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化軍 何治達 鄒 洋
(1. 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450018, 鄭州; 2.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450015, 鄭州//第一作者,工程師)
門禁系統是為確保城市軌道交通正常、安全運營,保證授權人員在受控情況下方便地進入設備管理區域,防止非授權人員進入限制區所設立的系統。它一直扮演著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的重要角色。隨著門禁系統應用領域的擴展和深入,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門禁系統所采用的Mifare 1卡難以滿足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復雜的多應用需求,尤其是在Mifare 1卡的安全被破解的情況下,用戶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卡片幾乎都可以被完整復制,限制了目前一卡通的發展。隨著集成技術和加密技術的發展,近幾年CPU(中央處理器)卡技術逐漸成熟,交易過程的信息安全性和可定制開發的靈活性不斷提升,因此CPU 卡技術正成為非接觸IC(集成電路)卡技術的重要發展趨勢。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門禁系統應用的非接觸式IC卡主要包括Mifare 1卡、DESfire卡和CPU卡,其特點見表1。
較為流行的非接觸式IC卡為Mifare 1卡和CPU卡;DESfire卡為準CPU卡,屬于Mifare 1卡與CPU卡之間的過渡產品。以下主要介紹CPU卡與Mifare 1卡的相關技術。
Mifare 1卡、CPU卡的通信原理以及CPU卡的雙向認證原理如圖1~3所示。由Mifare 1卡和CPU卡的通信原理可知,Mifare 1卡的密碼進行明文傳輸,一旦被竊取,卡片即可被復制,因此此卡采用密碼認證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CPU卡采用隨機碼加密結果認證方式,即同一張CPU卡每次刷卡的認證密碼均不相同,只要密鑰系統不泄露,卡被竊取后通信數據依然不會被破解。
1.3.1 卡結構
CPU卡芯片產品支持ISO 14443-A協議,CPU指令兼容通用8051指令和內置硬件DES(數據加密標準)協處理器,數據存儲器為8 kB的EEPROM(帶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處理器)。該芯片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2.0)》(以下簡為“PBOC 2.0”)中對電子存折/電子錢包的要求,也符合CJ/T 306—2009《建設事業非接觸式CPU卡芯片技術要求》的規定。COS系統則同時支持上述兩規范的要求,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Mifare卡是NXP公司生產的一系列遵守ISO 14443A標準的射頻卡。該卡包括0~15共16個扇區,并且每個扇區都有獨立的密碼,每個扇區配備了0~3共4個塊,16個扇區的64個塊按絕對地址編號為0~63,每個塊可以保存16 B的內容,16個扇區共可保存1 024 B內容。每個扇區的第4段用來保存KeyA、KeyB和控制位(門禁系統控制讀寫權限)。0扇區0塊是特殊的數據塊,用于存放制造商代碼,包括芯片序列號,此塊僅具只讀功能。

表1 常用非接觸式IC卡特點

圖1 Mifare 1卡通信原理

圖2 CPU卡通信原理

圖3 CPU卡雙向認證原理
1.3.2 軟件
非接觸CPU卡擁有獨立的CPU 處理器和芯片操作系統,所以可以更靈活地支持各種不同的應用需求,以及更安全地設計交易流程。但同時,非接觸CPU卡的系統顯得更為復雜,需要進行諸如密鑰管理、交易流程、PSAM(銷售點終端安全存取模塊)卡以及卡片個性化等方面的系統改造。
Mifare 1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制造智能卡的技術,這是因為Mifare 1卡兼具讀寫功能。事實上,Mifare 1卡僅具記憶功能,必須搭配處理器卡才能達到讀寫功能,且卡片內不存在系統軟件。
1.3.3 對比
非接觸CPU 卡可以通過內外部認證的機制,如定義的電子錢包的交易流程,更加可靠地滿足不同的業務流程對安全和密鑰管理的需求。
CPU卡支持多種密鑰分類,對電子錢包圈存可以使用圈存密鑰,同時可以使用消費密鑰進行消費,使用TAC(交易認證碼)密鑰進行清算,使用卡片應用維護密鑰進行數據的更新。卡片個人化過程中,可以使用卡片傳輸密鑰、卡片主控密鑰及應用主控密鑰等,真正做到一鑰一用。
通過由CPU卡發送至SAM卡的MAC(報文鑒別代碼)1、由SAM卡發送至CPU卡的MAC 2, 以及由CPU卡返回的TAC,可以實現數據傳輸驗證的計算。而MAC 1、MAC 2 和TAC 在同一張CPU 卡每次傳輸的過程中都是不同的,因此無法使用空中接收的辦法來破解CPU 卡的密鑰。
CPU卡與Mifare 1卡對比詳見表2和表3。

表2 CPU卡與Mifare 1卡的參數對比表

表3 CPU卡與Mifare 1卡的加密安全性對比表
2.1.1 CPU卡規劃情況
CPU卡主要包括主控制區、一卡通專用文件區(用于員工乘坐地鐵)、預留文件區和卡預留空間,如圖4所示。

圖4 CPU卡規劃和當前使用情況
2.1.2 門禁系統對于CPU卡的使用需求建議
CPU卡的一卡通業務應用均授權了密鑰文件,若車站門禁系統使用既有的密鑰文件,不同業務間的信息交互存在安全風險,也不便于不同專業間的用卡管理,因此,車站門禁系統應使用CPU卡的預留應用ADF 3(1003)空間。
(1) 首先在CPU卡中找到需要操作的文件,通過文件標志表進行標記,并利用CPU卡預留區域空間,單獨設置門禁系統的車站級應用,同時建立目錄文件。
(2) 加密方式按商密3DES或國密標準,采用對稱密鑰加密法。
(3) 為保證既有線路、在建線路和新建線路對于門禁系統的卡授權統一管理,軌道公司需建立密鑰文件和業務應用文件標準。
(4) 發卡中心負責CPU員工卡的重新授權工作,以激活預留區域門禁系統建立的密鑰文件和業務應用文件。
(5) 由門禁廠家根據已確定的密鑰文件和業務應用文件標準,根據讀卡協議進行CPU讀卡器的二次程序開發。
既有門禁系統的改進方案如表4所示。

表4 既有門禁系統的改造方案
門禁系統作為城市軌道交通中最重要的安全系統,更新本系統所采用的技術已迫在眉睫,這樣才能保證設備和人員安全,從而進一步保障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安全。采用CPU卡技術運用加密算法,可以保證認證信息不被解析,從而保障門禁系統安全使用;可以使用CPU卡預留區域的空間開發新的應用,擴展門禁系統功能。門禁系統采用CPU卡技術運用加密算法的方案將是軌道交通門禁系統新的發展方向。