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佩思
動物是人類最親密的伙伴。正因為有了動物,我們生活的地球才變得更加生機盎然。和人類世界一樣,動物的世界同樣充滿了愛、溫情、歡樂……多姿多彩,妙趣橫生。
對于動物的世界,人們總是充滿了無限的好奇與想象,許多動物都成為作家筆下、電影、電視里的主角。音樂家也不例外,許多作曲家通過細心觀察,用獨特的音樂語言描述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的千姿百態,其中許多音樂作品被廣為流傳,成為世界音樂寶庫中的經典。
從本期開始,讓我們一起跟隨音樂家的作品,走進音樂中的動物世界吧!
《野蜂飛舞》
提起《野蜂飛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而其中的故事情節有誰知曉呢?這首音樂會中的通俗名曲其實是取自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歌劇《薩旦王的故事》中的一幕。作曲家本人這樣描述:“從海面的遠方,飛來一群大黃蜂,圍繞到天鵝的四周,盤旋飛舞。” 整首曲子運用上下翻滾的半音階,和短促有力的和弦生動地描繪了群蜂們振翅疾飛,嚇跑故事中兩個壞人的情景。原作是由管弦樂演奏的,比起鋼琴演奏、獨奏作品的版本更是震撼,弓子與琴弦的摩擦把蜜蜂“嗡嗡嗡”的聲音模仿得惟妙惟肖,絕對是欣賞交響樂的入門佳作。
《蝴蝶》
如果說蜜蜂們是急速又瘋狂,那么蝴蝶的飛舞一定是優美而自由的。描寫蝴蝶的音樂不少,最經典的要數格里格的鋼琴小品,也是中國音協鋼琴考級8級作品《蝴蝶》了。
作曲家格里格來自北歐的挪威,一個風景秀麗又充滿奇幻魔境的國度,因此他的許多作品都帶有濃烈的挪威民族音樂色彩。這首《蝴蝶》正是格里格在湖邊的別墅生活時寫出來的。
他把鐘愛的附點音符、三連音和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描繪出蝴蝶飛舞在春天的原野翩翩起舞的場景。周廣仁教授曾經在教學中提出:曲子的特點在于,需要加入一點rubato(自由速度)的演奏才能表現出蝴蝶飛舞的感覺。
《動物狂歡節》
節日,一定是大家最期待的時候了。如果把大大小小的動物們都召集起來開一個盛大party(聚會)又會是怎樣的呢?法國作曲家圣—桑怎么都沒想到,在他50歲的時候譜寫的“幽默史詩”—《動物狂歡節》成了當今最受兒童歡迎的音樂作品之一。
這是一部十分獨特的管弦樂作品,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由兩架鋼琴與9件管弦打擊樂器組成。全曲共有14個主題:(1)序奏及獅王行進曲;(2)公雞與母雞;(3)羚羊;(4)烏龜;(5)大象;(6)袋鼠;(7)水族館;(8)野驢;(9)林中杜鵑;(10)大鳥籠;(11)鋼琴家;(12)化石;(13)天鵝;(14)終曲。圣—桑精妙地用不同樂器把動物們的姿態模仿到極致,逗人喜愛。其中的《天鵝》一曲最為廣泛流傳,曲中溫婉低沉的大提琴演繹了天鵝高貴優雅的體態,且伴隨著豎琴撥出湖水上蕩漾的微波。第7首《水族館》也曾出現在動畫片《貓和老鼠》中,鋼琴與長笛波浪般的音色生動描繪了斑駁的水光律動。其他曲目的趣味形象也十分適合啟發我們的想象力與賞析能力哦。
《可愛的小毛驢》
在專輯《我的第一張古典CD:音樂中的動物》中,就收錄了許多《動物狂歡節》的小曲,除此之外,還有一首《可愛的小毛驢》(又名《羊腸小道》)也是非常有趣。而這首曲子出自美國現代作曲家格羅菲的《大峽谷組曲》第三樂章,他的作品的絕妙之處在于把古典音樂和美國爵士音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氣氛輕松活潑。雖說這部組曲描寫的是大峽谷的美麗風光,作曲家卻毫不吝嗇地插入這段滑稽的樂章:游客騎著小毛驢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悠然自在,在開頭的段落就能聽到打擊樂與簧管樂器交替演奏出驢蹄與驢叫聲。突然,越走越快的小毛驢滑了一下,把游客嚇了一跳,蹌踉(qiàng liàng)與驚嚇的情節通過爵士音樂元素表現得十分逗趣。
《小狗圓舞曲》
活潑輕快的曲調總能激發孩童們最純真、快樂的情緒,回到鋼琴詩人肖邦的作品,可少不了膾炙人口的《小狗圓舞曲》。這首作品也有《一分鐘圓舞曲》之稱,因為樂曲需要手指快速跑地動演奏,彈完只需要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據說,肖邦的友人喬治·桑養了一只小狗,這只小狗總喜歡追著自己的尾巴團團轉。一天,肖邦見此情景,便突發靈感,把小狗打轉的情景寫成了一首優雅活潑的圓舞曲。
古典音樂好似披著莊嚴又神秘的外衣,卻也有著許多風趣幽默的面貌。動物主題音樂是一種具象音樂,不僅可以啟發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最能給我們帶來歡樂。如果你剛開始踏進音樂殿堂,不妨從描繪動物的音樂聽起來吧!
記得掃一掃本期第47頁下方的二維碼喲,本文介紹的幾首音樂作品,在其中都有音頻資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