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楠 歐璐莎



摘要:本研究根據課例分析的固有研究框架,即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情境等的分析實現對小學音樂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狀況的梳理,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案,旨在促進小學音樂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師? ?學科教學知識? ?課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1-0097-04
音樂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是小學音樂教師將音樂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所能理解的音樂知識過程中所運用的一切知識的總和。本研究根據課例分析的固有研究框架,即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情境等的分析實現對小學音樂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狀況的梳理。采用課例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整理分析每一個教學環節所體現的學科教學知識,并且有助于橫向對比每一位被調查者的掌握學科教學知識的程度,更有助于縱向對比在每一個維度下不同教師教學特點。
一、小學音樂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課例分析研究框架
根據舒爾曼對學科教學知識(PCK)的定義以及解書在《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結構及特征分析》的研究,同時借鑒向琴的《熟手型幼兒園教師音樂學科教學知識現狀的個案調查及相關建議》一文的研究維度,本研究從音樂內容知識、關于小學生的知識、音樂教學策略知識、音樂教學情境知識這四個維度對小學音樂教師PCK的發展進行考量。結合課例分析的結構,確定本研究的分析框架,見表1。
即通過課例中的教學內容考察小學音樂教師的音樂內容知識,通過教學目標的設計考察小學音樂教師關于小學生的知識、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分析考察小學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策略知識、通過對教學情境的觀察分析小學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情境知識。此次調查研究選取三位一線教師,深入課堂進行課例收錄總結,分析其教學思路,最終通過對比PCK相關的四個維度,各選取一部分典型課例進行課例分析。
二、小學音樂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課例分析研究過程
(一)維度1:音樂內容知識
音樂內容知識是指教育最基本的知識,是老師應該知道“教什么”的知識,也就是小學生要學習的最基本知識。研究發現四名被調查教師在音樂內容知識上面,都有相似的地方,見表2。
通過調查,A、B、C三位一線教師在歌唱活動中,通常都會選擇在聽第一遍旋律之前提問類似“在歌曲中都聽到了什么”的問題,能夠很有效的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聽完歌曲后,學生從旋律、速度、節奏、節拍、情感等音樂要素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歸類自己所抓住的信息,從而自然地學習音樂內容知識。在欣賞活動中,三位一線教師都選擇了給出歌曲的創作背景、分析歌曲的結構。有歌詞的欣賞歌曲,三位老師要求在了解歌曲背景后,能夠用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沒有歌詞的欣賞歌曲,三位老師要求能夠記住樂曲中重復、主要的旋律。在打擊樂器演奏活動中,通過了解打擊樂器、正確使用打擊樂器、根據歌曲情感,使同學們能夠對打擊樂器的知識有一定的學習。在韻律活動中,三位老師都給學生們足夠自主選韻律動作的空間,根據歌曲的旋律、歌詞的書寫,完成歌曲的表演。
(二)維度2:關于小學生的知識
關于小學生的知識是指教師了解小學生音樂學習的認知特點,思維發展情況、不同小學生的差異以及關于小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經驗、心理發展水平等知識。被調查的四位教師在課時選擇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前后課時都不是隨意的選擇,見表3。
三位老師都選擇前后課知識內容有聯系的課例來進行,不僅可以鞏固原有知識,還不會引起學生感覺枯燥的情緒。例如教師A在《快樂的Do Re Mi》一課后,選擇了《賽馬》,不僅強調鞏固了跳音、八分正附點的使用,還可以讓學生們進一步體會自由和快樂的表達。教師B《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后,選擇了《歌唱美麗的祖國》,不僅進一步鞏固了2/4拍指揮圖示,還讓學生們進一步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師C在《丟手絹》后,選擇了《北京的四合院》,在完成教學的同時,進行了學校規定的主題教學。學生們在這幾節課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積極調動自己參與課堂,課堂學習效果明顯。
(三)維度3:音樂教學策略知識
音樂教學策略知識是指教師為了達到音樂活動的特定目標,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的知識。教師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達到完成本節音樂課教學,同時學生學習到本節課的知識點。通過表4,筆者對三名被調查教師的課例進行了分析。
通過表4可以看出,給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的空間,是教師A的教學特點。通過課堂觀察,教師A在每一節課都會圍繞自己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小學生可以完成的問題,最大程度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在訪談過程中,教師A提到:“音樂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在特定的圈里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學生會有很多奇妙的反饋。而一節完整的課就是‘一個圈連接又‘一個圈,課程完成的效果,取決于每一個‘特定的圈設計的是否巧妙”。
通過觀察B教師的課堂可以發現,每次在聽歌曲、樂曲前,B教師都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學生們帶著問題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聆聽,這樣學生們在聽歌曲的過程中,會抓住有關問題的重點,使每一次的聆聽變得高效。同時,通過表格可以看出,教師B用不同方式,對音樂要素的強調是處在整節課的主要地位的。
根據表6可以看出,教師C并沒有過多的教學方法,通過課堂觀察,教師C的課堂是原始型課堂:聆聽歌曲—學習節奏—旋律模唱—演唱歌曲。按部就班,沒有過多的教學手段在里面。
(四)維度4:音樂教學情境知識
音樂教學情境知識是指教師根據具體音樂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有助于活動進行的教學情境的知識。營造氛圍比一味強調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要更有效率,營造合適的氛圍,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們對整節課的興趣,從而主動地跟著老師的思路,一直完成整節課的內容。課例分析見表7。
通過課堂觀察,教師A和教師C選擇最常見的音樂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通常會在課堂的導入環節進行教學情境的渲染,利用語言、提問、照片的展示進行導入,將學生們帶入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教師B不光可以在課堂導入部分進行情境創設,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創設情境。在《打字機》一課中選擇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情境渲染,讓同學們想象打字員工作時候的狀態,通過模仿工作場景,體會樂句的旋律走向以及整體樂曲的音樂情緒。
三、小學音樂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課例分析研究結果
通過對課例分析發現:三位教師的教學目標都能做到清楚明確,在學科教學知識這一方面都能夠有所體現。在教學過程中,三位教師都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活動,教師B更突出了教學的方法和特點,教師A和C只是相對完成了教學目標,沒有體現在學科教學知識這幾方面的能力。而教學內容,整體看下來,教師A和C沒有教師B的課堂更加充實有趣,更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而體現在教學效果中,教師C 更能很好地展現課堂,學生們課后的收獲也更加豐滿。體現在學科教學知識上,教師C更顯能力強一些。
根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升教師教育質量。專業知識的內容需要準教師在校期間認真學習并牢牢記住,在專業知識方面已經入職的教師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找出自己專業知識短板進行查漏補缺。教師要豐富自己的學科內容知識。小學音樂教師不要因為自己的教學內容的簡易性而懶惰,應多讀一些有關音樂學科的書籍、論文,思考一下現在主流的教育思想是從哪些方面思考闡述的,并在自己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嘗試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思敏.“幼兒園教師音樂學科教學知識(PCK)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2]解書.“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結構及特征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3]向琴.“熟手型幼兒園教師音樂學科教學知識現狀的個案調查及相關建議”[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