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顥月
摘 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一股快餐式的婚姻,即“閃婚”。“閃婚”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本文主要從“閃婚”現象的原因探析、“閃婚”引發地不利影響以及應對“閃婚”問題的法律對策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對“閃婚”引發地一系列矛盾的處理有所裨益,從而使人們創造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
關鍵詞:閃婚;結婚;婚姻制度;法律分析
“閃婚”是閃電式結婚的簡稱,通常指戀愛公開不久或者相識不久的男女忽然結婚。從認識到結婚時間短,從一天到幾個月的時間,互相了解不到3個月被稱為“閃婚”。“閃婚”可以分為感情沖動型、利益交換型、速戰速決型、心靈空虛型等等。[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一直提倡“婚姻自由”,現行《婚姻法》第3條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第5條也規定“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但是,任何的自由都是相對的,如今婚姻自由原則被濫用,出現大量“閃婚”的現象,導致了一系列問題,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我國現行法律還并未就這一現象做出有關規定,因此,筆者將收集材料,試做論述。
一、“閃婚”現象的原因探析
(一)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壓力過大造成“閃婚”
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如今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生活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這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壓力也在無形地增大。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壓力過大讓人們大多只考慮到自己本身的吃穿住行,對自身感情生活的投入時間相對縮減。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他們已經無力再追求馬拉松式的長跑愛情,婚姻變得“速食化”了,導致了如今“閃婚”現象普遍存在,越來越多的人只在剛開始覺得對方條件還不錯,抱著“先結婚,后戀愛”的心態來對待感情。
(二)婚戀思想觀念轉變為“閃婚”提供了心理環境
市場經濟要求行為人自己做出自由決定,主觀想法不受壓制,并要求市場中的人們進行平等交易。[2]人們的行為是受其思想觀念支配的,現代婚姻和傳統婚姻相比,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往往更偏向自由化,人們更渴望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終生大事”。甚至,一部分人拿自己的婚姻來當作人生中的跳板,利用“閃婚”謀求自己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再者,現代的法律也保護女性的婚姻自主權,她們有機會去改變原先被強加的陳舊的婚姻觀念的機會,婚姻觀念對她們而言開始成為一種自我追求、自我適應的體現。正是這些婚戀思想觀念的轉變造成了如今的“閃婚”現象。
(三)未婚先孕急于“閃婚”
不可否認,“閃婚”族中,有一大部分的人都是“奉子成婚”。未履行結婚登記手續的男女因一時沖動發生性行為而導致女方懷孕,這也是閃電式結婚的原因之一。戀愛期間的男女難免會有親密的身體接觸,由于感情沖動或者為了某些利益,雙雙自愿發生性行為而造成女方懷孕,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說的“婚前性行為”,也叫做“偷吃禁果”,此時如果男女雙方已經到了結婚年齡,則會考慮腹中孩子選擇“閃婚”。
(四)盲目追求所謂的“流行”
在現代生活中,“閃婚”被大多數青年人稱為21世紀的潮流。2011年電視劇《裸婚時代》的播出,西方的婚戀方式更是被大家所熟知和接受,接下來又有《新閃婚時代》各種類似的小說頻頻發表刊登,導致現在的青年人對西方的婚戀方式照單全收,敢于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敢于勇敢追求心中所愛,敢于嘗試各種新鮮潮流的結婚方式,如今的大量“閃婚”現象就是一種盲目追求“流行”的結果。
(五)現行婚姻制度助長了“閃婚”
我國《婚姻法》第8條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由此可見,現行婚姻法充分保障公民的私權利,淡化行政管理色彩,充分體現私人意思自治、自己責任等私法自治理念。結婚已經不需要經過單位,也不需要婚檢,只需要通過申請、審查、登記三步驟即可,無過多的繁雜程序,只要男女雙方自愿,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又沒有不宜結婚的疾病,從戀人關系到愛人關系短短時間即可轉變。離婚變得容易也是“閃婚”現象大量出現的原因。對于離婚,我國設置了協議離婚制度,當雙方不想再維持婚姻關系時,就可以到行政部門申請離婚,一般情況下當場就可以拿到離婚證書。人們往往會認為,離婚如此容易,那么“閃婚”又為何恐懼呢?現行婚姻程序的簡化,讓許多人不那么注重責任感,助長了男女雙方因沖動而結婚的風氣,造成了越來越多人“閃婚”。
二、“閃婚”引發的不利影響
(一)“閃婚”對個人的影響
弗洛伊德曾說過:“健康正常的愛情需依賴兩種感情的結合——我們可以這么說,一方面是柔情的、摯愛的情,另一方面是肉感的欲。”[3]大多數人渴望從婚姻中不僅得到肉感的欲,而且也得到真摯的愛,只有這樣情和欲相結合的婚姻才是穩定而長久的。從感情認知規律來看,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深入的了解,根本談不上愛,真愛是需要時間來考驗、互相了解的。“閃婚”就像是果實成熟,同時縮短了成熟周期,也降低了果實品質,更重要的是它買不起時間。
婚姻是以感情為基礎的,感情又是以男女雙方互相深入了解為前提的。“閃婚”是男女雙方在短時間內做出的決定,沒有充足的時間了解對方,對彼此的各方面條件并不是全部知曉,“閃婚”后發現突然面對了一個不熟悉的人,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摩擦不斷,影響雙方感情,最終會導致信任危機。所以說,“閃婚”并不僅僅是身邊多了一個而已,還有各種責任和甜蜜負擔,需要謹慎決定。
(二)“閃婚”對家庭的影響
婚姻是組成家庭的必經之路,而家庭的穩定取決于婚姻是否可靠和感情是否牢固[4]。在我國,男女雙方彼此相愛,從戀愛走向結婚都無法逃避對整個家庭的影響。結婚涉及到家庭背景及家庭文化的問題,所以傳統婚姻尤其強調“門當戶對”。
“閃婚”可能導致的“閃離”使得單親現象增多,影響下一代的身心健康,父母離異后,要重新創造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確實是不容易的。現代婚姻是自由的,但又不完全只是男女雙方的事,它涉及到兩方的家庭和諧問題,結婚應該事先通知雙方父母和親戚,認真聽取長輩們的意見,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尊重,可以避免引發家庭矛盾,帶來一系列不和諧問題。因此,“閃婚”對家庭和諧來說是不妥當的行為。
(三)“閃婚”對社會的影響
“閃婚”經過一段時間后,雙方的缺點都是明顯的矛盾和磨擦減少,可能會出現暴力,那最終只有一種結果——“閃離”。如今“閃離”看似只是男女雙方或只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卻會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閃婚”夫妻婚后生活的幸福感導致離婚率明顯上升,離婚率居高不下背后,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問題。“閃離”對當事人來說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不利影響,形成不穩定的因素,社會將倒退N年,是一個風氣散亂、秩序動亂的“大家庭”。一旦“閃婚”一方認為自己在這段短暫的婚姻中受到嚴重傷害,極大可能用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對社會秩序造成大影響。
“閃婚”還有極大的可能會造成騙婚行為。安徽在線-安徽商報曾經報道過一篇文章,騙婚女子進入農村火速與男子結婚,騙取近10萬撫養費然后就“人間蒸發”了。對于這樣的騙婚行為,只追求物質享受,忽略情感上的交流,極其容易引發法律上的糾紛,外界也很難介入,從而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和國家的起源》曾指明:“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5]“閃婚”和“閃婚”行為引發了一系列社會不穩定的問題,影響了社會的健康和快速發展,從本質上看是權力濫用。
三、應對“閃婚”問題的法律對策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現代婚姻與傳統婚姻相比,它的特點就在于快,從相愛到結婚只需短短時間。“閃婚”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上述一系列問題,下面筆者就為解決這些問題提出相關的法律對策。
(一)社會應該加強對人們婚戀觀念的法律教育
美好穩定的婚姻是幸福生活的基礎,所以社會應該要引導人們正確的看待婚戀觀。首先,在大學課堂上應該規定開設婚戀觀教育相關法律課堂。大學時期的青年心智還不太成熟,容易因為感情沖動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因此,開設婚戀觀教育相關的法律課堂讓青年們對正確的婚戀觀有清晰的認識是非常必要的,從一開始可以有效杜絕這種“閃婚”現象。并且,學校要多多開展有關婚姻法律的課外活動,拓寬青少年的視野,讓人們在青年時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念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實踐說明理論的正確性,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能使大學時期的青年們對正確的婚戀觀印象深刻,才能使這種正確的觀念深入到生活當中去,避免年少時期因為感情沖動而閃電般結婚,終究釀成不良后果。其次,現代媒體網絡是很發達的,也能夠快速的對某件事或者某種思想進行轉播,如果利用得當,會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法律部門應該明確規定通過媒體、電視、網絡等平臺大力宣傳正確的婚戀觀念,也可以專門設立這樣相關性質的組織負責,重視對人民觀念的教育,讓正確的婚戀觀和法律認識滲透到每個公民的生活當中,使人們形成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從而促進人們戀愛婚姻觀念的正確轉型。最后,可以建立專業的愛情以及婚姻的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在鄉鎮街道、城市社區里組建,可以提供婚戀問題法律免費咨詢以及開導服務,解答大眾的有關的法律問題,讓有感情、婚姻困惑的大眾能夠找到地方得以排解,從而引導人們形成正確、健康的婚戀觀念,促進家庭的和諧和穩定。
(二)有關部門應該從法律上努力完善婚姻登記制度
我國現行法律中規定的婚姻登記制度過于簡單快捷,雖然縮短了登記時長,提高了效率,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影響社會安定的隱患,因此,在法律上努力完善婚姻登記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筆者認為完善婚姻登記制度的可能措施:
1.實行婚姻登記公示制度
大多數人認為,法律規定婚姻自由,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與任何人無關,所以隨心所欲,互相剛認識剛看對眼就閃電般結婚,誰知雙方父母卻不知道自己兒女的“終生大事”,最終兩個家庭鬧得不可開交,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中國一知名女星Z的婚姻即是如此,父母不知自己的女兒早已結婚領證,在媒體上公開反對,讓自己的家事公之于眾,結果讓大眾拿來做閑暇時的笑柄。筆者認為,在《婚姻法》中規定實行婚姻登記公示制度可以讓即將結婚的新人的家庭成員完全知曉,避免被愛情沖昏頭腦的男女偷偷拿著戶口本到民政局登記結婚,落得不良后果,影響社會安定。再者,實行婚姻登記公示制度還可以防止重婚,維護社會穩定以及和諧。
2.設立婚前勸導程序
“閃婚”帶來的不良后果嚴重影響到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安定和諧,那么,為什么如今“閃婚”現象如此常見?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沒有專業的婚前指導和教育。因此,我國法律應該規定婚前勸導程序是一個必經的程序,新婚夫婦必須接受這一指導,否則不能結婚。但是,嚴格把控這一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讓這一勸導程序阻止了真正相愛的男女雙方步入結婚的殿堂。“閃婚”多數由于感情沖動,設立婚前勸導程序給予了正要登記結婚的男女雙方接受專業人員的指導和教育,給雙方足夠多的時間來考慮彼此是否真的適合結婚,是否適合長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并且可以使得青年人學習更多地夫妻之間相處之道,從而降低離婚率,增強家庭整體幸福感,使社會更和諧穩定地發展。可見,這一程序的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3.規范婚姻登記機構及人員編制
由于婚姻登記機構不規范操作,使得不符合條件、材料不合格但是又結婚登記成功的人有很多,農村以及偏遠地區較為嚴重。有部分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結婚條件的人是在家里人的安排下為了某些利益或者是為了達到國家某種政策的要求,通過在結婚登記處與熟悉的工作人員暗箱操作,為“閃婚”帶來的不良影響埋下了惡果。在我國這種現象是常見的,因此應該加強規范婚姻登記機構及人員編制,提高婚姻登記規范化,避免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后果發生。
(三)個人應該增強對“閃婚”的法律認識
國家和社會會對出現大量的“閃婚”現象制定一些相關的法律解決辦法,但是最重要的則是在于個人對婚姻的清楚法律認識。感情通常說的是跟著心走,但是對于現在的大部分人來說,在結婚登記時人們往往是處于一種沖動的狀態,心智還不是很成熟,想問題也不全面,沒有做到對婚姻生活的理性認識,缺乏長遠的計劃,只看重當下的感覺,這樣的情況造成的影響不容樂觀。婚姻會影響人的一生,所以我們個人應該自覺增強對“閃婚”的法律認識。決定結婚的男女應該在之前就互相加深了解,考慮自己是否真正適合對方,生活上是否有不可退讓的沖突等等問題。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精神文明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由于交際圈狹窄,社會壓力大,很多人都從婚介機構尋求幫助,在了解對方的條件還不錯的情況下,他們很快就結婚了。“閃婚”現象現在不僅出現在城市而且還在鄉村,雖然“閃婚”現象是現在新時代的產物,但是它的出現帶來了一系列個人、家庭和社會問題,對國家的穩定、和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結婚應該適當參考父母的意見,理智對待婚姻,不能因為一時感情沖動釀成無法挽回的錯誤,讓家庭不和睦,嚴重地更是造成社會不和諧。筆者認為,社會應該更多地加強對“閃婚”的引導,使得待婚青年們能夠對婚姻進行理性的思考,選擇健康的婚姻模式,維護婚姻的穩定性,而后促進社會的穩定。婚姻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感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閃婚”是一種危險的游戲,因此,“閃婚”應認真考慮各方面,三思而后行。
參考文獻:
[1]候娟娟,《由“閃婚”現象引起的法律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1.
[2]包英華,《“閃婚”現象引起的法學社會學思考》[J].《保定學院學報》,2008,21(3).
[3]弗洛伊德,《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M].林克明譯.太白文藝出版.2004.
[4]黃火明,《現代青年“閃婚熱”的社會學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16(4).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