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旭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藝術的關注度和追求也越來越高,而陶瓷雕塑藝術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同時隨著時代的變化在表現手法、制作工藝等各方面都在不斷變化。而研究陶瓷雕塑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歷史文化,分析其發展方向。本文簡單闡述了陶瓷雕塑的藝術特點,并探究了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陶瓷雕塑 造型 藝術特點 發展
一、陶瓷雕塑的藝術特點
第一,豐富的空間感。陶瓷雕塑給人們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真實的三維立體空間美感,它不僅僅只局限在一面上,而是可以通過多個方向和角度來觀察到二維畫面,提升視覺上的效果。所以,在進行陶瓷雕塑的藝術創作時,對創作者的技術和審美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陶瓷雕塑自身存在空間美感,它還能與所在的環境形成一種對比、交流和映襯,實現對周圍空間的藝術升華,這也是陶瓷雕塑作為裝飾品的一大亮點和價值。第二,豐富的雕刻手法。陶瓷雕塑的雕刻手法是體現其藝術價值的重要部分,而且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更多種類的手法,比如浮雕、圓雕等,都能體現不同的美感和藝術,同時用于不同物品的塑造也呈現不同的風格。例如一般透雕能夠增加雕塑的質感,更加具有觀賞性,而圓雕一般是針對真實的人物、動物等的形象,通過抽象或者具象的方式來表達藝術。第三,多層次的形態美。就單一的欣賞陶瓷雕塑,其最直觀的美感就是形態上的多變性。它是結合了多樣化的造型、適合的色彩以及科學的比例,才能從整體上來提高雕塑的藝術性,使其更加和諧。通常色彩表現了雕塑整體的風格,對色彩的搭配上、明暗度等使用上,都要有較深的經驗才能把握,而在造型上,則需要藝術家有著獨特的審美和創新能力,還要利用自身的專業性來控制比例,從而實現陶瓷雕塑的造型藝術美。
二、現代陶瓷雕塑藝術的發展
(一)創作思想的更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美的追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對陶瓷雕塑的藝術呈現上,也在人們的思想進步潮流中,有了更深層次的追求。傳統的陶瓷雕塑藝術創作更加重視觀賞性的價值,比如在我國宋代,陶瓷開始根據不同地域的民間特點進行創造,從而出現了南北不同的六大瓷窯體系,這些不同類型的陶瓷相互吸引、相互效仿,使得陶瓷藝術呈現了百花齊放的喜人面貌和超高的藝術境界,同時通過不斷地吸收和改造,創造出來各種不同風格的陶瓷藝術。而當代的雕塑作品,創作者更喜歡加入自己的思想、認知和情感,重視陶瓷作品中蘊藏的內涵。這就是在創作的思想上,有了更加深刻、長遠的認知。除此之外,陶瓷雕塑造型還會與當時社會生活相結合,呈現出能夠對環境進行氣氛烘托的效果。陶瓷雕塑品已經不再只作為裝飾品,而是可以進行文化的傳承,可以表現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同時也能為后世展示當下社會的面貌,也是社會文明生活的剪影。因此,時代的變遷可以說為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寬闊自由的環境,讓藝術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藝術水平,為人們創作出更加具有內涵的陶瓷藝術品。
(二)西方藝術思想的引入
隨著文化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科技、社會文明等都開始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響,特別是現代的藝術創作也被西方思想滲入。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以追求寫實的作品逐漸轉變為在對事物的意向、情感等方面來進行表達。傳統的陶瓷雕塑的藝術,在表現手法上大做用線條的勾勒來表現意境,向人們傳達真實的情感,這種方式主要是中國畫的一種筆法。而西方思想的融合,在雕塑的色彩搭配和釉色上所呈現的比較明顯,更加追求真實和還原。實際上,這種真實的表現手法仍然能夠呈現出中國古典的美感,具有豐富的內涵,同時用西方文化進行完善和補充,增強了作品的逼真效果,這對于促進陶瓷雕塑藝術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在美學風格上實現了突破
傳統陶瓷雕塑藝術的表現手法具有生動形象、形神兼具、筆法獨特等特點,特別注重對于事物形象的刻畫以及對于意境美的表達。比如陶瓷藝術上的粉青汝窯、景德鎮的影青瓷等,大多是符合普通人民的審美標準的。而在現代的陶瓷雕塑中,美學風格有了不一樣的水平。除了創作者需要利用自身對藝術美超高的感知力,還需要收藏者、觀賞者能夠意會到作品中的美感,能夠從各方面來感受作者所傾入的情感和精神,必須具備一些對藝術獨特的審美視角和見解,才能更加深入地欣賞到作品多方面的美感。隨著陶瓷雕塑作品的藝術內涵不斷的加深,所蘊含的思想內容也逐漸地豐富,包括民族文化、創作者的思想、社會文明的發展以及所表達的人生價值觀等,所以其收藏價值也越來越高,這也體現了其美學風格正在趨于獨特化、高水平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陶瓷雕塑代表著傳統的藝術風格、造型特點以及表現形式,具備較高的價值,無論是在造型、表現方法、創作思想,還是在美學風格等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地深入和完善,其藝術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所以,作為藝術家,也要不斷地提升陶瓷雕塑的技術水平,創新思想和創作方式,推動陶瓷雕塑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