降低企業籌資成本和籌資風險。企業可以確定選擇籌資方式的順序和比例,內部籌資方式的優點是資本成本低,難度和風險小,企業的自主靈活強。外部籌資能獲得大量的資金,常見的有銀行借款和發現股票;在市場情況下,企業可以利用商業信用進行籌資。企業結合自身狀況,重大投資決策進行集中討論,得出最佳的選擇。
(四)合理安排負責經營策略
資產負債期限結構是指企業到期資產數量與到期負債數量的一個構成狀況,它是財務決策者為維護企業風險收益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企業都須檢視自身的資產負債期限結構。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長短期負債的比例,降低企業的財務壓力和財務風險。
企業無債一身輕這種管理早已被學者和企業管理者所摒棄,企業負債經營是企業適應市場的經營模式,負債經營能給企業提供資金和降低企業成本,是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的一種途徑,但是對于管理者來說,要正確認識負債經營的,做好負債經營的風險識別和應對,否則一味地負債經營很可能使得企業走向滅亡。
參考文獻
[1] 凌云.負債經營風險的防范和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7(12).
[2] 尚艾芳.論企業負債經營風險的防范對策[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