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夏
摘要:博物館是具有保存、研究、陳列、教育、觀光等多種功能的綜合價值性公共文化場所,具有典型的社會事業屬性。做好博物館陳列展覽設計,是博物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保證博物館價值發揮的基礎。筆者簡要分析了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意義及特點,然后具體分析了做好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方式和手段,希望能夠為各位同仁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博物館 展覽設計 陳列展示 方式
博物館是集學術性、藝術性、教育性、休閑性于一身的公共文化場所,承擔著社會服務的各項職能。在博物館日常管理工作當中,做好陳列展覽是最為核心的業務,如何提升陳列展覽設計質量,從而提升博物館的展覽效果和服務價值,一直是行業內深入研究的重點課題。筆者站在自身工作的角度嘗試對此進行分析。
一、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意義及特點
博物館陳列展覽,就是將博物館館藏的主要文化產品,依照特定的展覽目的進行主題擬定、結構規劃、內容布置、藝術氛圍塑造的布局擺放過程。博物館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核心價值的體現,也是服務于民的手段,一般來說,博物館陳列展覽具有以下特點。
(一)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博物館陳列展覽以展覽內容為支撐,要求以豐富的類型藏品充分展現展覽的價值內核;在此基礎上,要更加重視展覽的表達形式,積極創新形式手段,從而使展覽內容以更具沖擊力和感染力的方式得以呈現。
(二)通俗性和學術性、藝術性的統一
博物館是收藏、研究文物的殿堂,是知識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因此博物館陳列展覽具有天然的藝術和學術氣息,這是其教育和熏陶觀眾的主要氣質;但是,與此同時,只有能夠被公眾所理解、接受和喜愛的展覽,才是成功的展覽,因此博物館陳展還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通俗性,要讓觀眾看得懂、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給觀眾留下更深的印象。
(三)科學性和現實性的統一
博物館以真實的展物表達觀點、思想、知識和信息,這些展品本身就是科學的代表;但是,展品本身是不會說話的,其教育價值的發揮還需依靠合理的布展設計,只有突出展覽的主體性和邏輯性,以創意性設計手段來輔助展品表現,才能使展品表達出現實的意義。
二、博物館陳列展覽方式探討
(一)核心思想與創新手段的融合
突出展覽的核心思想,準確、鮮明、生動地表達、體現和烘托展品,是陳列展覽的首要目的,陳列展覽之前首先就要明確本次展覽的主題。因此,應組織專門人員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從考古學、歷史學、文物學角度深入理解藏品的價值,對藏品數量和狀況進行全面掌握,在此基礎上做好展覽內容的文本策劃,確保展覽主題凝聚于構成展覽的諸多要素當中。核心思想得以確定之后,要想提升展覽陳列的藝術性和表現力,就必須做好展品的創新安排,不必拘泥于單一化的設計思維,而是應結合多元化的設計理念,按照年代、類別等不同規律對展品進行陳列,依據一定的藝術思維做好展品擺放以及展板和說明牌的設計;要從展覽空間出發,使館內光線與展品色彩或呼應或對比,充分展現出展品的藝術魅力。此外,在數字傳媒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布展人員還可以大膽運用數字技術,以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展品在各自時代的所處情境,以此充分提升展覽的可看性,創設一種虛實相間的展覽氛圍。
(二)故事線索與時代精神的結合
信息的傳遞有自身特定的規律,而博物館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亦需要以故事情境和現代生活進行消化、解釋,為此,在布展時,要重視故事性與時代性。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所謂故事性,就是要在展品布置中構建出一條隱藏的“故事線索”,使觀眾能夠按照大眾化、通俗化、易記憶的故事情節更好地理解此次展覽的內涵,了解展品的歷史語境。此外,還要重視布展的時代性,就是建立展品與現代生活的聯系,使展覽內涵能夠向現代生活中延伸和展開,讓公眾把對歷史的思考深度和對美的理解轉化對現代幸福生活的追求。
(三)文化特質與人文理念的呼應
公眾參觀展覽是為了尋找一種文化體驗,因此,將博物館的文化特質融匯于觀眾的良好觀賞體驗當中,成為我們布展中的一種重要思路。比如,重視內容傳達的直接化,將展覽內容以更加通俗的語言、故事形式傳達出來,使展覽更具中國特色、甚至是地方城市特色,這是拉近與觀眾距離的好辦法;要保證展覽內容的傳遞方式與普通大眾的知識結構相一致,在“以人為本”理念指引下,突出立體化、人性化、趣味化的設計效果,使整個展覽內容可以以直接化的,同時兼具韻律感和節奏感的方式得以表達。此外,要重視受眾的展覽體驗,保證觀展環境的舒適化,比如,盡量使用環保、天然的裝飾物材質,減少異味和有害物質的排放,使用更加節能的照明設備等,在為觀眾提供更好體驗的同時,也傳達出博物館的低碳環保理念。
三、結語
博物館展覽陳列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形成愈發完善的布展概念,才能提升陳列展覽設計的整體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