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 要:在歷史的發展中,文物反映了人類的意識形態、社會關系、社會活動以及社會環境狀況。文物是人類遺留下來的遺跡和遺物。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文物保護工作逐漸成為了社會上廣泛關注的話題。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需要有合理的人員分工,從文物的征集、典藏、陳列、研究,到基礎設施、服務系統以及人才備用,都要做到合理分配。
關鍵詞: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時代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博物館的保護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現如今各地區之間加強了文化和經濟之間的交流,博物館應該利用好科技發展成果,利用計算機等先進設備建立文物數據庫,優化文物保護工作,促進各地區博物館交流,實現文物保護向更好方向發展。
1 現代科技對博物館文物保護影響
1.1 文物保護面臨的阻礙
我國的博物館建設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因此大多數的博物館不僅經費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現代化的設備的缺乏也限制了博物館工作的開展。我國許多博物館還沒能建立起完整的數據庫,這嚴重阻礙了對外聯系,限制了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長遠發展[1]。
1.2 專業服務系統的開展
近幾年來,博物館為了提升服務層次,加強與社會的聯系,相繼注冊了微博賬號和微信公眾號。博物館正在盡量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審美情趣,但是因數據系統的不完善,博物館在信息化進程中受到了阻礙[2]。博物館只有加強社會交流,提高服務層次,才能完善文物保護的服務系統。
1.3 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隨著時代的進步,博物館的工作不只是對文物進行簡單的修復和陳列,相關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但是,我國此類專業的知識教育系統不完善,而且從業者專業素質普遍較低,影響了博物館的管理工作和創新發展。
2 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方法
2.1 信息網絡的建設,專業人士的領導
博物館應該根據本館實際情況,采辦相應的設備,把科學技術合理地運用到文物保護上。例如,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物建立相應的數據系統和目錄系統,運用數據處理系統和計算機傳輸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中病毒等突發情況。
2.2 博物館文物保護與服務系統相結合
信息時代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系統,博物館的文物保護管理人員應該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博物館的服務工作要求。如建立藏品數據庫、業務資料數據庫和研究資料數據庫,并完善數據庫系統,真正實現從數據庫管理到博物館服務的轉變。
2.3 豐富文物保護內容,創新招人機制
首先,要改善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聘用制度,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提升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其次,應該注重工作人員后期能力的培養,如派人到文物鑒定班、文物管理班學習深造。定期對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者進行評估,堅持優勝劣汰選擇機制。最后,應提高工作人員的福利、工資,為工作努力的員工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
3 結束語
在新的時代中,博物館的領導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該充分認識到文物保護工作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館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新時代對博物館工作的要求,逐步完善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專業服務系統和人才隊伍的建設,切實推動文物保護工作進程。
參考文獻
[1]張麗虹.信息時代背景下博物館文物保護措施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4(15).
[2]王子恒.信息時代下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措施[J].中國民族博覽,2016(11):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