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人們幾乎已經習慣了這個長達十年的刻度
1984 《終結者》
1997 《泰坦尼克號》
2009 《阿凡達》
——這是屬于卡梅隆的間隔,
某種程度上,觀眾開始理解:
這是誕生經典的代價和成本。
期待在漫長的等待中發酵。
這可是卡梅隆,卡梅隆從未失手——他把觀眾的期待閾值拔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對創作者來說無疑是壓力如山的。還能往哪兒去征服更高的山巔呢?
他的過往,已是高如珠穆朗瑪峰的存在了。
不少人在心里暗暗勾畫了“卡神”的跌落。
但不是作為導演,而是監制與編劇。
盡管如此,卻不能否認這部電影對卡梅隆的意義:
14年前在 對《阿凡達》 與 《阿麗塔》 的抉擇里,卡梅隆優先選擇了《阿凡達》,
原因是當時的技術以 《阿凡達》 來實驗更容易突破,
而 《阿麗塔》 所需的技術,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待其成熟。
阿麗塔在大銀幕里誕生,
從三百多年的昏睡中
睜開虹膜巨大的日漫系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