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梓奎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如何處理好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本文依據湖北省各縣域的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方法,對縣域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方法進行研究。并結合省內各縣域劃定保護紅線后的效果,對縣域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與生態環境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湖北省 縣域生態 保護紅線 人與自然
引 言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現代人們對土地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由人類所制造的各類垃圾也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為了人類社會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必須要處理好人與自然間的關系。而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從縣區級的基礎上,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紅線劃定,進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的。
一、生態紅線劃定的依據及方法
生態紅線的劃定要依據生態區域對環境的重要性以及該區域內生態的某些特殊作用進行劃定,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1)重點生態功能區
重點生態功能區包括水源涵養、防治水土流失以及具有防洪泄洪等重要作用的區域。這些區域能夠為周圍的生態環境的改變提供一定的緩沖(如防治土壤沙漠化、洪水來襲時或者干旱時能夠進行水資源的調蓄等),并且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具有很大的保護價值,需要將其進行重點保護。
(2)生物多樣性地區
生物多樣性地區是指該區域內是由多種生物相互相依存或者存在某些瀕危物種的地區。由于這些區域內的生物種類對自然環境的生物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如神農架林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野生大熊貓保護基地等。并且不同生物也具有其獨特[1]的生態功能,如果保護不當,會對自然界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傷。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區域內的生物中各類以及生物間的依存關系,對不同區域進行分析和判斷,并保護其中的生物多樣性地區。
(3)生態公益林地區
生態公益林地區主要是指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中,具有公益性質的林區(如張家界、韶山等區域的林木,以及一些公路、鐵路旁或某些軍事基地周圍的林木)。這些林區具有公益性質,能夠對周圍生態、國家安全或者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地區。因此也需要對其進行保護。
二、縣域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分實例
(1)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應用
由于五峰土家自治縣位于湖北省的鄂西南武陵山地區,此地區具有許多重點的水源涵養區域和生物多樣性區域,需要進行保護。因此在劃定縣域生態保護紅線時,通過對縣境內的各個生態區域進行評估,綜合考察,實現對紅線保護區域的綜合保護(如該縣內水源涵養區與生物多樣性區域相互依存,兩個區域的部分生態功能互有補充,需要對這些區域進行綜合保護)。并對一些影響生態環境保護的因素進行整治,如對該縣內的礦山開采活動進行綜合整治,并規范了開采流程和審批程序,通過將環境整治與生態保護結合到一起,更好地實現保護生態紅線內環境生態的目的。
(2)在通城縣和崇陽縣的應用
通城縣和崇陽縣位于湖北省的鄂東南幕阜山地區,這些區域具有極高的水源涵養價值。因此在縣域生態紅線劃定時,除了對水源涵養區進行綜合評估并依據水源地進行沿流域劃定紅線進行保護外。兩縣分別均對本縣內重點水源涵養區內原有的生態環境進行整治,并對這些地區的項目進行限制開發。以通城縣為例,除了在劃分生態紅線時因地制宜,如劃定黃龍山生態保護區域時,還附帶對附近河流及部分濕地進行保護,該縣還通過開展治沙、治水等專項活動,并且淘汰縣境生態紅線內所有的舊有污染產能。同時對縣內涉及環境污染的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飲用水和地表水以及跨界斷層水等水質100%符合國家的規定標準。
(3)在孝昌縣的應用
孝昌縣位于湖北省的鄂東北大別山地區,該縣內有許多重要的水土保持區域,對周邊生態環境有著重大的影響價值。因此在劃定縣域生態紅線時,根據不同區域的水土特性,如在劃定環河和府河兩條干流的水源涵養區時,還對兩個區域的輻射[2]區域如一些河灘濕地和部分沙洲等區域進行保護。同時對耕地資源實施保護,防止部分企業惡意侵占寶貴的國土資源。并且充分利用本縣內原有的丘陵和沖擊平原等區域,進行科學合理的生態紅線劃分,并通過利用雨量充沛的優點,大力鼓勵種植各類樹木,如在丘陵等山區種植灌木,平原種植果樹等。這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保護了縣域內的生態環境。
三、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湖北省部分縣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進行研究和效果分析可知:各縣區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均得到了有效地保護,并且各縣區均依據本區域內的地形特點進行紅線劃定工作,同時都對縣境內的環境污染工作進行了綜合整治。相比于紅線劃定之前,各縣區內的生態環境均得到了明顯的好轉。
通過對以上實例的分析可知,劃定縣域生態保護紅線時,不僅要使用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并且也要做到與縣域內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具體紅線劃定時,各縣級政府要多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及建議,同時要做到生態紅線劃分與土地規劃的合理利用相結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方法。
結 語
本文通過對湖北省部分縣區的生態紅線劃定工作進行研究,并分析其實際效果,認為縣域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和現實意義。但各縣在劃定本縣內的生態保護紅線時,一定要與實際相結合。并且要做到在保證本縣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絕不能將經濟的發展建立在破壞周圍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光華,蘭安軍,秦志佳,王昌浩.喀斯特山區縣域生態紅線劃定方法研究——以貴州省普定縣為例[J].環保科技,2017,23(01):54-60.
[2] 靳慧芳.陜西省城固縣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方法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5(04):65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