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明,劉 東,李志恒,王加寧,梁玉海
(1.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2.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3.東營金島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是油田開采、油品儲存、運輸以及煉制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水、油、泥、無機鹽、細菌、重金屬和一些難降解的絮凝劑、緩蝕劑、阻垢劑等[1]。含油污泥黏度大,含水量高,穩定性差,難以沉降,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處理極其困難。在處理過程中,油泥隨意堆放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污染土壤,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國內外目前處理含油污泥的方法有焚燒法、熱解法、生物降解法、水洗法、機械分離法、溶劑萃取法等[2]。相比而言,溶劑萃取法操作簡單,對設備要求低,油品回收率高,溶劑能循環使用,因此得到廣泛應用。李美容等[3]采用120號溶劑油-破乳劑為溶劑體系,采用化學破乳、溶劑萃取和機械分離的處理手段,得到油品的回收率為91.7%;趙瑞玉等[4]選取多種溶劑進行復配,通過水輔助萃取含油污泥中的原油,油品回收率高達96.4%。但是,以上方法中助劑無法回收,溶劑體系復雜且含有芳烴類等有毒物質,處理成本較高。
離子液體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溶劑,具有不揮發、不可燃、易回收、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等優點,在油田的含油污水回收中得到廣泛應用[5]。Maindersma等[6]使用[mebupy][BF4],[mebupy][CH3SO4],[bmin][BF4]等離子液體,對含油污水進行處理,實現了芳烴的有效分離;McFarlane 等[7]使用了9種離子液體從油田采出水中有效地分離出了有機物。但是,很少有關于使用離子液體輔助溶劑萃取含油污泥的報道。本研究采用離子液體-溶劑反應體系,對含油污泥進行萃取,以實現油品的回收再利用。
實驗試劑有120號溶劑油、正庚烷、石油醚、離子液體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Emim][BF4]。
將含油污泥置于干燥箱中,溫度設置為115 ℃,干燥24 h,除去油泥中的水。稱取一定量(1~15 g)的脫水油泥樣品置于燒瓶中,加入50 mL溶劑,將其充分混合后放入水浴鍋中,攪拌速率為300 r/min,反應一段時間后,將混合物快速轉移到離心機中進行固液分離。離心處理3 min后,混合物分成固、液兩相,上層為溶劑-油的混合物,下層為殘余的泥。另外,當添加離子液體時,混合物最終會分為固、液、液三相,最上面的液相為正庚烷-油的混合物,中間的液相為離子液體,下面的固相為殘余的泥。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后,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比表面積測定儀和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測定和表征分析。
使用的含油污泥取自勝利油田,是一種黏稠、黑褐色的具有特殊氣味的非均相混合物,其含水量(w)為32.6%,其中油的組成和性質見表1,泥的SEM表征和孔道分析結果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泥擁有豐富的孔道結構和較大的比表面積,導致其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泥的孔徑主要為3~4 nm,以介孔結構為主。

表1 油的組成和性質分析

圖1 泥的SEM照片和孔徑分布
2.2.1溶劑的影響圖2為不同溶劑對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的影響。從圖2可以看出:在不加離子液體的情況下,120號溶劑油對含有污泥的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最高,這是因為石油醚和正庚烷主要含烷烴類小分子,對含油污泥中的油溶解能力較差,120號溶劑油中含有少量的芳香烴類物質,提高了對瀝青質的溶劑能力,進而提升了油的脫附效率;正庚烷-離子液體溶劑顯著提高了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這說明離子液體對于瀝青質的脫附起著重要的作用。

圖2 溶劑對油和瀝青脫附效率的影響■—油; ■—瀝青質
2.2.2劑油比的影響圖3為在正庚烷-離子液體溶劑體系中劑油比[V(溶劑)/m(油泥)]對油和瀝青質脫附效率的影響。由圖3可知,隨著劑油比的增加,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逐漸增加,最終趨于平緩。在劑油比超過50 mL/3 g后,過多的溶劑已經不能提高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故選取最佳的劑油比為50 mL/3 g。

圖3 劑油比對油和瀝青脫附效率的影響■—油; ■—瀝青質
2.2.3反應溫度的影響圖4為反應溫度對油和瀝青質脫附效率的影響。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逐漸增加,最終趨向平緩。這是因為離子液體在低溫階段黏度較高,反應活性較低,在油泥分離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作用;隨著反應溫度的逐漸升高,分子的熱運動加劇有利于油類分子擺脫泥的束縛,進入液相中,有助于油和離子液體的分離。但反應溫度超過50 ℃時,再提高溫度,不能提高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反而加大了溶劑的損失。因此,選取最佳反應溫度為50 ℃。

圖4 溫度對油和瀝青脫附效率的影響
2.2.4反應時間的影響反應時間對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的影響見圖5。從圖5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首先快速上升,然后慢慢增長,最終在20 min后基本保持不變。因此,最佳的反應時間為20 min。

圖5 反應時間對油和瀝青脫附效率的影響
2.2.5離心機轉速的影響在正庚烷-離子液體溶劑的體系中,隨著攪拌速率的增加,反應體系變得愈發絮亂,打破了固液平衡;同時,液相體系中的剪切力增加,增加了油品分子的動能,使之打破了孔道結構的束縛,進而提高了脫附效率。圖6為離心機轉速對油和瀝青質脫附效率的影響。由圖6可知,隨著轉速的增加,油和瀝青質的脫附效率逐漸增加,當轉速超過2 000 r/min時,脫附效率趨于平緩,確定最佳的離心機轉速為2 000 r/min。

圖6 離心機轉速對脫附效率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正庚烷-離子液體[Emim][BF4]的溶劑體系中,當劑油比為50 mL/3 g、反應溫度為50 ℃、反應時間為20 min、離心機轉速為2 000 r/min時,油和瀝青質的回收率達到最高,分別高達90.5%和83.1%,有效地實現了油品的回收再利用。
為了降低成本,將離心分離得到的液體通過處理回收,進行循環使用。表2為最佳反應條件下對含油污泥進行多次平行處理時,溶劑的回收率以及使用回收溶劑時油的脫附效率。由表2可知:離子液體的回收率很高,一次和二次回收率分別高達98.6%和95.4%;而正庚烷一次和二次回收率分別為89.2%和74.2%,也實現了部分回收;在使用二次回收的正庚烷和離子液體作為溶劑時,油和瀝青質的回收率分別達到85.1%和78.4%,可見,溶劑可以多次循環使用。

表2 溶劑的回收及再利用
在油泥的脫附過程中,瀝青質由于結構組成復雜、相對分子質量大、含有O、S和N等雜原子,具有很強的極性,與泥的表面形成了較強的作用力,進而限制了油的脫附效率[8]。在反應體系內加入離子液體后,離子液體與泥表面相互作用,形成氫鍵(-OH…N),占據了泥表面的活性位,進而抑制了瀝青質的再吸附;另外,離子液體與瀝青質形成氫鍵和電子供體-受體等。離子液體與瀝青質的相互作用如圖7所示,瀝青質中的雜原子(S,N,O)中存在孤電子對,與離子液體中吡啶環中的N原子形成氫鍵(-SH…N,-NH…N和-OH…N);同時,瀝青質中羧基官能團會與離子液體發生正負電荷反應。離子液體與瀝青質之間形成的作用力促進了瀝青質擺脫泥的束縛力,從而實現脫附,提高脫附效率。

圖7 離子液體與瀝青質相互作用示意R1— —CH2CH3; R2— —CH3
(1)勝利油田含油污泥溶劑萃取的最佳條件為:選取正庚烷-離子液體為溶劑,V(溶劑)/m(油泥)=50 mL/3 g,溫度50 ℃,反應時間20 min,離心機轉速2 000 r/min。在最佳條件下,油的回收率達到90.5%,瀝青質的回收率達到83.1%。
(2)使用過的正庚烷、離子液體溶劑可以回收再利用,離子液體的回收率很高,一次和二次回收率分別為98.6%和95.4%;正庚烷的一次和二次回收率分別為89.2%和74.2%。回收的溶劑對油和瀝青質仍然具有良好的脫附效果。
(3)離子液體與瀝青質之間存在氫鍵和電子供體-受體的作用,可促進瀝青質的脫附,提高油品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