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葉
懶出來的消費增長升溫,懶需求增長最快增幅達82%。
最近,阿里最懶員工火了,小哥工位都是解放雙手的懶人用品,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動口絕不動手。小哥是淘寶酷玩星球頻道的運營小二,老板給他的kpi就是“學會偷懶”。
“我希望在試用中洞察用戶懶需求?!边@位最懶員工被網友評價為“懶得很勤快”。其實,所謂“懶人經濟”并不是指人們變得越來越“好逸惡勞”,相反,他們有不同的職業,消費能力強、理念新,并敢于嘗試購買不同產品與服務,當每個人都被快節奏的生活帶著往前奔的時候,“懶人經濟”悄然而至。
據最新發布的《懶人消費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為偷懶花了160億元,較去年增長70%,其中“95后”懶需求增長最快,增幅82%。
從消費偏好看,偷懶人群各有特點,因為懶需求的不同,成長出了許多“特別人類”。“平躺生物”,指的是借助懶人神器實現躺著也能有豐富多彩生活的人群,他們以“95后”為主,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浙江和福建。“彎腰障礙患者”,視彎腰為大敵,運用懶人神器避免彎腰等動作,多以“70后”為主,這類消費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安徽。“家務指揮專家”,指的是擅長于用襪子洗護機、掃地機器人等高科技電子產品幫助解決家務問題的人群。數據顯示,2018年相關智能類電子設備年增長超三成,懶人產品日均有千萬的市場規模。
根據懶人消費力的高低,“懶人消費熱力圖”由此出爐。據此顯示,懶人消費相對比較高的群體大部分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區。而“偷懶之王”非廣東人莫屬,分別拿下最善于偷懶排行榜首和人均懶人產品消費頻次全國第一。而除了湖北、河南、四川以外,中原地區均沒有進入懶人消費最高的十大地區。另外,東北和西北是懶人消費相對較低的地區。廣東則榮登最善于偷懶排行榜榜首,廣東人人均懶人產品消費頻次居全國第一,從細分年齡人群來看,廣東“80后”“90后”分居懶人消費榜單前兩位。
事實上,通過互聯網解決問題正是當代年輕人思考的一種習慣,由此衍生出以追求效率為目的的“懶惰消費”。某種意義上,懶惰消費實際上反映了一種新型供求關系,是追求效率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調動資源配置的動力。隨著這些年輕人越來越傾向于服務消費,希望以此來換取閑暇時間,節省時間成本,即時的、支離破碎的、綜合的移動消費體驗逐漸成為年輕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