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環境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執法水平,持續有力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根據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8年環境執法大練兵的通知》(環辦環監[2018]4號)和省市環境執法大練兵的要求部署,汾陽市環境保護局從多方面入手,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通過組織環境執法人員“三全”大練兵,即全員練兵、全年練兵和行政處罰全過程練兵,全面提升環境執法隊伍的執法水平,持續推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夯實環境執法基礎,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活動意義
由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嚴峻,因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面臨諸多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法治意識提高,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的高標準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在城市環境中,噪音、空氣、水、垃圾等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問題成為基層環境保護執法的主要問題。然而,在社會轉型時期,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轉型困難并且污染嚴重。但是,基層環境保護部門的監管能力和執法力量較為薄弱,鄉鎮街道并未設置鄉鎮街道環保所,基層環境保護執法工作面臨治理手段和技術滯后的問題,如監控系統、數據監測。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環境監管執法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法律法規執行的效率、效果與預期還有很大差距,基層環境執法人員“不會查”、“不敢查”的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一是“不會查”。環境執法工作涉及面廣,對執法人員業務能力要求很高,既要熟悉環保法律法規,還要了解企業生產工藝、產污節點、掌握現場執法技巧。而基層執法人員大多數沒有經過系統的環保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導致人員業務能力不高,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執法工作客觀形勢的需要,不會查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不敢查”。環境執法干擾因素過多,一方面一些基層政府官員環境保護意識淡薄,重經濟、輕環保,為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對環保執法工作不支持,甚至干預執法,盲目引進污染項目,支持污染企業盲目生產;另一方面對一些環境違法案件,執法人員前腳調查,后腳就已經有人拉關系說情,要求免于收費或免于處罰,阻礙執法人員辦案;行政干預和人情干擾已成為阻礙基層環境執法的兩大障礙,直接導致部分環境執法人員不敢查。這就對現有環境監察執法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通過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旨在提升我市環境執法人員全員執法水平。通過全體環境執法人員參與練兵,提升執法積極性和隊伍凝聚力,提高環境執法隊伍整體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推動全年持續發力。
二、活動內容
我市積極采取實地培訓、實戰練兵、知識競賽、業務比武等措施,對環境行政處罰全過程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進行集中練兵。
(一)練發現問題和取證能力。開展實地培訓、實戰練兵,對現場執法要點、檢查技巧和調查取證的程序、標準及要求等進行全面講解和操練,提升現場檢查和調查取證能力。在外派、上派執法人員培訓的同時,組織全體執法人員開展內部培訓,著重培訓法律法規、執法要點、文書規范方面的知識,推行“自我培訓”練兵。扎實推進“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被檢查企業、執法人員,執法查處情況向社會公開)污染源監管工作,實行嚴查嚴懲和整改問題暗查追蹤制,全面公開執法查處情況,規范工作程序,提升監察成效。加強業務培訓,從法律法規角度處罰,鍛煉執法人員的取證能力,加強部門聯動,與公安、檢察院、法院、林業、國土、農業、水利等部門實行聯合檢查、案件查辦;同時加強區域聯動,積極配合上級環保部門,開展跨區域、流域的交叉執法檢查,提升執法水平。
(二)練適用法律能力。開展執法案卷評審,及時發現行政處罰法律適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工作水平,有效減少或避免適用條例該用不用、該罰不罰、該移送不移送和處罰較輕、不合法、不合理現象的發生。開展環境法律法規大學堂,請法律專家為執法人員培訓,并結合執法實際情況,制定法律法規適用規則。
(三)練規范處罰能力。開展建章立制、線上線下學習、交流研討、案例評析、知識競賽等,規范行政處罰文書基本格式、內容和送達,明確行政處罰程序和具體要求,提升案件辦理形式和內容的規范性。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某行業的自由裁量標準,做到有據可依,處罰規范。
(四)練信息運用能力。及時收集、匯總大練兵有關信息,嚴格按要求的時間、格式、內容公開和上報處罰案件信息,提升案件信息公開和報送工作水平。
三、活動成效
大練兵活動開展以來,我市按照省、呂梁市安排部署要求,以中央、省環保督察為契機,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層層壓實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責任,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強化源頭防控,深化污染治理,嚴格執法監管,堅決向污染宣戰,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年我市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成績顯著,組織開展了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工作、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評估工作、防治煤場揚塵污染工作、企事業單位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查處違法排污百日行動等工作。共受理了呂梁市環保局轉辦的信訪案件3起。呂梁市環境監察支隊轉辦的38起案件:其中環保信訪案件5起,環保微信案件6起,環保電話案件18起,環保網絡案件8起,來信案件1起。現41起案件,已全部辦理,達到處理率100%,結案率100%,滿意率100%。截至2018年11月5日,我市共有一般環境行政處罰案件77件,共處罰金593.07259萬元,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4件,共處罰金41萬元,合計罰款634.07259萬元。另有適用《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的案件1件,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件,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案件7件,實施查封、扣押案件236件。
2018年環境監管執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市將繼續抓好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按照環境執法大練兵的要求,借助“12369”環保熱線進一步打造環保文明窗口,做好群眾來信、來訪、來電投訴的受理、處理、歸檔工作。要對日常環境監察中發現的問題、上級檢查時發現的問題、各類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扭住不放、一查到底,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確保環境違法問題查處到位。進一步加強機構能力建設,完成資料整理、歸檔,持續做好2018年環境執法大練兵工作,不斷改善轄區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