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丁淼 王雪純
摘 要:政務公開對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公民政治權利實現,國家政權機關行政方式方法改進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國家公共政策的實施與發展,更加有效的制止貪污腐敗等情況,對于我國當前的政治經濟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由于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文化發展不同,不同的政治體制也對其政務公開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本文重點分析了中西方政務公開的差異對其進行分析對比,從而借鑒西方的經驗,豐富我國政務公開制度。
關鍵詞:政務公開;中西方對比;分析探究;經驗改革
1中外政務公開的差異
1.1淵源不同
資本主義社會的政務公開起源于啟蒙思想,在革命結束以后通過政府的一系列探索發展形成了這樣一種規范化法律化民主制度。這一探索與發展的歷程更是體現了政務公開在西方國家所占的地位。其政務公開主要依據是人民主權的思想,開展政務公開主要也是為了保障公民自由平等的權利,便于社會人民的民主監督。
我國所推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文明歷史中民主性最高的民主,尤其在中國的實踐當中,它不僅包含了其他人類在制度文明中進行一切探索的精華,更是結合中國現有的國情,對其進行創新發展。我國《憲法》便是我國民主制度的最佳佐證,我國《憲法》從法律層面肯定了我國廣大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而政務公開有利于提高我國政治制度的民主性,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1.2政務公開的保障機制不同政務公開
政府公開的保障制度是政務公開能夠順利實施的有效措施,美國政務公開的保障有三種。第一,行政保障。行政機關在接收到公民提出的合法申請之后要在法律規定的期限之內對其做出反應,對于那些拒絕公民合法申請的工作人員,美國文官獎懲保護委員會的特別法律顧問有權決定是否給予其法律處分。第二,司法保障。公民對于行政機關的裁決有異議,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訴,要求行政機關做出相應的負責,該行政機關要在接到控告書的法定期限內對與控告進行申辯,法院經過審理有權阻止封鎖行為,并有權直接要求行政機關解除其封鎖行為。第三,國會的監督保障。美國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必須每年3月1日或3月1日以前向眾議院和參議院議長各呈交一份前一年度有關政務公開申請的報告,以便分發給各有關委員會。而近年來,我國在政務公開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為了提高政務公開程度建立了一系列的政務公開監督保障制度,主要通過組織保障機制,監督保障機制與制度保障機制幾方面來進行,從而提高我國的政務公開力度與政務公開效率。
2借鑒外國經驗探究中國政務公開的路徑
2.1樹立政務公開意識,切實改變觀念
首先要讓行政公開觀念深入每個人的心中,政府要不斷強化政務公開的意識,樹立服務的行政理念,尊重公民的各項政治權利,在各項政策的實施中全面關注公民的需求,將服務行政觀念具體化為行動,以便于更好更快的實現政務公開與政府轉型。其次,自近代以來,世界各大國無不意識到人民的國家的主人,一切國家的權力無不來自于人民,換言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人民賦予黨政機關的權力是需要國家各級工作人員合力行使與維護的,公民通過選舉,選出合格的領導人,并將決策權力交于政府,那就是一份信任。由此可見,行政權作為國家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來源于公民所賦予的權利。現代政府的只能不僅僅是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決策,更重要的是要為人民服務,政府沒有任何權利凌駕于公民之上,行政決策當中,決策者要打破為民做主的思想,轉變為服務型政府,明確決策者是人民公仆,一言一行都需要對人民負責,需要為公眾服務。而政府在做出決策是也要對信息進行公示,了解公民想法,積極主動的對公眾的需求做出回應,真正實現政府與公民的互動式決策。
2.2健全監督評議制度,為政務公開構筑制約機制
(1)強化并完善對政務公開過程的監督制度
不管是何種機制的確定,都需要對政府官員的權力進行監督考核,對政府官員的行為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約。我國歷代封建王朝都使用高度集中的“文官制度”,而在這種制度下,考核制度相對周密,并且管理監督較為嚴格的,國家就能夠繁榮昌盛;考核制度不夠完善或是監督松懈的王朝就短命衰敗。政務公開是行政權力運行方式的轉變。部門利益的驅動會影響到政務信息的全面真實的公開,只有內部監督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外力來推動。行政決策機構的決策實行過程需要人民的監督,監督機制是優化行政決策機構的重中之重。在行政決策當中,加強人大監督,就需要指定相關的監督細節與實施過程細則,形成較為完善的監督機制。并據此成立相關的監督部門,提高權利機關的工作素質與工作效率。其次要提高媒體的影響力,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作用,允許現在媒體對重大事件進行追蹤報道,對于重大決策的更新實施以及修訂進行實時更新,如實報道,要求新聞媒體立足于人民群眾,為民發言。所以應著眼于通過輿論監督推動政務公開。
(2)加強行政機構制度建設,保障行政決策的民主性
促進行政決策民主化我們需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應制度。各級政府及組織要在轄區范圍內開辟公民針對民意的反饋渠道,可以通過新聞媒體,社區組織,信訪部門等,了解群眾對于行政決策部門的認識與了解,尤其是關于群眾的信訪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完善信訪制度,針對信訪過程中了解到的問題認真研究,妥善解決,完善行政決策措施,這其中政務公開對于民主信息的傳播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加強信息公開,信息公開對于居民了解行政,有效參與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公民的知情權得到保障,讓其了解足夠多的信息,促進其為維護自身利益與公民利益而加入民主的決策當中,提高其參與政治的積極性。我國目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正在進一步完善,國家機關的活動也在進一步趨于公平,公正,公開,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機關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國家機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進一步保障人民權益有利于加強行政決策責任制度建設。
3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政治文明建設的發展,科學、民主決策逐漸成為我國各級決策機關的當務之急。科學和民主的行政決策直接關系到行政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我們應該按照十九大的要求,積極了解汲取國外先進科學決策經驗,結合我國國情,以此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周仁標.我國行政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思考【J】.武漢大學學報,2006:(6).
[2]馮暉.對行政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0.
[3]蔡樂渭.論我國行政決策模式的改革【J】.2010:(10).
[4]狄永桃.行政管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2-143.
[5]王育.淺談行政決策科學化【J】.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