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芳

前些天來找我看病的張大爺剛一坐下就主動推薦一個偏方——要我給他配點液體打一打。我問他有什么難受的癥狀,他說自己沒病,只是在防病——血液厚了(血稠),打點液體調稀一下。后來張大爺又跟我說他常年高血脂、高血糖的老哥們都通過輸液疏通血管,他翻閱的醫療保健刊物中,亦有很多專家支持這種做法,所以他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病,也來試一下。
我當場否決了張大爺的這種想法,并告訴他輸液不是隨便就能輸的。
首先,血液系統本身是非常復雜的,不像鍋碗瓢盆粘了油污那么簡單。不可能因為幾次輸液,就改變血液系統自身的代謝方式和程序。也就是說,即使血管里存在“油污”,也不建議隨便輸液。
其次,大家要明白血液里“油污”的形成原理。患者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高血脂,在一系列相互作用下,血管內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并聚集。這些含有膽固醇、類脂肪的聚集物越來越多地沉積在血管內膜上,直到形成斑塊和血栓。
由于這是一個長期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基本可以理解成斑塊“長在了血管內膜上”,而非“粘在了血管內膜上”。也正因為如此,單純通過輸液的方式基本不可能“溶化”血管內膜上的斑塊,對血液內的脂質聚集物也沒有太強的消解作用。
輸液輸的大多是活血化瘀和擴張血管的藥物,所以短時間內會有“藥到病除”的作用,但由于治標不治本,療效維持的時間不確定。也正因為這些僅僅是“民間傳說”,所以《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沒有把“輸液清洗血管”列入常規的心腦血管病防治方法中。
醫學講究對因治療,不能人云亦云,尤其是輸液,更要明確癥狀和病因。現在輸液這么流行,特別是在農村,更多的是大家迷信和自我安慰使然,再者監管不力也側面縱容了這種不合理的現象。
前幾天微信圈里出現了一個被廣泛傳閱的秘方:某人出國參加研討會,會議期間突然感到胸口劇痛,檢查發現三條心血管已被血栓嚴重堵塞。正當要準備做手術時,當地的一個土醫生開了個食療方子。患者照此服用了一個月,再檢查時發現三條血管干干凈凈,原來堵塞的地方暢通無阻!
我本來以為這是個玩笑,后來發現有很多人轉發,甚至跟帖稱“我也用了,效果不錯”。我趕緊打開這個秘方:把生姜、大蒜和檸檬混合榨成汁,然后與蘋果醋混在一起,小火煮半小時,冷卻后加蜂蜜調成粥狀,裝瓶放置于冰箱內保存。每天早飯前空腹服用一湯匙,有血栓的可以疏通血管,沒有血栓的可以預防高血壓、感冒!
乍一聽似乎都對路子,但是這個秘方本質上還只是個食療方,據此代替正規治療不可取,甚至會因此貼誤病情。
如果想服用,也應該先咨詢醫生,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選擇,不可盲目進補。畢竟生姜、大蒜和檸檬都是有一定刺激性的,而且又加醋又加蜜的,對于胃腸功能低下和糖尿病等患者來說有點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