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坤 孫倩
摘 要:工會組織是企業維系職工、調解勞資雙方關系的群工組織,其以維護職工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在新時期,企業工會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發展工運事業,更是要以維權為自身職責,以構建新型勞動關系為根本保障,提提升職工技能素養為根本途徑、以創新為根本要求,促進工會自身與企業、職工多方協調發展。
關鍵詞:維權 勞動關系 提升素養 創新
剛剛召開中華全總十七大明確了“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忠誠黨的事業、竭誠服務職工,團結動員億萬職工為決勝全年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奮斗”的工作主題,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道路進行詳盡闡述,其中對“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論述最為生動,不僅僅新時期下做好工會工作的思想指導和行動指南,更是新時期下企業工會組織如何高層次、多角度地做好職工群眾維權工作的新的具體的要求。
一、維護職工權益是企業工會的根本職責
工會的性質決定了其天職就是“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F代企業制度決定企業成為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企業發展好,職工群眾利益就等得到保證;反之,職工群眾利益就會收到損害,而在企業發展進程中,改革體制、強化管理等必然會觸及部分職工群眾利益。
構建正確的企業、工會和職工新型關系體系,企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與職工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執企理念,引導和教育職工群眾牢固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意識和“血脈相連、榮辱與共”的大局意識。全局性、系統性地謀劃工會工作布局,從實處、細處和難處著手其實維護職工群眾利益,始終把維護職工權益作為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系統性推進民主管理、幫扶調研、和諧建設的發展進程中,有效融入職工權益維護。
加強宣傳引導,動員職工群眾積極支持企業改革發展,促使職工群眾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與企業改革發展相適應的競爭意識和企業發展職工得利的雙贏意識,引導職工群眾艱苦奮斗、勇于奉獻,開拓創新、扎實工作,促使職工群眾全身心的投入到企業改革發展中來。
健全機制,切實推動幫扶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持續推進“送溫暖”工程,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困難職工檔案體系,尤其是罹患重病職工、單親家庭信息庫,積極開展日常救助工作,幫助困難職工解決醫療、子女培養等難題,使需要幫助的職工及時得到援助,不斷增強其對企業的歸屬感,
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工會維權的根本保障
堅持依法維權,從企業與職工群眾勞動關系確立、變更、維護、調處和監管等關節入手,依托企業內部或者外部力量,逐步摸索和建立與以促進和諧穩定、公正法治、互惠共贏為目標的企業發展新局面想匹配的維權法治監管體系,在確保企業長足發展的同時,切實保障職工群眾勞動、生活的切身利益,切實把構建企業與職工“心連心、肩并肩”、“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維系。
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的建設原則,牢固樹立黨委領導核心、行政牽頭主導、職工積極參與的新興工會工作局面,以全總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職工維權為核心、以助推發展為己任、以助推活動為載體,立足勞資雙方發展需求,以法律法規為準繩,進一步確保勞動關系和諧穩定,進而促進企業健康長足發展。
建立長效機制,努力形成職工得實惠、企業得發展的和諧勞動關系新局面,依托法律監管體系和日常有效監督,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工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等途徑和手段,堅持做好勞動集體協商,確保勞資雙方關系和諧,依托工資集體協商、女職工專項保護等載體確保職工勞動關系得到法律保護,尤其要注重加強勞動關系執行過程中的執法監管,確保合同效力、維護職工權益。
健全援助體系,在企業內部籌劃建立以公會為主導、法務部門、人事部門、基層工會組織為核心成員的法律援助組織,以基層工會為觸手,主動深入基層了解和掌握職工權益保障情況,積極做好職工權益受損、勞動關系失保等情形的調處工作,要將對職工的宣傳教育引導貫穿與整體調處過程中,必要時協助職工群眾借助外部仲裁、訴訟等方式合理解決自身訴求,努力構建理性溝通、合法維權的新興局面。
三、提升職工技能素質的是工會維權的根本途徑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企業的生存發展必然要提高綜合競爭力,而職工群眾的素質高低是決定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職工素質提升與企業發展要求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提升職工素質既是保持工人階級先進性的關鍵,也是企業工會組織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加大職工教育培訓,支持和鼓勵職工參加素質提升的專業技術培訓和各種專題講座的學習,高層次、高標準地推進職工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強化進程,全面提高職工素質,建設高素質、有能力、敢作為的職工隊伍,是工會組織幫助職工提升素質、適應崗位需求。
持續推進已取得顯著成績的“檢修大比武”等技術創新活動、“金點子”建議征集活動等各類主題競賽活動,全方位提升職工的整體素質,不斷強化職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勝任崗位的工作能力。
持續深入推進“工人先鋒號”、“崗位能手”、“勞動模范”等先進集體和個人的評比工作,不斷引導和激勵職工自發學習、不斷提升崗位操作能力,挖掘工作潛能,積極奉獻崗位,實現崗位價值和人生價值。
四、創新發展是新時期企業工會工作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九大的發展目標已經明確,全總對工會工作也進行了全面部署,面對新時期、新機遇、新挑戰,做好維權工作對企業工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堅持現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牢固確立職工群眾的主人翁主體地位,在總結以往好的經驗和好的做法的基礎上,持續把握工作重點,持續做好職工維權、民主管理等核心工作,尤其是要以更加自覺和主動的意識和心態去和職工面對面、心交心、實打實地多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才能不斷打開工會工作新局面;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工會發展道路理論體系,著力破解新時期工會工作道路上遇到的新問題,在實際工作當中要始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以理論創新推動健全聯系基層、服務職工的長效機制,才能切實推進工會各項工作良性發展。
堅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著力推動黨委、行政、工會與職工四位一體的協同關系,借助職工代表大會、工代會、黨委會、總經理辦公會等決策會議,重點抓牢勞動合同簽訂、運行、監督和變更等重要環節,保障勞動關系正?;?,在此基礎上,依托簽訂集體勞動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協議,持續優化和完善新時期下有利于企業穩定和職工發展的新型勞動關系;依托內部法務部門和外部專業機構,利用互聯網平臺,做好勞動關系預警和調處工作,尤其要注意做好對職工的法律援助,做到依法維護雙方權益、依法化解勞動糾紛;通過各類協會和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切實凝聚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向心力,真正做到讓職工“以企為家、愛企如家”,促進企業與職工共發展、同得益,共建共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以活動促工建,針對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實際,以提升職工群眾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為目的,開展貼合崗位需要、職工需求的各類主題勞動競賽,通過競賽持續推動新工藝、新技術、新標準的創新落地,持續增強職工群眾的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在創新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工匠精神和勞模品質,逐步倡導和培育尊重勞動、尊重勞動的發展氛圍;要注重發揮工會“學校”作用,通過搭建平臺、創造機會、完善機制,努力培育大批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高素質職工。
堅持加強工會組織建設和工會人才培養,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工會組織,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不斷夯實工會工作基礎,扭轉職工群眾認為工會就是“吹拉彈唱、打球照相”這樣被動的、低層次的工作局面;重點強化工會工作者業務能力的培養提升,教育、引導和督促工會工作者自覺履行“忠誠黨的工運事業、竭誠服務職工”的莊嚴使命,正確看待職工群眾新訴求和新期待,工會干部不僅僅能講道理、說情況,還要懂工藝、懂生產、懂管理,更要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綜合素養,尤其要注重發揮基層工會組織的堡壘作用,上下協同、齊心協力,全力以赴推動新時期下工會各項工作目標順利實現。
總之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時期工會發展的新征程上,我們面臨的任務將會更重,肩負的責任也會更大。只有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大局,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維權謀福,才能進一步團結職工、凝聚職工,共同投身企業發展大潮,團結一心、共創未來,為構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