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摘要:政府會計制度的實行,將會重新構建政府會計核算模式,統一了現行的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醫院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有很多不同之處,在資產的確認、核算內容范圍、賬務處理方法等存在差異。資產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資產會計核算方面,通過分析找出醫院現行制度與新制度不同之處,分析實施《政府會計制度》中公立醫院在資產核算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資產核算
為了規范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各級各類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將統一并全面施行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作為事業單位的一部分也將實行政府會計制度。鑒于醫療衛生行業的特殊性及復雜性,公立醫院在資金來源、資產核算等方面長期以來執行有別于其他行業的醫院會計制度,政府會計制度是在完全替代醫院會計制度,滿足醫院業務管理的需要,兩種制度順利過渡銜接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困難。
一、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資產會計科目設置的變化
政府會計制度不僅統一了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科目的設置,而且也不再對不同行業的事業單位進行分類,而是通過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財務報告框架體系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全面、清晰反映單位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相對于醫院會計制度科目設置,政府會計制度增加了政府儲備物資、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受托代理資產、文物文化資產屬于資產類會計科目的內容,從而使資產的核算范圍更全面。將“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兩個科目合并,并且在總說明中明確規定單位將不再單獨建立基建工程賬目,而是按項目單獨核算;增加“研發支出”科目,以真實反映單位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增加核算股利、利息的內容,以真實反映單位當期投資收益;增加“在途物資”科目,在實際成本法下,以科學合理地反映單位所持有的資產[1]。
二、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資產核算的變化
(一)政府會計制度下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核算提出的新要求
通過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折舊和攤銷會計核算的對比發現,醫院會計制度中設置的待沖基金科目,即有利于使財政補助收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進行核算,又有利于反映醫療收入與醫療成本之間的配比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相關預算管理的要求進行了滿足。但是,由于醫院會計制度用于財政資金來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計提折舊、攤銷時,沖減待沖基金而不計入醫療業務成本,存在弱化醫院成本核算、隱藏成本真實情況、虛增醫療收支結余等問題[2]。換而言之,由于政府會計“雙基礎”和“雙體系”及“雙目標”的特征,故政府會計中未保留待沖基金科目,并規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提的折舊、攤銷應計入醫療業務成本或管理費用,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3]。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要求是以政府會計為基礎的,對于固定資產折舊這一類問題,政府會計主體做出統一規范的說明。在說明中當期費用或相關資產的成本包括固定資產所提折舊,首當其沖將財政資金購置資產不劃入資產基金科目的范圍當中,在每個月末計提折舊時計入沖減資產基金。這種“實提”折舊的做法既有利于公正可靠的反映資產價值,也可以進一步推進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特別是成本核算與權責發生制相關的政府財務報告。
(二)政府會計制度下對公立醫院無形資產核算提出的新要求
政府會計在向企業會計制度吸收學習的過程中,運用了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規定形式,簡化了相關核算內容,并呼吁在研究和開發無形資產時更注重研究階段和發展階段的效果。其中,研究開發項目在研究開發階段的支出,在項目發生時就已經考慮在內。在開發階段,首先按照合理的方法將開發支出進行合計。無形資產的最終模式形成后,將被確認為無形資產。如果無形資產沒有最終形成,則將計入當期成本。
(三)對資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會計制度對醫院資產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一是醫院要全面對資產情況進行核實檢查,對資產的范圍準確劃分,由原來的五大分類變更為六大分類,定期盤查,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保證賬實相符。二是每個月按時對各項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從未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醫院要全方位核查已擁有固定資產的已使用年限、原來的價格、還可以使用得年限等,對固定資產補提折舊,以反映現有資產實有價值。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往來款項的管理,分析往來款項長期掛賬的原因,并及時作出處理。
(四)財務信息系統不能適應新制度的要求
目前醫院運用的會計核算系統只能用于單一的核算系統財務會計核算或預算會計核算,不能將兩種核算系統有機結合起來應用,并不能滿足此次政府會計制度中“平行記賬”方式的要求,實行“平行記賬”必須有強大的信息技術支持,“平行記賬”的好處不是只有“雙分錄”,還有優于其它記賬方式的技術意義。在沒有強大的信息系統支持的情況下,會使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增多,相對于一些規模較大和業務往來頻繁的公立醫院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如果醫院的財務信息系統沒有實現有機整合,各個核算系統之間沒有聯系,那么就不能使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和會計核算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共享和對接,不能符合政府會計制度中對資產核算的規定。
三、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資產核算的應對策略
(一)了解學習政府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雖然目前醫院還是執行通用的醫院會計制度,有關醫療行業具體準則還沒有出來,但是大的方向已經確定,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在相比,無論核算基礎、會計記賬還是財務報告體系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與其他一般事業單位相比,醫、教、研三位一體的公立醫院無論是業務收支規模大、還是業務的復雜程度都相對更加突出,兩種制度的順利銜接與過渡工作量巨大,需要醫院領導層面足夠重視,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所以單位組織提前培訓學習政府會計制度,讓財務人員有更長的時間去適應新制度,為能夠順利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做充足的準備。
(二)梳理醫院的財務業務流程,發現問題與弊端
醫院會計制度的變更,是一個系統性制度變更的過程。醫院的財務會計核算方法的變更,直接影響了成本核算體系的變化,預算報銷體系的變化,間接層面對于物資管理體系、收費體系、資產管理體系等等都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實施新制度前,在信息化層面、管理流程層面逐步向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上靠攏。
(三)準備一次資產盤點,按照最新方法分類
政府會計制度中對固定資產管理比較之前的醫院會計制度有了一些變化,由原來的五大類更改為六大類。那么意味著醫院整個固定資產管理體系都要發生變化。進行資產盤點一方面,可以提升下一年度資產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再次梳理資產管理過程,選一個好的操作軟件,規范資產流程,加強與財務關聯性。
(四)聯系會計軟件服務商對于軟件進行升級
現行醫院會計核算都是使用信息系統在運行,會計制度的變更,會計記賬方式發生改變,由原來的獨立記賬模式,改變為“平行記賬模式”,一個會計業務,由原來的一對分錄,變成多對分錄。因此操作軟件層面必須支持平行記賬模式,很多內置數字都要進行改變。那么找一家專業的熟悉醫院會計制度的軟件服務商是非常的重要工作,同時還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
四、結束語
公立醫院作為政府預算撥款單位,是政府的會計主體中的一部分。為了使醫院財務人員盡快了解政府會計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從而更好的適應政府會計制度,從目前發布的文件可以看出,2019年醫院會計核算層面變化還是很大的,無論是記賬規則,還是核算方法都與現行醫院實行的制度有很大的差別,作為公立醫院,面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要有所準備。
參考文獻:
[1]戴笑韞,蔡戰英.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的比較分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8 (1):19-22.
[2]唐志朋,鄭大喜.《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內容的比較及啟示[J].中國衛生經濟,2016 (5):90-93.
[3]李良,王潔.政府會計制度與醫院會計制度對比探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7 (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