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逢春
成本核算是企業制定產品價格、反映成本利潤的重要依據。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一般會綜合考慮市場價格、質量水平、產品成本、目標利潤等因素。如果產品成本核算不準確,就會導致產品定價不合理,從而會影響企業的決策,造成企業總體利益的損失。同時,成本核算也影響著企業的財務經營成果。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準確及時的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堅實基礎,合理的成本分析可及時發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挖掘企業活力,提高企業利潤。因此,對于橡膠制造業的成本核算應著手加強建設。通過對制造業A企業橡膠產品的成本核算分析,指出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適的成本方法,從而引起各方的重視,控制橡膠產品成本,為銷售定價提供最有利的幫助。
一、A企業橡膠產品成本核算現狀
(一)A企業發展概況
A企業是一家國有企業,是某橡膠集團公司的二級法人企業,成立已經四五十年,主要生產加工履帶、自行車輪胎等橡膠產品。其企業特點是以生產加工為主的制造業,生產成本占銷售收入比較很大。同時,橡膠產品品種較多,而且還要分產品規格和型號。因此,在成本核算上A企業一直以來比較重視,核算也比較規范。但A企業經過這么多年發展與變遷,其成本核算基本上沒有變化。從目前情況看,財務部門核算出來的成本不能很好的體現實際成本,成本核算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而且目前企業成本越來越高,已經超出行業的平均水平,企業通過“精致企業”活動千方百計以降低生產成本。由此可見,成本核算已經滿足不了現時管理需要,企業對生產成本的核算越來越重視,非常有必要對其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研究。
(二)A企業成本核算現狀
目前A企業用的成本核算方式采用品種法,以橡膠產品品種作為核算對象。A企業成立至今,一直沿用這種方法。具體的歸集如下:原材料按每個產品品種的施工標準定額進行歸集,車間工人工資和制造費用按每個品種的直接材料進行分配,水電氣按照動力和財務共同擬定的每個產品能耗定額進行分配。因為A企業是二級法人企業,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基本都進入制造費用------廠部經費這個科目,這是比較特殊的。所以A企業在歸集廠部經費的時候按直接人工工資進行分配。固定資產折舊按產量進行分配,專用料和包裝物按產量進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分配方式就是以上述的方式進行歸集。
(三)A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
一直以來,A企業都是用上述的成本分配方法來對各項費用進行歸集。橡膠產品在不同數量、規格以及產品組合中,不同的分配比率導致了產品成本的不準確。A企業的履帶規格非常復雜而且多樣,同樣規格大小的履帶因為客戶的要求不同而使工藝發生變化,也就是同樣耗用材料的情況下,工藝不同也會導致成本的不一樣,但在實際分配費用時,因為直接材料相同,導致人工和費用的分配也一樣,這就導致了明明更復雜的產品從報表上來看和工藝簡單的產品一樣的成本,從而讓銷售部門得到一個不很準確的成本,可能會對銷售定價產生誤導。一直以來這種情況都有存在,現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銷售報價越來越精準化,在這樣的情況下,A企業一直在思考其成本核算體系和分配該用怎樣的一種方式進行,于是標準成本法成了A企業首先考慮的首要方法。
二、標準成本法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吸收更快的先進成本核算思想,并運用于成本核算實踐中,就會獲得競爭的主動權,贏得市場。在傳統和變革的比較下,認為標準成本法更適用于A企業目前的成本核算。
(一)標準成本法。是指企業以預先制定的標準成本為基礎,通過比較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計算和分析成本差異、分析成本差異動因,進而實施成本控制、評價經營業績的一種成本管理方法。標準成本法下,制定標準成本是標準成本法的關鍵,難點在于制造費用的分配。企業應用標準成本法,要求有較穩定的外部市場經營環境和相對平穩的產品需求。
(二)標準成本法優缺點。標準成本法能及時反饋各成本項目不同性質的差異,使企業預算的編制更為科學和可行,有利于考核相關部門及人員的業績,便于企業作出經營決策。當然,標準成本法在使用條件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系統維護成本較高,不太適應市場價格頻繁變動的企業。
(三)標準成本的制定方法。標準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三大部分構成。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標準用量和標準單價兩方面。材料標準用量,首先要根據產品的設計、施工方案等工藝技術進行產品研究,列出所需的各種材料,說明這些材料的種類、質量以及庫存情況。其次,通過對過去用料進行記錄,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采用相應的技術分析,科學地制訂用量標準。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人工成本。在制訂產品直接人工成本標準時,首先要對產品生產過程加以研究,研究有哪些工藝,有哪些作業或操作、工序等。其次要對企業的工資支付形式、制度進行研究,以便結合實際情況來制訂標準。
制造費用可以分為變動制造費用和固定制造費用兩部分。這兩部分制造費用都按標準用量和標準分配率的乘積計算,標準用量一般都采用工時表示。其中固定制造費用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考慮成本核算準確性、產品工藝和規格型號,按合理的方法確定分配率。
在制定時,其中每一個項目的標準成本均應分為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其中,用量標準包括單位產品消耗量、單位產品人工小時等,價格標準包括原材料單價、小時工資率、小時制造費用分配率等。
三、標準成本法在A企業的運用
標準成本法的理念在A企業一經形成,那么由企管部門牽頭,各部門配合進行標準的執行。首先在對直接材料成本標準的制定上,由A企業的采購部門負責,會同財務、生產、管理等部門,在考慮市場環境及其變化趨勢、訂貨價格以及最佳采購批量等因素的基礎上綜合確定。A企業主要生產履帶,其主要材料包括橡膠、鋼絲和鐵齒三塊。那就要采購部門密切注意這三類產品的市場變化情況,對其變化趨勢進行考慮,通過綜合分析制定出各個材料的標準價格,通過技術提供的標準用量,確定產品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
在直接人工成本標準的制定上,A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要全權負責,根據企業薪酬制度的標準,制定出直接人工的標準工資率。直接人工的標準工時則由生產部門負責,考慮產品生產所需作業、工序、流程工時,通過技術檢測,來合理確定單位產品的工時標準。通過上述指定的標準從而來確定產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標準。
固定制造費用標準由財務部門負責,會同各有關部門按照不同的構成項目特性,來進行確定。變動制造費用標準A企業根據單位產品的標準機器工時來確定。
通過上述各部門的制定標準,A企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標準成本就應運而生。一旦標準成本確定后,企業就可以通過比較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來逐一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各項差異,很清晰的看到每一類的差異率,而且也能追蹤各項差異造成的原因。這樣有利于使每個產生差異的原因都能找到方向,找到責任部門來進行分析,或落實,或追責。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模式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標準成本法的運用將會更加的可行,利用科學的標準成本制定,使企業的產品成本更加的精確,為銷售提供更加科學的定價依據,從而占據更有利的市場份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2018,3:290-294.
[2]陳志偉.我國制造企業成本管理若干問題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0,0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