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瀟
摘 要:本文以中國當代油畫創作為研究視角,針對當代油畫創作對于我國民間傳統美術藝術的借鑒與應用展開分析討論。期待為中國油畫事業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中國;當代油畫創作;民間美術
五千年悠悠歷史成就了獨具魅力的中華傳統文化,其中民間美術藝術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美術藝術中呈現出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以及民俗風情的審美志趣集中凸顯著我國人民的審美價值。民間美術作為民族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當代油畫創作的產生與發展都將帶來極大的影響。可以為我國油畫藝術的本土化變革提供肥沃的土壤,為當代油畫藝術的發展拓寬視野。
一、當代油畫創作與民間美術的造型
民間美術在造型上的特點總體上來講不僅極為客觀的表達具象事物的特點,同時融入了人們的情感思想。第一,夸張與變形的特點。在中國民間美術中,不同于西方油畫的造型理念,有效利用夸張變形等手法,將客觀事物的特征更加直觀的凸顯出來,增強直觀上的感受。例如,在剪紙藝術中的人物造型通常都是頭大身小的,這一造型特點在獅子造型當中也有所體現,“十斤獅子九斤頭”就是對這一造型特點的最好詮釋。第二,整體與概括的特點。我國民間美術藝術是日常生活的寫照,同時也大量的應用于日常生活當中,如在傳統節日、風俗禮儀當中的應用就非常廣泛,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民間美術作品在特定的環境下表達特定的形象,進而被廣大人民群眾所高度認同[1]。另外,民間美術藝人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的制約,進而也就形成了整體與概括的造型特點,例如北京兔兒爺等的作品當中都體現出了形體豐碩的特點。第三,詼諧與幽默的特點。在民間美術造型中的詼諧幽默特點并不僅僅是夸張與變形都手法的應用,在創作的過程中關注的是人物的表情、形態之間的關系,利用特殊的方式將人物的細節傳達出來,從而獲取人們的關注。例如在漢墓中出土的說唱陶俑,以及泥人張藝術都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了詼諧幽默、逗趣喜愛的造型風格。
圖1 《吉祥蒙古》(韋爾申·1988年)
我國的當代油畫對于民間美術造型的借鑒是非常廣泛的,通過對這一元素的借鑒與運用,實現了當代油畫內涵的蛻變與豐滿,同時可以使得我國當代油畫藝術的風格與特色全面的表現出來。如我們熟悉的羅中立、韋爾申等油畫作品都將具象的寫實為主體,而在這些油畫藝術家后期的作品當中都不同程度的吸收了民間美術藝術在造型上的基本特點,進而獲得了獨具魅力的藝術成就。羅中立在談論到當代油畫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曾經講到,在后期的油畫創作中缺少了一些隨意性,汲取了更多民間美術藝術的養分;宮立龍的油畫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秦漢雕刻藝術的身影,從而也就成就了他獨具一格的油畫藝術;在韋爾申的《吉祥蒙古》(圖1)這幅當代油畫作品中,人物造型是非常厚重的,彰顯著我國民間美術藝術在造型方面的特色,傳達出了民間美術藝術與當代油畫藝術整合的魅力[2]。
二、當代油畫創作與民間美術的色彩
我國民間美術藝術在色彩上凸顯出自身的特點,集中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表現性特點。在民間美術作品當中集中強調以色扶形,從而傳遞出喜悅的氣氛,在民間美術作品當中,色彩情感以吉利、積極為主體,所以在整體上的色彩效果比較鮮艷、明快,表達出的色彩非常具有張力與刺激性。例如在我國民間美術作品當中很普遍存在的紅黃搭配、紅綠相間、紫色與綠色的配置等都可以體現出我國民間美術在色彩上的表現性特征。第二,象征性特點。色彩本身具有象征性意義,正如歌詞“灰色是不想說,藍色是憂郁”(《聽海》)所唱的一樣,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自己的一套色彩象征理論,如紅色代表的是熱鬧與喜慶,白色代表的是純潔,黑色代表的是黑暗與凄涼,在各類的民間活動中,這套色彩象征理論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如戲曲臉譜等。第三,裝飾性特點。在我國民間美術作品當中極力追求的是那種簡潔而單純的色彩基調,進而實現在平面上的裝飾效果。在色彩搭配的過程中,通過對色彩的應用,使得點、線、面之間形成合理的配比關系,達到和諧統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這種大色塊對比以及構成手法,在西方傳統油畫藝術中是很少用到的。我們常見的民間泥玩具通過都是利用白色打底,在白色的基礎上去涂上色彩,之后利用簡單的線條去勾勒質樸的形象,從而使得色彩在平面上具備極大的裝飾功能,從而鑄就了大俗大雅的藝術風格。
當代油畫創作中對于民間美術藝術色彩元素的借鑒與運用是非常多的,很多油畫藝術工作者都結合我國民間美術藝術的色彩特點進行油畫創作。例如,王沂東的油畫作品中就有效借鑒了我國民間美術藝術的色彩元素,在他的沂蒙山生活主題系列油畫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其注重對于紅色的運用,并且將西方傳統油畫創作技法與民間美術色彩配置形式結合到了一起,體現出了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在談論到當代油畫創作的時候,王沂東曾講在油畫創作的過程中,對于色彩的運用有效借鑒了紅綠對比這種非常強的民間色彩方式,例如山東的木板年畫。
現代社會中,藝術多元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現代藝術對于傳統藝術應該本著批判的心態去傳承,本著發展的視角去借鑒。在當代油畫創作中對于傳統民間美術藝術的借鑒與運用是實現優化創作本土化的需要,也是凸顯中國油畫藝術特質的需要。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油畫藝術工作者要深刻認知民間美術藝術的價值與魅力,將其與油畫創作整合在一起,碰撞出傳統與現代的火花,探索出油畫藝術的全新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文立磊.中國當代油畫對民間美術的借鑒[J].戲劇之家,2014(07):285.
[2]蕭睿.論中國當代油畫創作對民間美術的借鑒與運用[J].社會科學戰線,2011(12):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