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
摘要:公立醫院如何轉變現有的財務管理模式,構建新型的管理平臺,已經成了醫改改革的焦點,在醫療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處理新制度面臨的問題,提出應對的措施和政策。
關鍵詞:新財會制度;醫院;財務管理平臺
在現代化的發展當中,原有的醫療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一些財務管理的模式已經落后,為了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和醫院內部管理模式的更新,減少管理模式的一些缺點和不足,制定了相關的新醫療制度,催生了新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一、醫院施行新制度的背景
(一)新醫改催生新制度
新的醫療改革促進了新的醫療制度的產生,在中央下達改革醫療衛生體制的文件當中,明確要求“進一步完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嚴格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監管和運行監督”。醫院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以服務病人為中心的公益性單位,它具有很多的特點,如:“具有相當客觀的資金規模,業務活動也相當的龐大和繁忙”。因此,國家相關部門非常重視這個改革,提出了嚴格醫院預算和收支管理,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定期開展醫療服務成本測算,科學考評醫療服務效率;全面推行醫院信息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為適應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新要求,明確了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的具體內容。所以,醫院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的、適應醫院管理要求的醫院財務制度,真實反映醫院財務信息,發揮參謀助手、效益管理及監督職能等作用。這方面的改革不僅能夠提高醫院的行政效率和醫療水平,這種做法也是深化醫療改革管理機制的重要舉措。
(二)落實醫院補償機制的基礎
新的醫療政策嚴格的要求醫院采用藥品時,要進行成本核算的方法,為各個方面的藥品加成做好堅實的第一步。并且還能強化管理的基礎功能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強化藥品的管理成本,為醫院的各項工作做好良好的鋪墊,進一步的規范醫院的收費和財政補償的工作。
(三)加強醫院監管機制的手段
新的醫療制度,進一步的夯實了固定資產價值,要求醫院固定資產要按資金來源按月統計并計提折舊,規范資產分類和實物管理,這種制度真實的反映了醫院運行的成本和固定資產凈值。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醫院在工作當中的狀況,這項新的政策,將成為政府和群眾監督和觀察醫院經濟運行情況及資產狀況的有力手段。
二、施行新財務制度的意義
(一)完善醫療補償機制
國家制定的新的醫療制度在強化成本管理這一點明確地給出了嚴格的要求和指示,對成本的對象核算、資金的開支范圍、成本的分布情況和分攤流程等多種方面同樣的給出了明確的規定。作為醫院我們要大力的完善醫療的業務成本核算,這將有利于全面的提升醫院的核算和管理的水平,并且為政府的有關部門的服務提供了一些依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醫療收費的補償機制。
(二)強化政府監管力度
要想成功的執行一項新的決策和制度,作為有關部門應該大力的強化監督制度,進一步的督促這項制度的實行和實施。新的醫療制度進一步的完善了醫院的財政補償,使得醫院的財務報表和資金的流動更加的透明真實,還確立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的新的任務和目標,不僅滿足了政府對醫院的有效監督,而且又能滿足醫療業務的成本核算和對控制醫院高額成本的基本要求。
(三)提升醫院運行管理水平
新生的醫療制度改變了某些平臺的運行模式,從而產生了新的平臺運營,新制度對醫院的各個方面都做出了規定,例如:財務管理、成本的核算等諸多方面。但由于醫院的某些應用系統無法滿足于當今時代新制度的要求,所以作為剛剛催生的新平臺一定要建立和醫院相適應的運營體系和要求,打造一個創新的核算制度,建立醫院的運營的管理體系的基礎工作。并且還要根據國家的規定要求,以醫療服務業務為主題的基本思路來進行構建運營的管理體系,以實現彈性的管理基礎。不僅如此,作為新的平臺,我們要努力的提升醫院的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和水平,努力的解決財務與各個應用之間溝通機制的問題和不足,使得一些最基本的小問題在這新興的平臺上得到解決。
(四)新制度凸顯雙重作用
在經過新舊制度的聯系和結合之后,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醫院按照標化工作量進行基本家庭的成本核算和補償的依據,以及怎么調整服務價格和各種付費的基礎。政府在投入的資金和績效方面的問題時也越加的清晰明了,也促進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進一步的加大,提高對醫院的審計力度。
三、對于醫院實施新財務制度所要面臨的挑戰
(一)醫院財務管理力量薄弱
根據當前情況來看,醫院最薄弱的環節大多數是醫院的財務管理這一部分。因為經濟活動遍布于醫院的活動的每個角落,但是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醫院的管理者對管理知識的欠缺,術業有專攻,醫院大都是治病的專家,對一些財務上的管理相對來說還有些生疏和不足,再加上醫院的運營越來越復雜多樣化,因此,醫院的財務管理更應該更上一個水平。而新的醫療制度就和原有的醫療制度有著明顯的不同,新的制度要求管理財務工作的人員熟練的掌握核算單元和財務報表等一些扎實的經濟知識,為管理決策層提供準確有用的財務信息。
(二)醫院經濟核算單元劃分過于寬泛
為了使醫院的內部管理更加有效地實行,醫院早已開展了有關工作的核算,但由于收費部門口徑過于廣泛和復雜,不能準確的核算出有關部門的總成本和床日、醫療項目、出院人數的單項成本。
(三)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難度巨大
醫院主要的教研、醫療人才的資源大都分布在門診和住院,人力在科室和同類科室之間流動。因此這些人力資源在業務這一部分占有相當的資金費用,如何把這些費用按照出勤的情況來分攤是一個十分難解決的問題。
四、醫院以實施新制度為主要目的構建財務管理平臺
(一)設立總會計師,加強財務管理
新的制度對醫院的經濟管理和財務部門的管理提出了更加高的標準和要求,主要強調“用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國家對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視;按照醫改要求明確規定醫院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醫院的財務活動在醫院負責人及總會計師領導下,由醫院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因此,醫院更要加快腳步,培養和引進更加專業的財務人員,組成一支強有力的管理隊伍,來促進醫院經濟管理部門的正確化和專業化。
(二)根據新制度要求全面升級現有的信息系統
新的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改變,對現有的信息系統有了更多的要求,主要就是建立健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財務報告、信息公開以及內部和第三方審計機制;同時要滿足政府會計制度新要求,單位財務核算全面轉向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相結合的雙體系核算模式,對納入預算管理范疇的資金收支的同一筆會計業務,需要進行平行記賬,即同時進行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核算。在資金的收入和支出的透明度、藥品成本的核算和方法、進行各個材料的分類、藥品物價的調整和變動以及財務報表格式的變動等。
(三)建立規范化、一體化、可拓展的精細財務管理體系
醫院要嚴格的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和改進財務管理的模式,進一步的跟緊新的醫療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并且要對各個部門進行合理的改造和整合。面對科室,應該計劃他們的核算成本和預算體系,建立有效的運營管理體系。面對工作崗位,我們要有力的進行整合人力資源,嚴格地按照成本的核算和績效的管理來對他們進行要求,合理的分配資金,并且對待付費方式規范并梳理所有的醫療項目收費明晰情況,為項目的成本核算奠定一定的基礎。
五、結束語
新的制度的改革是我國在醫療改革的重大突破的和全新的創新,新制度的實施,涉及到了醫院內部當中的各個方面,這更需要醫院在管理方面做出準確、長遠的決策,在醫院環境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中,要互相的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利益,有效地控制醫療業務的成本,全面的打造節約型醫院,并且要高度的重視財務管理這一方面,注重對財務人員隊伍的培養和建設,從根本上促進醫院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丹華.以實施新財會制度為契機構建醫院財務管理平臺[J].財經界(學術版),2018 (02):106-107.
[2]楊鑫.以實施新財會制度為契機構建醫院財務管理平臺[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 (02):111.
[3]朱麗萍.以實施新財會制度為契機構建醫院財務管理平臺[J].現代經濟信息,2017 (0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