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妃利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對于物質的追求逐漸降低,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滿足。美術館是我國重要的文化服務輸出平臺,當前我國新增的各地、各級美術館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美術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承擔著弘揚和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對促進社會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優化美術館的服務功能一直以來也是美術館工作者所追求的。本文主要就美術館展覽功能的探索路徑進行討論。
關鍵詞:美術館 展覽 功能 拓展路徑
美術館是我國重要的公共文化普及與推廣平臺,美術館通過向民眾展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間存留下來的優秀藝術作品,使觀展民眾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文化的發展腳步,了解千百年來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文化變遷,對提高全民的整體文化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而美術館展覽也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使群眾獲得更高的藝術標準與價值取向,有助于提升民眾的精神素養及審美能力。同時,美術館通過策劃展覽能夠向更多人傳遞“美”的含義,通過展品向大眾傳遞作者的創作表達和藝術信念,可謂一舉多得。在當今社會中,物質已經不再是催促人們前進的目標,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迷失在日夜忙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丟失了自己,成為一臺為了生存而不斷運轉的機器,是沒有精神的“傀儡”。美術館的展覽工作,能夠通過傳遞美好幫助迷失在“生存游戲”中的人找到新的精神寄托,獲取新的追求方向,得到精神層面的升華,也能夠進一步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美術館所面向的受眾不同,美術館展覽內容需要進行不同的規劃,以便于滿足不同民眾的審美需求。
一、美術館的基本功能以及基本展出內容
美術館能夠保存、展覽藝術作品,是藝術作品文化輸出的基本平臺。美術館的展覽是基于視覺基礎的,其基本展出內容包含但不限定于繪畫、書法、雕塑、攝影、裝置藝術及工藝作品等展出形式。通常情況下,美術館展覽需要足夠的展示空間,將藝術作品進行陳列展出,連接參展作者與觀展群眾的藝術共鳴,從根本上講,美術館依舊是博物館中的一種。美術館通過展覽藝術作品,增強相關受眾的藝術鑒賞能力,而藝術鑒賞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受眾的整體素質成長,可以說受到良好的藝術鑒賞能力培養有助于提高受眾的審美能力,然而當前的美術館展覽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以至于我國美術館展覽促進全民素質成長的內容推進緩慢。
二、當前我國美術館展覽功能拓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藝術作品數量不足,美術館建設覆蓋不全面
由于我國近現代美術作品產量普遍較低,所以美術館并不能覆蓋至縣、鄉級地區,甚至在少數市級地區同樣缺乏,那么這也就導致在這些地區的受眾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取到相關的藝術作品信息,藝術鑒賞能力沒有及時建立,以至于在未來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存在困難。眾所周知,藝術作品與書籍類作品不同,不能夠采取復印技術進行大規模的復制應用,因為藝術作品復制后會缺乏“靈魂”,復制作品不能稱為藝術作品,所以當前美術館并不能獲取足夠的展出作品,導致美術館依舊處于缺乏狀態。藝術作品的缺失是不能通過科技手段補充的,需要培養更多具有專業性的藝術能力的人才,以增加美術館的覆蓋率幫助促進我國居民整體素質的發展。
(二)美術館展覽場地規劃不合理
該問題于美術館展覽過程中十分常見,由于美術館展覽作品種類較少,多數為繪畫、書法及雕塑內容,為了方便管理,一般將繪畫、書法作品與雕塑作品進行分別展覽。而在這樣的美術館中進行瀏覽時可以發現,繪畫展覽區的場地利用率極低,即使增加護欄等保護裝置依舊有很大空間可以增加其他展覽內容,而雕塑作品展覽區域則是場地利用率太高,多個雕塑作品在較小的空間中展出會造成擁擠感,受眾不易獲得鑒賞心理,對培養受眾的藝術鑒賞能力極為不利。
(三)美術館宣傳工作落實不到位
宣傳工作是擴大受眾面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美術館行業的興起,受眾面積窄的問題也很快被發現。而美術館在近年來也在不斷嘗試進行宣傳工作幫助擴大受眾面積。然而很快就能發現,多次的宣傳美術館并沒有使受眾面積明顯增加,這是由于宣傳工作沒有安排相關的宣傳受眾群,宣傳工作落實不足。例如在進行美術館展覽宣傳時,不分析本次展覽的受眾人群是何年齡或身份,只是盲目地面向所有人進行宣傳,那么不論是應選擇的受眾群還是未選擇的受眾群都無法獲得足夠強的好奇感,并不能起到實際的宣傳效果。
三、美術館展覽功能拓展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正確認識美術館的展示功能及作用
認識美術館的功能及作用是幫助民眾建立美術鑒賞能力的第一步,而大范圍的美術館展示功能及作用的普及可以通過借助互聯網或電視節目等方式,面向全國受眾進行相關知識傳播,通過多類型節目的播出幫助更多人認識美術館的作用及意義,讓普通民眾在潛意識里留下對美術館的正面印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再進行線下宣傳時往往事半功倍,而這些受眾在多次進行藝術作品觀賞的過程中就已經獲取了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同時也對美術館展覽擁有了一定興趣,可謂一舉多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電視節目或互聯網APP等內容中進行美術館宣傳投放過程中,要了解節目或APP受眾的年齡分布,根據年齡進行宣傳內容的安排,增加宣傳成功概率。
(二)重新規劃美術館內的場地
在當前的多數美術館中都存在場地規劃問題,當前我國美術館普遍場地利用率低,美術館工作人員可以將相關繪畫、書法作品與雕塑作品的展覽館相結合,根據時期或作品題材等進行重新規劃,將各類作品交錯展覽,同時需要避免受眾出現審美疲勞的情況,根據情況增加相關時期的故事等內容,增強受眾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提高受眾的藝術鑒賞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展覽作品統一為繪畫作品或統一為其他某一類作品時,場地規劃需要根據其他條件進行劃分,在合理利用場地的基礎上需要避免同風格藝術作品的多次出現,造成受眾審美疲勞感,不利于我國普通民眾的審美意識培養。
(三)增強美術館間的交流,合理利用資源
當前我國藝術作品數量不足,這也就導致許多美術館對自身館內藝術作品過于重視,并拒絕相關的交流活動,但這樣的情況實際上十分不利于美術館本身的發展,受眾在多次或長時間的面向相同的藝術作品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審美疲勞問題,一旦出現審美疲勞那么受眾的藝術鑒賞能力就會大幅下降,不符合美術館的基本功能及作用意義。各美術館間加強交流有助于各館間的相互學習,在相互的學習借鑒中能夠最快獲取適用于自身的宣傳手段及相關的管理辦法,而藝術作品的交換展覽也是資源合理利用的表現。通過交換展覽藝術作品能夠避免受眾出現審美疲勞問題,同時多種類多風格的藝術作品也更加有利于受眾的藝術鑒賞能力培養,可以說當前我國美術館最重要的發展辦法就是加強相互間的交流,也是促進我國美術館展覽功能的最快方法。
四、結語
當前我國美術館展覽是一項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展覽內容需要根據觀展受眾的精神需求及審美能力進行安排,確保受眾的觀展體驗。美術館展覽功能的拓展也是當前我國藝術傳播界重點關注的內容,更廣泛的展覽功能能夠更好地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及審美需求,而這一功能拓展內容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相關的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及規劃,促進我國美術館展覽功能的拓展,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