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勇
摘 要:我國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公路交通在我國交通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快速,社會活動日益頻繁,這些給公路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茖W的公路設計作為公路實施的基礎,是路網交通正常運行的重要前提。面對當前沉重的交通壓力,必須深入分析當前公路設計的相關要素,提高公路設計的水平,保證我國交通運行安全。本文主要強調公路設計的質量對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以及公路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希望能為我國公路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公路設計;交通安全;問題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5.101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公路交通成為人們出行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我國公路交通事業實現了巨大的進步,并在國民經濟中和人們的幸福生活中發揮基礎保障作用。但是公路路網的高質量運行,需要科學的公路設計和完善的施工工序。公路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路施工和投入使用的運行。近些年來,我國公路建設發展很快,但是與快速發展的交通運輸發展相比較,我國公路設計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公路設計存在的問題,加強公路設計的科學化水平。
1 公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我國公路設計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公路的要求越來越高,公路設計要求也越來越嚴格。2005年交通部門正式規定“安全、環保、舒適、和諧”的設計理念,根據交通部門出臺的這一理念,我國公路設計朝著更高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國的公路設計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公路設計還處于初級的發展階段,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現將公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做如下分析:
(1)缺少設計特色。通常情況之下,公路設計方案之中的技術是各個創新人員將提交上來的方案進行對比,從而篩選處一種最優化的方案。這種反昂發可以使得最終的方案更加完善,但是這種技術方案對比的方法在公路設計創新領域的使用并不夠理想。現階段,許多公路建設項目當中,更為看中的不是設計,就算一個公司里面,使用的方案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主要是因為缺乏方案對比,導致技術方案不夠創新,以至于就算有更好的方案也不能被采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我國公路設計的技術較為落后。同時我國公路設計缺乏特色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缺乏創新型的人才。本身從事公路設計的人員就很少,但是真正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少之又少。未來我國缺乏創新型公路設計人才將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2)設計與施工脫節。公路設計不僅需要圖紙,還需要考慮各種綜合因素,比如工程造價,許多設計人員可以設計出優秀的方案,但是并不會考慮需要花費多少,因此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資金,如果不考慮工程造價就會造成資源浪費。除了不考慮工程造價這一因素之外,公路設計與勘探的進度不協調也會導致設計與施工相脫節?,F階段的公路建設創新過程中,如果公路設計與公路勘探不協調會影響公路設計的質量,阻礙公路設計的創新發展。在公路上極易發生安全事故,而許多安全事故大多與設計原理有很大的關聯。根據研究證明,公路設計的合理指數越高,安全系數就會越高,如果公路設計的合理指數越低,安全系數也會越低。因此,在公路設計中還必須注重行車安全問題。
(3)公路建設周期不合理。雖然社會各界都非常重視公路問題,但是如果公路的施工對面臨基礎設施加快發展的使命時候,就會面臨工期問題。發達國家完成一個項目從開始到研究需要近十年的時間,但是近些年來,我國公路項目的建設周期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竟然快了一倍。在快速的施工周期之下,一些設計細節可能得不到精細化,從而給項目建設帶來影響。
2 公路設計中交通的交通安全因素分析
(1)視距設計。在公路設計當中,行車視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行車視距主要分為平面視距和縱斷視距兩個部分,這兩個視距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駕駛人員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必須清晰掌握周圍的環境。行車視距設計良好,可以幫助駕駛人員準確判斷操作的正確性,提高行車安全。為了保證人們在公路上的行車安全,我國在交通法律法規中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根據車輛的不同情況,視距還分為停車視距和超車視距以及會車是局等。不同種類的視距對于公路的設計要求也不盡相同。對于一級公路來說,交通法律明文規定必須在道路中間設置隔離帶,車輛也需要劃分為快車道和慢車道,但是對于超車視距和會車視距并未做出明確的規定。而對于等級較低的公路而言,尤其是雙向行駛的公路來說,交通法規定會車視距大小主要決定于相向行駛和會車車輛同時制動的距離。為了保證會車的安全,兩輛車的會車視距必須超過停車視距的200%。同時,我國對于二級公路要求設計的時候要為車輛提供行車時間三分鐘的超車區段。除此之外,在設計公路視距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公路沿線視野與視距的雙向要求,充分保證超速行駛時的視距要求。為了避免駕駛人出現死角視野,可以在曲線之內設置構筑物,或者在平曲線內策開挖土方,還可以在路中央和兩邊設置防眩設置和綠化帶等,保證不會影響駕駛人員的必要視野。
(2)平面線型設計。公路平面線形設計是公路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公路平面線形與周圍的環境和自然景觀的集合。注意公路線形的平衡性,為了實現平面線形設計,可以對公路的縱斷面和橫斷面進行優化設計。但是因為客觀原因的限制,公路并非全是直線區段,在山區甚至全是曲線路段。在設計曲線路段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曲線的半徑,最大角度不可以超過10公里。此外,為了實現各個線形的協調與順暢,曲線區段和直線的區段相連接的時候,不能馬上縮小曲線的半徑,可以采用漸進的形式,實現平滑過渡。
(3)縱段面設計??v斷面設計會影響車輛行駛的狀態,雖然在同一條道路上,但是因為車輛行駛路面高度不同,車輛的行駛狀態也會產生變化。因此,在進行公路的縱斷面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公路縱斷面設計。在公路的縱段面設計中,一定要考慮視距和車輛動力性能等因素,車輛在上坡的過程中,車的水箱會發生沸騰,行駛較慢的車輛會對后面的車輛產生影響,因此在公路的縱段面設計中超車以及后方車輛等待問題都是應當考慮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都會導致交通安全問題。因此在進行公路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上下段的坡度以及長度,并加以控制,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出現交通安全
(下轉第95頁)
(上接第112頁)
問題。
3 完善公路設計的相關措施
(1)加強安全評估制度。根據我國交通部門出臺的文件來看,全國各地都加強公路安全評估制度的建設來提高評價的質量,以免不必要的問題出現。但是公路安全評價制度在我國發展并不理想,因此導致經常出現安全事故。如果安全評估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公路設計理念就只是一句空話。因此,必須加強公路設計的安全評估機制建設。
(2)培養公路設計人才。一直以來,我國嚴重缺乏公路設計人才,
為了提高我國公路設計的水平,必須加快培養公路設計人才的力度??梢耘c高校加強溝通與交流,與高校一起培養尖端人才,并形成技術性團隊,不斷推動我國公路設計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3)推進現場設計制度。現在乃至未來,我國公路設計都應當在現場進行,現場設計可以讓設計工作人員考慮到現實情況和理想中的差別,還可以提高設計工作人員的感性認識,避免在施工中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在現場設計當中,還可以讓的設計人員考慮多種綜合因素,更加準確全面的設計出合理有效的設計方案。
(4)堅持經濟實用的理念。為了保障公路設計的實用價值,在工程設計的時候應當綜合考慮材料的資源,盡可能選用當地材料豐富并具有較大用量的結構,從而有效降低公路設計的成本。如果當地有豐富的片石還可以應用大量的漿砌片石,在砂石豐富的地區還可以應用混凝土等。如果公路臨近城市或者是風景區,還可以在公路中設計景觀燈光,并應用曲線輪廓的橋梁結構。此外,為了防止駕駛員出現視覺疲勞,還可以在公路兩旁以及道路中間應用灌木植物。當代的公路設計中,通常會適用支架澆筑的工藝,部分公司還會使用預制工藝或者標準通用的結構形式等。此種常規方式不僅可以避免發生垮塌事故,還可以大大降低公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4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設計作為公路施工的基礎,起到指導性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公路設計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在公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采用針對性的措施降低公路施工的難度,提高設計水平,使得公路更好地為人們服務。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堅持經濟與實用的基礎理念,減少公路設計成本,從而不斷提高公路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揮公路的真正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嚴麗娟.建筑信息模型(BIM)在高速公路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長江大學,2016.
[2]蔣毅敏.“BOT+EPC”模式下高速公路項目設計監理激勵機制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
[3]張灝.關于公路設計方面的問題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
(13):214.
[4]何煦.基于景觀環境協調的道路典型路段設計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
[5]郭全.公路工程項目設計中在投資控制方面的問題分析[J].科技創業家,2013(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