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席(江蘇沛縣實驗學校)
近些年來,為進一步引導廣大教師以考促學、以考促教、以考促研,逐步建立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不少省市縣區利用暑假時間對教師進行了業務能力測試,旨在檢驗中小學教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引導教師進一步樹立鉆業務、提能力、強素質的觀念,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為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加油助力。筆者作為一直參與教師業務能力測試的教師,切實體會到了該措施的價值和作用,但也發現這項活動也還存在著一些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中小學教師業務能力測試是檢驗教師業務素質、提升中小學教師業務能力、督促教師加強學習、提高中小學教師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質量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掌握和精通學科專業知識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要勝任學科教學,教師首先要精通所教學科的相關知識,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內容體系有較深入的理解,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技能,明晰所教學科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掌握學科課程標準,熟悉學科教學要求,否則,就會誤人子弟,貽害無窮。教師業務能力測試按照“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則,采用第三方出題、閉卷考試的方式,內容包含學科課標、考試說明、近幾年來的中考試題、教育教學理論、學科知識、命題及做題能力、案例分析與教學設計等,力求全面反映教師的業務能力素養。學科課程標準及《考試說明》部分主要考查教師對課程標準及考試說明的領悟與把握能力,教師要把握命題的指導思想,明確中考內容及考點要求,了解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學科專業試題部分主要以能力立意為主,重點考查教師對學科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以及教師的解題能力。通過業務能力測試,檢驗教師對所教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促使教師進一步學習和鉆研業務,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能夠引導教師不斷充實和更新業務知識,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暑假既是教師休息調整身心的“快樂園”,也是教師充電儲備的“加油站”。愛因斯坦和魯迅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差別在于業余時間。“業余時間”這個概念,關鍵還是在于“業”這個字,一個是事業,一個是家業。業余時間的安排會直接決定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情況。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擔主要還是落在教師身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教師所具備的知識素養,遠不是僅靠在學校能夠獲得的,業余時間是教師提高業務素養,豐富知識的重要時段。暑假期間,教師要在“休養生息”的同時,靜下心來讀書學習,給自己充電,讓暑假為自己的發展服務。暑假期間對教師進行業務能力測試,無疑會促使教師主動去鉆研業務,更好地協調學習、工作、休息、生活之間的關系,有效地豐富了教師的暑假生活。為迎接業務能力測試,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組織了不同形式的業務能力培訓,教師之間也會通過多種方式來交流考試內容,使假期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更有意義。
當下是核心素養時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未來教育的根本任務。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凡是不能自我發展,自我培養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沒有高素養的教師,就很難有高素養的學生。核心素養時代呼喚教師的自主成長,同時更賦予了每個教師一個重要的使命——要走核心素養發展之路。教師業務能力考核增加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相關內容的考核。同時,地方教育局還組織了“核心素養”專題培訓,使教師能準確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要求,洗滌靈魂,更新觀念,豐富知識,發展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師業務能力測試的開展,增強了教師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了教師的自學能力,強化了教師自我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促進教師隊伍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有益于創建學習型學校、培養研究型教師,有利于教師素養的提升,能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業務能力測試讓老師們以特殊的“考生”身份參加考試,能促使教師進行換位思考,體會考生的考試心理,更能讓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尤其是在組織考試時,多理解學生、體諒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當學生考砸后,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味地埋怨、批評、指責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每年都會承擔諸多不同級別的監考任務,這項工作做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成績。教師通過參加業務能力測試,可以認真觀察監考教師在監考中的行為,發現問題,吸取教訓,充分認識到考試應從考生利益出發,要多關心考生、愛護考生,為考生營造一個公平的、寬松和諧的考試環境,使考生能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如果能夠讓師生同時參考,教師不僅能夠直接體驗自己所出試題的難易情況,直觀地進行試卷質量分析,親自體驗學生對試卷的適應力和接納度,還能方便教師對之前講授的知識點和課堂進度進行反思,使教師的施教和備課能更有針對性,對教學過程中的“不當教學”和“不適教學”行為進行校正。讓老師也參加考試,正式為了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從而促使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反思自己在教授過程中的不足,變被動應付為主動研究,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業務水平和執教能力。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階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得不對,這樣能使我們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探究的狀態。另外,反思還是挖掘自己專業發展資源的主要方式,因而經常寫教學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教師的業務能力考核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既是對教師業務素質的考核,也是對教師師德的檢閱,要像對待中考、高考那樣,精心組織,規范操作。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不少環節仍存在問題。如,考前的宣傳發動力度不夠;考點沒有標語;考場布置不規范、標志不醒目;考場內不夠安靜;一些教師將手機、復習資料帶進考場;考前未對參考教師進行考風考紀的宣傳;監考人員未能按照高考的標準去監考、巡視等。
有考試就有結果,有結果就有評價,有評價就有優劣,有優劣就要有獎懲。否則,就會挫傷部分教師的積極性。毋庸諱言,現行的教師隊伍管理體制仍然是終身制,一旦取得教師編制就能終身從事教育工作,是否具有必備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是否有更新、學科素養是否能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這些都無人過問。通過組織教師業務考核,分出良莠,促使教師提高業務能力,這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但我們對教師業務測試的結果往往重視不夠,缺乏必要的獎懲措施、激勵機制,導致考好考差一個樣,考與不考一個樣,失去了考試的價值、意義和效度。
由于宣傳發動工作力度不夠、組織不甚嚴密、程序不嚴謹、獎懲機制不健全等原因,一些教師對業務測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考試結果的重視程度不夠,主動參考的意識不強,態度消極,很多教師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參加考試。考前準備不充分,不研讀所教學科的相關資料、教材,考試中答題不規范,書寫不認真,隨意性較強,甚至有教師作弊,考后缺少必要的反思、總結。
有些縣市區規定參加測試的人員年齡為40周歲以下,不分男教師和女教師,而有些縣市區則規定參加考試的人員為男50周歲、女45周歲以下教師,年齡標準的不統一,導致一些教師心生怨氣,對測試抱有抵觸情緒。再者,對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測試的教師的審查不嚴格,請假手續過于簡單,嚴重影響了測試的信度。
百年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業務為本。教師業務能力測試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檢驗教師素養、促使教師鉆研業務、加快專業化進程的有效手段,教育主管部門、各學校、教師都應予以高度重視,認真對待考試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保證測試的價值。
各縣市區教育局、學校負責人要充分認識測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加強組織和領導,指定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科學安排,精心組織,規范實施,確保測試順利進行。
要借助電視、網絡、紙媒等新聞媒介廣泛向教師宣傳、向社會宣傳,營造考前氛圍,使測試深入人心,促使教師在考前認真準備,并以測試為契機,引導教師養成學業務、鉆業務、通業務、比業務的良好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測試通知應在暑假前下發到學校,防止教師因外出而不能參加測試。
測試涉及范圍廣、人數多、任務重,各縣市區要科學統籌,做好測試的報名、統計、考務、評卷與成績上報、評價等工作。各考點應按標準化考試要求,在學校大門懸掛橫幅,張貼標語、考場示意圖,營造嚴肅的考試氛圍。合理安排考場,考場內的桌凳應整齊有序,便于全市考務統籌管理。要參照國家教育考試相關規定制定考試實施程序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
暑假期間,雖然不少縣市區都舉行了教師業務能力培訓活動,但高大上的理論較多,針對性不強,實效性較差,對考試內容缺乏具體的解讀和指導。教師業務能力測試不是選拔性考試,不是優勝劣汰,所以,考試前,縣市區教育局應該有針對性地組織指導活動,結合學科內容和測試內容給教師以實實在在的幫助,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使教師能在測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教師業務能力測試結果應著眼于對教師自身的檢測和反省。考試結束后,應將試卷還給教師,同時將參考答案發給教師,由教師本人進行試卷和答題分析,反思失分的原因,尋找自身知識結構上的漏洞,加以補充和強化,同時舉一反三,通過考后的反思、學習,鞏固和強化自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測試的目的。對于考試成績,要在全縣市區進行公示,縣區學科教研員要在學科教師全員培訓會上,就教師業務能力測試情況進行總結、分析,責令測試成績較差的教師制定提升計劃,并給予指導。
考試結果可納入教師綜合成績考評范圍,可與績效工資掛鉤。如果不納入綜合考核,可考慮對考核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以資鼓勵。對于屢次測試仍達不到及格水平的教師,應考慮辭退或轉換崗位,以免其繼續誤人子弟,對于測試成績中等偏下的教師,可督促其制定業務進修計劃,或定期參加單獨培訓,限期通過業務關。測試結果可作為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任、評優樹模的參數之一,不可唯一化和絕對化。同時鼓勵年齡大的教師參加測試,并給予一定的支持。
教師職業不同于其他職業,它關系到學生的前途和幸福;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未來;關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和虛假,要求學生達到“應知、應會”,教師必須先達到。如果教師自己都不懂專業知識,豈不就是對教育和教師職業的褻瀆。因此,教師業務能力測試應常態化、制度化。教育主管部門應建立起完善的教師考試制度,明確考核方式、考試范圍、考試規模、考試結果處理等內容。嚴肅考風考紀,確保整個考試過程井然有序。借助教師業務測試督促教師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教育好孩子,是教師的神圣使命,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教師參加業務能力測試,是基于教師這個職位本身的一種行為,是一種對自身的檢驗和提高。我們要看到教師業務能力測試背后的積極意義,看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良苦用心。孩子傷不起,耽誤不起。作為一名教師,如果連自己教的學科的知識都掌握不好,何談教育孩子呢?通過業務能力測試可以判斷我們自身對自己所傳授知識掌握的程度,發現自己在專業領域的不足,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改變教育教學方法,進而更好的教育孩子。我們要調整好心態,積極準備,按時應考,認真答題,加強考后反思。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下功夫、花力氣,不怕考試,不借故逃避考試,讓業務能力測試成為我們專業化發展的“清醒劑”“催化劑”“強心劑”“保鮮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