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霄漢
摘 要:高中物理對于大學物理和初中物理來說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中電學知識是重點和難點,實用價值高,能為學習電氣工程學打好基礎。本文就高中生在學習物理時如何建立電氣工程學概念進行分析,借此為大家學好物理指明一定的方向。
關鍵詞:高中生;物理;電器工程;概念
電氣工程學包括了電路、電子技術、系統和電動機等方面的知識。目前在自動化機械,電子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前途。因此,對于我們學生來說若是要在將來從事電子信息,自動化科技方面的工作就需要掌握電氣工程技術與核心理論知識。然而目前,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暫時還接觸不到很核心的電子工程學的理論知識,但我們可以通過學好高中物理中的電學知識為將來學好電氣工程打好基礎。電學知識點是高中物理中的難點,它是在直流電的基礎之上融合了交流電、地磁場的相關概念,在學習電子元器件的的同時增加了對電容、電感等器件的學習。這為以后大學選擇工科類專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電氣工程學是為社會培養能從事電氣信息系統、微型電網設計、智能電網設計等相關專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其基礎課程就是大學數學和大學物理,其中物理方面主要就是電氣工程學。因此,若是將來想向這方面發展必須在高中時學好物理打好基礎。
一、電氣工程學的發展概況
威廉·吉爾伯特最先提出了地球磁性這一論點,即電與磁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隨后,大量科學家都先后對這個命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基于此,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表了《電磁學通論》,明確指出了電與磁二者關聯本質,同時提出電磁技術的理論基礎:光就是一種電磁波。同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赫茲借助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電氣工程學的理論體系在提出論斷、實驗、研究不斷地循環過程中得到了完善,改善著人們的生活。電力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潔能源,不但能加大國家工業發展,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電氣工程水平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生產科技水平,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沿。由于電力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而該國的電氣工程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該國的電力,因此各個國家都致力于提升電氣工程水平。就傳統定義來講,電氣工程是創造產生電氣和電子系統相關科目的總和,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該領域的體系也在不斷擴大,增加的大量的內容,基本包括了和電子、光子有關的一切學科,在大學里是一門專業技能強,就業前景好的學科。
高校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向社會輸送高學歷,高技術素養的人才,各類科研項目多,范圍廣,深度夠。保證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水平,能夠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電氣工程學作為高校的重點專業,更加能夠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提高我國水力發電能力,積極響應國家提倡的綠色能源號召。
二、高中物理知識理解電氣工程概念方法
高中生直接理解電氣工程學概念難度較大,專業性太強,因此需要先學好高中物理中的電學知識,逐漸對電氣工程學建立一個簡單的構架。
第一是要建立學習專業化理論的意識。首先,由于電氣工程學專業技術性非常強,在學習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強化專業化理論的學習,自我要求嚴格。高中物理涉及到很多用于電氣行業的電場、電磁場等相關內容,雖然內容相對初級,但是實用性很高,因此學習過程中必須培養專業意識。其次,要意識到物理的重要性,不能單單只是把它作為應試的一部分,若是高中的基礎沒有打好,后期很難進行深入的學習。第三是自主建立電氣工程學概念。
第二是對高中物理電學知識深入學習。加強理解掌握,夯實基礎。注重電氣工程學專相關知識的學習,包括恒定電流、交流電等內容。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對于內容抽象的可以通過物理現象更加直觀的觀測。
第三是對電學知識在實踐中拓展。高中物理課中有一定量課時的實驗課,通過實驗課可以鞏固我們平時所學的電學知識點。經過自己切身操作,直接觀察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挖掘出我們可能在課堂上忽略的邊緣知識點,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注意事項
作為高中生學習是我們最主要的任務,雖然說我們需要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構建電氣工程學概念,但是這只是我們努力學好物理、打好基礎的必然結果,不是重要條件。全面深入的學習專業知識是大學時期的學習任務,因此還需分清主次,考上全國電氣工程專業排名較前的大學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高中的物理知識是后期深入學習的基石,若是此時不打好基礎,好高騖遠的尋求高階層的知識,只能建起一座虛假繁華的大廈,經受不住臺風、地震的考驗。因此我們務必夯實基礎,以便后期的靈活運用。由于電氣工程這一專業實踐性較強,因而我們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的習慣,將這一習慣融入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不管將來我們處于什么時期,態度都要嚴謹、認真,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擴大知識面,建立較強的知識體系,為電氣行業的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目前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基礎學習,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以便以后可以無懼任何挑戰。
四、結語
電氣工程學是經過一次次的提出論證、實驗驗證、推翻、再次論證、實驗這一過程不斷的循環,完善,最終形成的理論。通過本次的研究讓我深有體會,任何理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代代的學者不斷的鉆研才能得出,當代社會更是這樣,只有勇于創新、全面發展人才才能靈活調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時春華.關于高中物理學習的對話[J].現代物理知識.2005(01).
[2]翟婷.基于高中生視角的電氣工程學[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8(01).
[3]馮楠,王林.運用演示實驗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02).
[4]韓雪英.突出電力大學專業特色的大學物理教學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