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翔
摘 要:在對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內涵展開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從金融經濟、農業經濟、市場經濟、企業經濟和國家經濟五個方面對傳統思想給當代經濟管理帶來的影響展開了分析,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當代經濟管理;影響
在社會實踐中,各種社會關系及社會矛盾活動中,都蘊含著管理思想。而經濟活動涉及管理學、經濟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形成的管理思想更加復雜,與社會發展水平、環境等密切相關。在當代經濟管理方面,則應當加強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影響分析,以便實現當代經濟管理思想的不斷完善,更好的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內涵分析
相較于現代經濟管理思想,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主要融合了社會因素和經濟管理內容,未進行經濟管理內容詳細劃分,主要針對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進行管理。在古代社會文化制度及社會體系的影響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深受儒家和墨家理論影響,存在重農抑商的思想內涵,將謀求商業經濟發展的行為看成是“操賤業”,導致傳統商業的發展受到了抑制,由此中國古代工業未能取得較好發展,商人地位低下,大量社會資源遭到了浪費[1]。而在古代小農經濟體制下,每家分得的田地有限,人員分散,難以實現有效管理。古代推崇自上而下管理方式,使得集權式管理思想得以形成。此外,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也存在提倡社會公平的思想,認為貧富差距過大是導致社會動蕩的原因。
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
(一)對金融經濟管理的影響。在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將貨幣使用管理和供給結合在一起,促使相應經濟活動產生。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進行貨幣管理,實行貨幣貶值,直至貨幣統一后則禁止私人進行貨幣的鑄造。在歷史變遷的過程中,紙幣得以傳,貨幣金融理論則隨之產生,促使當代金融經濟管理受到了影響。從傳統管理思想角度來看,貨幣管理應當從多方面進行,春秋時期主張母子相對理論,認為應當由官方決定貨幣升值或貶值,這一理論也被納入到當代貨幣管理思想中,用于推動金融經濟的穩定發展。而古代高利貸的出現,則是古代統治階級借以開展剝削活動的現象。盡管資金借貸為社會經濟活動重要表現,但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管理才能真正緩解社會經濟壓力,促使金融經濟健康發展。因此高利貸金融模式在由政府操控的情況下,需要出臺相應法律條例進行約束管理。
(二)對市場經濟管理的影響。市場經濟活動的開展,需要實現社會環境分工的科學處理,才能實現對各行業經濟發展情況的整體把握,避免單一進行某個行業經濟建設,導致產業發展不均衡,產業結構不合理,影響物品正常流通和物資科學分配。在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就忽略了產業均衡發展問題,一味側重發展農業經濟,未能結合社會生產活動對人們需求進行有效管理,導致物品輸入和輸出無法滿足群眾日常生活多元化需求。在當代經濟管理中,想要實現古代“平萬物而便百姓”的市場經濟管理目標,則要在給予市場經濟發展一定自由的同時,加強政府干預,確保生產和流通能夠為物資均衡分配提供支持,使社會分工得到不斷優化,繼而使社會生產活動得到科學有效管理。
(三)對農業經濟管理的影響。農業經濟管理為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核心內容,對當代農業經濟管理產生了嚴重影響,尤其是小農經濟理念導致當代農業經濟活動中普遍存在不愿意創新和尋求突破的問題,以至于從事農業經濟活動的人員滿足于現狀,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緩慢[2]。在當代社會,提倡進取精神,希望人們敢于冒險,才能利用有限生產力實現資源集中,促使農業經濟取得快速發展。例如在農作物種植方面,除了掌握過去的氣候、季節等自然規律,還應掌握經濟作物種植方法,在適合的土壤和時間進行適合農作物的種植,有計劃的開展農業經濟活動,促使農業產量得到不斷增長。因此在當代農業經濟發展中,還應改變過去農村懶惰安逸的社會風氣,倡導崇尚競爭和積極向上,促使農業經濟管理取得進一步發展。
(四)對企業經濟管理的影響。現代企業在經濟活動開展方面,盡管普遍采用了現代經濟管理理論,但依然受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影響。在企業經濟活動開展方面,依然有企業延續過去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由上至下進行企業各項大小事務的管理,導致企業管理效率低下,無法適應當前復雜的社會發展形勢。實際上,傳統管理思想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企業需要結合發展實際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以應對多元化的市場,明確企業未來發展方向。通過實現企業管理模式創新,采用先進科學技術進行企業經濟活動管理,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在企業經濟管理方面,還應在汲取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精華的同時,全面實現創新,確保企業能夠做到與時俱進。
(五)對國家經濟管理的影響。在中國古代,統治階級在國家經濟管理方面提出了開源節流和量入為出的思想,能夠為政府開展國家經濟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啟示。具體來講,就是要使國家經濟支出得到科學控制,實現對各項生產活動的科學分配,才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促使國家經費得到切實增長,為各項經濟活動的可持續開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礎上,結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還要實現國家經濟管理思想創新,不僅關注自然資源管理,還要實現人口、軍力等各種資源的管理,才能推動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在當代經濟管理方面,深受鄧小平經濟管理思想影響,即以“消除糟粕,吸取精華”為目標,客觀評價中西方經濟管理思想,結合當代經濟管理實踐實現思想改革[3]。在鄧小平改革開放思想引導下,我國當代經濟得到的有效管理,促使國家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
三、結論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同時存在不足和優勢,對當代經濟管理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實踐工作中,還要注重傳統思想優勢的發揮,同時結合不足實現思想理論的創新,才能使我國農業經濟、金融經濟、市場經濟、企業經濟和國家經濟等各種經濟活動的開展得到有效管理,繼而推動我國總體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顯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J].祖國,2018(13):85+87.
[2]曲誠.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對當代經濟管理改革的影響[J].智富時代,2017(12):126.
[3]梁純.當代經濟管理受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