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虹哲學”即“融合哲學”。是形而上的色;色的形而上。是一字七色,七色一字;是千姿百態的“一”,“一”的千姿百態;是借象達象,立象盡意的【視覺空靈】。它是從【色元素】為切入點對“融合哲學”的自我解讀;它是對自我探索“融合哲學”的【集合】;它是“心之軌跡”的【融合驛站】。“虹哲學”以創造為本質;以【我】為中介;以【融合】為視角;以【切換】為手段;以服務于人的現實生活為目的的【清純共性】的哲學。它摒棄一切門戶之見、派別之爭,遠離空中樓閣、花拳繡腿,【人】始終是它的終極關懷。“虹哲學”是自學的,源于自己的生活感受,尤其注重自我的“豁然洞明”。在對哲學的重新梳理中批判和重構;顛覆與超越。從這層意義上說,“虹哲學”就是【高向陽哲學】。
關鍵詞:虹哲學 創造 融合 我 切換 現實生活 高向陽哲學
虹者類象;類者虹魂。從看到有形的自然靚麗的雨后彩虹到對【空色】的哲學抽象,是一個逐漸升華到靈性頓悟的【過程】。虹,一種自然現象,每個人都見到過。五光十色,令人遐想。天空怎么出現這如此美景?它是什么做成的?它的七色太美了!無論說它是七仙女的化身還是耶穌給人立約的標記,任你的心無限聯想,自由翱翔。盡管世界各國人們關于“虹”的解釋不同,但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則是人們的【共性指向】。
由表入里,濾象見質,這是哲學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必走之路】。如何從【色元素】為切入點去詮釋【融合哲學】,我認為――首先需要弄清楚哲學是什么?融合是什么?……。我在我以前的文章中闡述過:“哲學即我”;融合是特質一體,一體特質的切換。我是什么?“我”是“雙重生命”的創造者,世界因【我】而變,正是因為我的創造【天地之道】被逐漸的開啟與凸顯,純粹的自然界也由此多了一份人性的魅力。【融合哲學】是什么?回答是:我特質的一體切換;切換我的一體特質。我的這一思想源于我的恩師高清海先生“類”的【哲學啟迪】,從2002年至今,我們從陌生到相識、相愛最后【思想相同】、【靈魂合一】。
癡情融合;窮其一生。【融合】是我今生發現、思考、創造與破解的哲學命題,苦思冥想三千夜,瞬間頓悟一尊佛。當我先后成功的發表了《易平思維》、《一筆雙色》、《雙境醫學》、《流塵界》、《G哲學》、《一我四命》、《一語象格》、《哲學即我》、《我》、《梅魂三絕》、《哲學三絕》、《哲學雙雄》、《來世那天》、《H(哲學)=AA+Q》、《象魂乾坤》、《遇見圣蓮》、《人生如僧》……31篇哲學文章時;當我的文章先后被重慶大學圖書館、寧波大學圖書館、美國斯坦福大學圖書館錄用時;當我實現了哲學論文題目排比時;當我完成了哲學的三個數學表達式時,我覺得在客觀上創造性的提出【虹哲學】的條件成熟了。我創想著――試圖從顏色的視覺感受中找到我希求的【融合哲學】的【靈感酵母】,賦予它“形而上”的【無所不能】,讓它合乎我的理想與【色空意象】。
師徒傳承,創造拓展。我與恩師高清海先生在哲學上的相識是我人生的一段傳奇,它源于我1999年8月10日去吉林大學拜見金門學派的創始人――金景芳先生的贈書。在這本贈書中有恩師高清海先生的作序,我被高老師的文章震撼了。尤其是“辯證法雖為人的自覺本性,但并不意味著人們都能掌握辯證法,它不但需要生命體驗的深厚根基,還要對理論一思、再思的高超悟性……。”我當時就決定要找到他,無論多么的艱難。我開始通過114查號臺找到吉林大學的總機,然后知道了高清海老師家的座機號碼。我清楚的記得那一天接通電話是張樹義師母,我說:“是高清海老師家嗎?”她回答說:“是的。”我說:“我是河南的,我能和高清海老師說幾句話嗎?”她說:“可以,你稍等。”高清海老師接通電話后,我說:“您是高清海先生嗎?”他說:“是的。”我接著說:“我做個自我介紹吧――我是河南的,1999年8月10日去吉林大學拜見金景芳先生時看到您的作序,我現在就背誦給您……。”誰知道我們彼此一見鐘情;一見如故;一見永恒。高老師給我回信,先后給我寄來他簽名的贈書:《人就是“人”》、《高清海哲學文存》(1―6卷)。尤其是他對我的承諾――“只要你高向陽看的書我這里有的,全部滿足你!”聞聽此語,熱淚盈眶。先生的建議是:你應該去發表哲學文章;先生的要求是:每天至少兩個小時的哲學思考;先生的贊美是:你的哲學思考很有價值,我們的觀點是相同的;先生的鼓勵是;按照你自己的去思考;先生的告誡是:我國很多學者既沒有跳出“本體論”哲學,也沒有跳出……。遺憾的是――我們從未見過面;遺憾的是:我們是【哲學知音】,相識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永別了;遺憾的是:我接到先生去世的消息卻沒有送他最后一程。盡管如此,恩師高清海先生給予我思想的影響太深刻了,尤其是他的“哲學觀”;“雙重生命”與“類哲學”。
萬事皆緣,父女相伴。歷史的巧合總是讓人感到驚奇,關于《虹哲學》的“虹”字的來歷有著一段真實的故事。癡愛極致時;無處不哲學。我對恩師高清海先生說:“您給您的女兒起的名字太美了――高虹,高處見虹;虹在天空。虹:一字七色;七色一字。”恩師在電話那邊笑著說:“嗯!”顯而易見,我們之間的對話都是在【哲學狀態】中,是哲學思考。這里提出問題:《類哲學》――【融合哲學】――《虹哲學》是一種什么邏輯關系呢?首先,我來談談我對《類哲學》的理解。“類”是人的“特有屬性”,與物性的“種”相區別。動物只有單一的、肉體的、本能的“種生命”,人有“雙重生命”――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后者可以引申理解為――意識生命;意義生命;創造生命;價值生命;不朽生命;永恒生命;佛生命;靈生命……,他們名稱雖異、本質相同。
人要獲得“雙重生命”的“永恒生命”,唯一的方式就是――【創造】,除了【創造】別無它法。從這層意義上說:“類哲學”是創造者的哲學。不同創造者的一體;一體的不同創造。【融合哲學】就是試圖把古今中外的不同創造的【哲學派別】、【哲學范疇】一體化。可面對眾說紛紜的不同的【哲學創造】,如何的去把握與駕駛呢?我的思維陷入了困惑。怎么辦?在反復的梳理中發現:哲學的本質是創造,改造世界首先是【我】的創造,【我】沒有創造說什么改造世界都是一句空話。【我】是“大我”,是眾多創造者的代表。【我的創造】就是把自然的規律與【我】的體驗的【心性吻合】的“外化臨摹”、“臨摹外化”。哲學盡管五花八門,歸納總結是“思維方式”的不同表達而已。順著這樣的邏輯推理,【融合哲學】就轉化為【思維方式】的融合。這在我以前的哲學論文中有過深刻詳細的闡述,這里不再贅述。值得強調和關注的是――【切換】這一概念,它是實現【哲學融合】的樞紐與關鍵,能否【切換】和【善于切換】對把握【融合哲學】至關重要。如果說《線段哲學》是破解哲學的始源;《G哲學》是破解“象思維”與“概念思維”的融合;《H哲學》是破解“我”與“創造”的哲學奧秘,那么《虹哲學》則是從自然之色到【空色】的“色元素”詮釋【融合哲學】的又一創想。
融合象化,借色達空。綜上所述,《虹哲學》即“異色一體”;“寓色于空”;“一體特質”;“切換全息”的哲學。先從西方的“概念思維”去思考,其次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再者,從“概念思維”切換到“象思維”,也就是用中國哲學的特有的思維方式――“立象盡意”去“顯象”。把西方哲學“中國化”的本質是――“概念思維的象化”;“象化的概念思維”。從這一意義上說:《虹哲學》是“色化的融合哲學”;“哲學色化的融合”,再把它提純、概括、濃縮為――“空我哲學”;“我空哲學”。為什么?這可以從玩味――空色;色空;空即色;色是空;空空色色;色色空空;大象無形;得意忘象……中得到啟示。所有哲學的【終極共性】是:人對理想現實生活的追求與夢想;觸摸和實現。愿我對《虹哲學》的創想能夠為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帶去“另辟蹊徑”的喜悅;“絕處逢生”的快樂,我也為此而欣慰。
參考文獻
[1] 周易全解.金景芳;呂紹綱[M].吉林大學出版社,1889.6.
[2] 高清海哲學文存.[1—6卷][高清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6.
[3] 王樹人.中國傳統智慧與藝魂[M].武漢出版社,2006.12.
作者簡介;高向陽(1970—),男,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高莊村衛生室,大專,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